韓信爲什麼不得項羽重用?

LiNanWang


公元前208年八月,項梁戰死後,他的親兵韓信隨一夥敗軍逃到陳留項羽軍中,在這裡,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鍾離昧。

鍾離昧乃是項羽最為看重的大將之一,此君不光驍勇善戰,且為人極具忠義,是個關雲長式的人物。如此大丈夫,在當今社會基本找不到了,屬於男人中的極品。

鍾離昧是極品,韓信何嘗不是,於是某夜,二人在軍中偶遇,頓時相見恨晚,先是閒話家常,然後暢談人生理想,接著把酒言歡,結果雙雙醉倒在華麗麗的月色之中,結為莫逆。

這男人之間的友誼,有時候跟愛情是一碼事兒,這磁場對了,脾氣對了,緣分到了,一見鍾情是非常容易地。越高貴的靈魂,越容易。

韓信一生孤苦,少嘗親情滋味,更不知愛情為何物,除了功業之外,他最看重的就是友情了。

還好,他總算是碰上了鍾離昧,其沉悶如白開水般接近絕望的生活,也終於有了轉機。

做兄弟有今生沒來世,人這一輩子碰上一個莫逆不容易,鍾離昧其實並沒看出韓信是個做統帥的料,他只是覺得韓信熟諳兵法,做個普通將領還是可以的,於是他決定為了友情,拉下臉去跑跑關係。

於是,數日後,鍾離昧把韓信推薦給了項羽,言韓信此人有將才,可以為將。

項羽不以為然:什麼?此無名胯夫可為將?你的腦袋沒被撞到吧!

鍾離昧還要再說,項羽已經拍板:好了,看在公的面子上,我就封他做個執戟郎中吧,從小兵到郎中,這已經是破格提拔了,再大的官兒我可不給,給了眾將也會不服,是不是?

鍾離昧還能再說什麼?執戟郎中就執戟郎中吧,這個官兒雖不大,卻能參與幕府最高決策,時間一長,項王看到了韓信的真正才能,總是還會再擢升他的,我也不能太著急了。

不久,任命下來了。一時間舉軍譁然:這韓信到底是什麼人,一上來就進了總參謀部,這也太搞笑了吧!

可是韓信卻一點兒得意的神色都沒有。在他看來,以自己的才華,郎中這個舞臺還是太小了,這樣慢慢熬下去,何時方能大展我凌雲之志?

一句話,韓信傲哪!不尷不尬的基層將官,他不願做,也不會做。由於他的才學,為了他的志向,他需要極大的權力,但他又不會為了權力去鑽營,也不能忍受漫長的援例提升。然而誰會把權力交給一個毫無資歷的無名之輩呢?說起來,這也不能太怪項王。

看到這裡,諸位不禁要問了:這執戟郎中到底是個什麼官?大耶?小耶?輕耶?重耶?

這裡我們必須分開來解釋:“執戟”,是一種爵位;“郎中”,是一種職官;兩者不是一個概念,但通常合二為一,使人身兼。

所謂“執戟”,不是真的去拿把戟站著,而是故楚之爵,另有“執帛”(曹參自五大夫封執帛,號建成君);“執珪”(夏侯嬰賜執珪)等類似的爵位,這些爵位具體有多高,已然不可考了。

所謂“郎中”,可不是治病救人的醫生郎中,而是一種參謀文官,秩三百石,主要職責是在君王左右參與軍政謀劃,官雖不大,卻是要職,秦漢時很多高官(如李斯、樊噲、灌嬰、李廣、霍光),都是從郎中升上來的,關鍵就在於郎中能經常接近君主,只要表現的好,自然比其他部門的人升官機會大。

所以呢,這官說大不大,說小也不是很小,就看韓信怎麼表現了。

可惜,韓信為郎中,表現了不老少,經常出一兩招奇策,偏偏項羽老哥不用。為什麼?

第一:自負唄!項羽自認天下無敵,衝鋒陷陣麼,靠武夫,大政方針麼,靠自己。他根本不需要參謀官,他一個人謀就好了,還要旁人參什麼謀,就連范增這個參謀長,參的謀也十個用不了一個,何況韓信?

