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到2018年,在這20年中有哪些東西從沒漲過價?

過去二十年,漲價最明顯的,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優質股票,尤其是美股、港股。此外,還有月嫂的收入、茅臺酒及高端消費品等,也是呈現出幾何式上漲趨勢。至於二十年來,沒有漲價的,也有不少,其中可樂、碳酸飲料等,還是跟二十年前的價格差不多。收購報紙、雜誌的每斤收購價格也幾乎沒有變動。至於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視、錄音機等,也幾乎價格處於停滯乃至下滑的趨勢,甚至二十年前上萬元一臺手機,如今不到三分之一的價格可以買到一臺中高檔智能手機。此外,還有中國股票,雖然這些年來股市不斷擴容,市場指數失真,不少股票復權價已經高於二十年前的水平不少,但2001年前後中國股市2000多點,近二十年後,中國股市還是2000多點,至於不少績差股更是創出歷史新低,資產保值能力非常疲軟。

在這二十年當中,要說真正沒有漲過價的,還真的不多。漲價的則不少,特別是房價,已經漲得讓八成以上的居民買不起或買了以後就成為”房奴“。同時,教育、醫療等也是跟著不斷上漲,擠佔著廣大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費。

思來想去,真正沒有漲過價的,有兩個方面倒是可以類比一下。一個是股市,一個是股民。

說到股市,可能不算嚴格意義上的沒有漲過價。期間,還有過6124點和5178點呢。但是,繞來繞去,又繞到了目前的2700點,等於回到了原點。那麼,就可以認為是沒有漲過價。不然,怎麼會出現回到原點的現象呢?即使期間漲得再高,回到原點都是從頭開始,都不能算是漲過價。

談到股民,既然股市在盪鞦韆,在鞦韆上的人,預計也不會有多好的日子。所以,從2008年到現在,真正賺錢的股民,可能沒有多少。尤其是散戶,估計也就10%左右吧,另有10%不賺不虧,80%則是虧錢。那麼,對廣大股民的口袋來說,或者錢來說,當然是沒有漲過價了。一定程度上,還是降價了,欠收了。

用降價的炒股收入和欠收的口袋。去應對漲瘋了的房價,不容易啊。

1998年時,工資也有千把元錢,到了2018年工資萬把元錢也不算多,連工資都漲了10倍。還有,就連熊市連連的A股市場,20年間上證指數也漲了不少,當然也有個股20年不漲的,但這類個股也不是什麼好股票,差不多要退市了。要說找到哪些東西沒漲過,還真的不容易,但實際上還真的有一些。

一、可樂、碳酸類飲料,二十年沒有漲,因為其成本太低,獲利過高,同業競爭激烈,大家都不敢亂漲價。不過聽說可樂最近也漲了一些價格,不知是真假。

二、電子類產品,因為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太快,這類東西是越來越不值錢,1998年買的一臺手機和電腦,恐怕現在根本沒人要。當年千把塊錢買個手機,現在也一樣,但是手機的功能卻升級了不少。

三、打火機的價格也沒漲,我前些天去買打火機,一塊錢一個,我記得20年前也是一元錢一個,因為製造打火機工藝簡單,同業競爭激烈,市場長期供過於求,所以,這20年來一直漲不上去。

從1998年到現在,從沒漲過價的東西,還是很多的吧。不光很多人提到的火車票,還有很多。比如勞務費的個稅起徵點,就一直是八百塊錢。超過八百塊錢就要扣稅,稿費等等非工資收入,都包含在內,這些年一直沒有動過。

這個數字其實不止是二十年沒變過,而是從1980年以來,就從來沒變過。當時普通職工一個月工資還只有三十來塊錢,中小學教師也是一樣。到現在中學校教師起碼三四千了吧,稿費這個個稅起徵點仍然沒變。

二十年前稿費標準還比較低的時候,一般媒體給作者的稿費差不多就是千字兩三百,所以很少會超過八百元,達到起徵點的標準。但現在的稿費標準都已經比較高了,一篇稿子稿費一兩千、兩三千很常見,就只能扣個稅,而且是媒體代扣。

1998年到2018年,在這20年中有哪些東西從沒漲過價?

為了應付這個局面,很多媒體用最簡單粗暴的辦法,那就是稿子不再按字數算了,乾脆就按每篇文章多少錢稿費算,超過八百不是要扣稅嗎?好,那我就剛好給八百,不用扣稅。其實作者是希望更高一些的,媒體也願意出得更高一些,但是不行,高了沒用,高了就要交稅了。

現在自媒體也是一樣,因為自媒體上的收入都算工資外的勞務收入,所以全部都是超過八百塊錢就扣稅。哪怕你在頭條上註冊了幾個小號,也沒用,幾個號的收入加起來超過八百元,都要扣稅。你在悟空答題,一個月的答題紅包收入超過八百,就要扣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