第二:愛面子唄!項羽此人,是出了名的吃軟不吃硬,給他提意見,得講方式方法,偏偏范增韓信二人個頂個兒都是不會察言觀色的孤傲之人。你想想,天下三個脾氣最臭的人中之傑碰在一起,還能碰出啥思想的火花?吵架的火花還差不多。

第三點,也是最關鍵最根本的一點——項羽和韓信的軍事風格迥異,這倆人雖然都是頂尖的軍事天才,但一個用兵如火,一個用兵如水;一個是兵形勢家的領軍人物,上承白起、尉繚子與信陵君,一個是兵權謀家的傑出代表,上承孫武、范蠡和吳起(見班固《漢書 藝文志》),根本就屬於兩個完全相反的兵法派別,不可能兼容,也不可能合作。特別時項羽所信奉的兵形勢家,講究決策指揮權的高度集中,兵形勢家之經典《尉繚子》說:“夫將者,上不制於天,下不制於地,中不制於人。”又說: “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主於後,無敵於前。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風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驚。”基本上就是把參謀部當成擺設了(范增這個參謀長主要謀的也是政治和外交,非軍事),所以別說韓信是軍事天才,就算韓信是軍事神仙,項羽也用不了他。

我猜,韓信在項羽手下時能出的大策,無非就是這麼幾個:

第一:收服章邯後,立刻將二十萬秦降卒拆散編入到各諸侯軍中,可以避免秦軍聚眾作亂。

這個項羽不聽,因為兵形勢家講究整體作戰力,他也想著能讓秦軍當帶路黨。結果沒想到還真出了亂子,不得已只好在新安坑殺了一部分降卒,最後還是得將剩下的秦卒拆散混編。

第二:收服秦軍後,不要停留,直撲關中,可趕在劉邦之前佔領咸陽。

這個項羽也不聽,兵形勢家非常強調建立戰前的對敵優勢,所以項羽一定要先派兵四略中原地,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整合與消化包括秦在內的諸侯盟軍,待佔據了絕對優勢後,再以四十萬優勢兵力陳兵函谷關下,結果劉邦自知不敵,主動前來服軟。

第三,宰割天下時,不要把劉邦發配漢中,最好把他封在沛縣一帶,可以就近控制。

這個項羽肯定不聽,沛縣一帶他還想要呢,憑什麼白送給別人。

在領導特別是那些確有真材實料的的領導屢次拒絕自己意見的時候,遇到一般人,他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有問題。可韓信不這麼認為,他覺得不是自己能力不足,而是領導不行。

——看來,這項羽絕非能成大事、或者能讓我成大事之人!楚軍這小破參謀沒啥好留戀的,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得,我還是趕緊想辦法跳槽吧。我就不信了,我韓信滿肚子的才華,難道真就找不到一個識貨的?

現在的韓信,已非淮陰那個脆弱少年了,他堅信自己是個大將之才,什麼挫折也擊不垮他。一個男人就要這樣,貫徹始終,矢志不渝,任憑風風雨雨,不屈不撓,傲視天下,目空一切,不為王侯,決不罷休。只有狗,才會一輩子被人踐踏奴役,他不要做任何人的狗,也不會向任何人搖尾乞憐,他要找的是一個合作者,一個與他一齊掃平天下的合作者。

——項羽,你不用我,是你此生最大的損失,你等著瞧吧!


千古名將英雄夢


韓信自幼就是孤兒,他家徒四壁,窮得叮噹響,經常沒飯吃餓肚子,有時候靠在河邊浣紗的老嫗施捨他吃一口。據傳韓信的先祖也曾是貴族 。因此他雖然穿得破破爛爛,肚子餓得咕咕響,但平日很喜歡在腰間挎一柄寶劍。有個殺豬屠狗的見他整日挎著把破劍晃來晃去,故意戲耍、欺辱他,逼韓信從他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忍辱也鑽了。秦末大亂,煙塵四起。項梁、項羽叔侄率江東義軍路過淮陰時,韓信去投了軍。後來,項梁被秦將章邯所殺,項羽封他做了個執戟都尉(小軍官)。韓信雖然出身貧困,但從未墜青雲之志 。他飽讀兵書,腹有良謀,是個“下馬草軍書,上馬擊狂胡” 的軍事奇才。他好幾次向項王獻計獻策,項羽均不屑一顧、拒絕採納。

原來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後,也算貴族世家子弟出身 。他力能拔山、武功蓋世,但卻有勇乏謀、心高氣傲,平時用人喜歡用貴族出身的所謂高門大姓子弟,有些歧視寒門出身之人。因此聚集在他身邊的人大都是其親族故舊和原六國殘餘貴族之後裔,以貴族自詡的他對出身寒微的韓信打心眼裡就瞧不上。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這幾年爆發的戰爭被史家稱作“楚漢爭霸” 。隨著秦朝的滅亡,歷史進入了以項羽為代表的楚軍與以劉邦為代表的漢軍一決雌雄的大轉折時期。最終,歷史放棄了兵強馬壯的項羽,而是選擇了起於蓬蒿的草根劉邦。其實,綽號“楚霸王” 的項羽氣勢最盛時曾擁眾數十萬,麾下謀臣如雲,將士如雨。張良、韓信、陳平、張耳、英布、彭越、魏王豹、韓王信等時代風雲人物都曾追隨過他。這些人或智或勇,均非等閒之輩。然而性格狹隘、梟勇寡謀的項羽,只重用那些貴族出身的人,毫不器重這些出身低微但謀勇兼具的蓬蒿之輩,導致這些自感在楚營無用武之地的英才最終大都投了劉邦。

因此,軍事奇才韓信不被項羽重用也就不奇怪了。劉邦雖然以知人善任、胸襟博大著稱,但他一開始也不太看得起彼時籍籍無名的韓信 。蕭何卻發現韓信這小子目光堅毅,智慮深遠,絕非池中之物。經蕭何屢次舉薦,劉邦才半信半疑地設壇拜帥,重用了韓信。出身農家、實力弱小、但多謀善斷會籠絡人心的劉邦,得韓信後猶如魚化為龍,從此呼風喚雨,由弱變強。

韓信果然不負眾望。他率領一支偏師,在側翼掩護、支援劉邦,並一次次化險為夷,反敗為勝。劉邦兵敗彭城,韓信迅速前來與劉邦會合,並抗住了楚軍一波波的兇猛攻擊。滎陽之戰,楚、漢相持不下,韓信率部不斷襲擾楚軍的側翼,使項羽無法集中優勢兵力擊潰漢軍主力。後來,韓信的軍事天才愈加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巧借地勢揮兵滅魏,施奇計滅趙,出敵不意擊破燕,一鼓作氣蕩平齊, 各擁兵自重的諸侯勢力被他一一瓦解、殲滅。最後,他率漢軍偏師配合主力在垓下擊潰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逼得項王自刎烏江 。聲勢浩大的西楚勢力被他徹底消滅。

不知驕傲的楚霸王臨死前,耳聞“楚歌四起,烏騅漫嘶,虞美人兮”之鄉音,心裡是如何看待韓信這位昔日的棄將、今日之最強對手的?

毫不誇張地說,劉邦得到了古今罕有的大軍事家韓信,幾乎就等於得到了天下。而項羽得英才卻 棄之不用,且一貫知善不能舉 ,知惡不能去,如同將幾乎唾手可得的勝利果實拱手讓給了他人。為何如此說?得英才者得天下是也!

插圖源於網絡



鐵馬冰河wu


韓信不光在項羽那不受重用,在劉邦那一開始也沒被當回事。也就是說,韓信的真本事是不好被發現的。不好被發現的原因,是韓信本人的表現並不突出。表現不突出的原因,是他沒到達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位置。而要到達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位置,須有獨具慧眼之人的提攜,那時他還沒遇到。

韓信最初跟隨項梁,沒有引起任何人的關注。項梁死後順勢歸隨項羽,項羽讓他做了個持戟郎中,職責是護衛兼備顧問,這對彼時“無所知名”的韓信來說雖不算重用,但至少是使用了,說明項羽對他還算不錯。韓信利用在領導身邊的優勢,“數以策幹項羽”,不停地刷存在感,結果項羽根本不感冒。人們的注意力往往停留在表示頻繁的“數”和突出智慧的“策”上,而忽略了體現本質的“幹”。這個“幹”的本意不管是干涉也好,求取也罷,目的性都非常強。急於求成的冒進,必然缺乏深思熟慮的沉澱。主意不對心思,項羽“言不聽,畫不用”也沒啥大毛病。

項羽對韓信的判斷,與後來劉邦最初的判斷是一致的。劉邦入蜀,韓信前去投奔,想換個主子出人頭地,結果也因“未得知名”,而只弄了個連敖小官,還不如那郎中呢。後來韓信犯事,論罪當斬,情急中看見滕公夏侯嬰,大喊能幫劉邦打天下,引發關注,算是撿了條小命。夏侯嬰向劉邦推薦,說韓信如何如何骨骼清奇,言語不俗,然而劉邦左看右看“未之奇也”,沒發現哪裡不一樣,最後看夏侯嬰的面子給了他個治粟都尉,管軍糧供應的,官也不大。後來韓信實在覺得沒勁,又想拍屁股走人,這才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如果單是項羽不用韓信也就罷了,劉邦也沒用,而且夏侯嬰舉薦之後依然沒用。最後還是左右手蕭何說了話,劉邦基於對蕭何的信任,以及對當時艱難處境的考量才啟用韓信,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意思。可見人才這東西是很難被髮掘的,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不能全怪項羽沒眼光。

韓信和項羽一樣,都是自信且自傲的人,二人性格衝突排斥,碰撞不出好的結果,不反感已是十分難得。韓信喜歡被重視的快感,對劉邦拜他為上將軍,讓他穿自己的衣服,坐自己的車,吃自己的美食記憶猶新,而這些項羽不可能給他。有著貴族血統的項羽,很難瞧上“貧無行”,有著道德缺陷的韓信,二人根本不是一路。當然,英雄不問出身是一種襟懷,然而項羽做不到也不能強求。韓信其實也做不到,在他後來失意的時候,樊噲對他仍很尊重,“跪拜送迎,言稱臣”,而韓信呢,卻發出“生乃與噲等為伍”的慨嘆,從骨子裡瞧不起這個屠狗的武夫。


路衛兵


韓信為什麼不得項羽重用,仔細想想,我覺得有項羽的問題,也有韓信的問題。太驕傲項羽的問題是太驕傲,目空一切,眼中無人,項羽沒有識人之明,沒有容人之量,不知用人之道。

韓信的問題是,沒有及時表現自己,是真金子也得發光,不發光,誰知道你是金子。韓信有點性急,當蕭何把韓信推薦給劉幫,劉幫尚無拍板時,韓信等不及就走了。要不是蕭何把他追回來,就事能錯過一生。


歲月悠悠73399941



濟世論事


韓信出山,最初的時候投奔的就是項羽,不過是項羽手下的小兵。小兵向來是被輕視的,就像人們在生活中瞧不起飯店的服務員,掃大街的大叔,洗碗的叔叔一樣。項羽也帶有色眼鏡,看不起韓信。

在有限的史料當中,韓信向項羽獻策,但是項羽連理都不理,你一個小兵過問起軍師的事兒了!范增他有時候還不聽呢?別說聽韓信的了!所以韓信出身低微,很快離開項羽。

這裡說個題外話,韓信投奔劉邦之初,被夏侯嬰賞識推薦給蕭何,又被蕭何賞識,進而推薦給劉邦。劉邦根本就沒當回事兒,後來漢軍士兵想家,不少將領和士兵們都跑了!韓信也跑了,蕭何去追,把韓信追回來。劉邦反而大罵蕭何,你不去追那些將領,你追韓信這個小兵幹嘛?蕭何說國士無雙!可見韓信最初的時候不僅在項羽那受不到重視,在劉邦最初也不受重視,可見成功遇到貴人多麼重要!


亂彈廣場


項羽是高傲的貴族,

韓信是低調的“懦夫”

項羽是勇戰派老大,

韓信是謀戰派一大代表。

項羽用人,都是勇猛悍將,韓信這樣的,不合胃口!


整體而言,項羽強一點,個人主觀看法!

項羽的兩大經典戰役都是以少勝多,以精銳先驅快速攻滅對手,以快戰取勝。這說明了項羽的長處在於對戰場時機的把握能力極強,且自身衝鋒陷陣的效果拔群。

對付項羽這種對手,以強克強,以快打快,抱歉在當時沒一個是他的對手,事實上歷史中,我想想不到誰有這個本事。

因此,必須打僵持戰對峙戰,以重兵圍攻,以多打少,以大兵團作戰的方式來圍攻項羽,才有勝利的可能。


而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韓信的特點就在於善於謀劃,更主要的是大兵團作戰拖死敵人。也就是說,只要給韓信的兵越多,他越厲害。

整體來說,韓信的兵在多而不在精,只要能用即可!而項羽則是精銳兵在手特別強悍,其戰役特點沒有指揮超過二十萬的大兵團作戰,這一點我也無法判斷他的大兵團能力,但我個人看來他有所欠缺,畢竟猛將型性格。

以亥下之戰,60萬聯軍圍攻10萬楚軍,八面埋伏下,居然讓項羽跑了,我真不看好韓信啊!

項羽這個人,給他十萬兵,起碼要韓信帶40萬才可以有效牽制他。要知道楚漢排第三的統帥可是劉邦啊,劉邦的長期對峙項羽真的不容易啊!


曉木曰兮歷史系Ljl


1.韓信本身就有傲氣,但項羽傲氣比較他還重韓信不會跑到他面前毛遂自薦,因為韓信看透了項羽性格。2.項羽目中無人,狂妄自大,死愛面子覺得自己身邊人才多,隨便任用一個執戟郎中,覺得會讓人恥笑自己目光短淺。3.項羽帶出來的800子弟兵要用人,那800子弟兵怎麼說也是首選,所以韓信自然會被他忽視掉,更何況項羽要忙著打仗,韓信在他軍中是誰都不知道,不被重用是情理之中。



柔雨哥R


這是因為韓信不是出生於名門望族,還有傳聞有胯下之辱,名聲不怎麼好聽,項羽是出生於名門望族,其性格剛愎自用,自命不凡,根本瞧不起韓信,只讓韓信當一個不起眼的小官,韓信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只能選擇離開而投身劉邦。


求圓4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ea3000025af6f05a2f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