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一下科技曾經是短視頻行業的王者,也是打造了移動視頻矩陣的先行者——

秒拍比抖音足足早成立了3年,在巔峰時期的月活高達2.75億;其同門兄弟小咖秀、晃咖、一直播也在微博的鉅額流量、明星資源的簇擁下,一度驚豔行業。

可惜,時過境遷,往日繁華不可追。今年8月至今,一下科技遭遇“水逆”,兩款短視頻產品“秒拍”“波波視頻”無限期下架。秒拍、一直播,更是在互動視頻中敗下陣。

一下科技最愛提及的便是旗下的明星效應,但畢竟不是娛樂公司;背靠微博,但也打不出更多玩法。最怕的是,和微博一樣,一下科技到最後只剩下明星。

成立6年的一下科技,到底經歷了什麼?誰能搶救“一下”?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秒拍”高光時刻

2012年,一下科技正式成立;

2013年,完成B輪250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出現了新浪微博。

接下來,一下科技的每一輪融資都能看到微博的身影。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一下科技和微博成功牽手之後,雙方的第一個共同動作就是在微博手機客戶端內置了秒拍應用。


秒拍是一下科技推出的短視頻產品,定位為“10秒短視頻應用”。

在微博的鉅額流量和明星資源的扶持下,秒拍迎來了大批明星的入駐。2014年7月,秒拍發布全新的4.0版本,內置了多種模版,初級用戶可以直接套用,降低了用戶使用的門檻;同時還上線了背景音樂、多個拍攝等玩法,能夠讓用戶拍攝更好看的短視頻。

2014年8月,秒拍的“冰桶挑戰”活動經過微博大V和明星的傳播之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得到迅速傳播。

據悉,秒拍在2014年9月已經斬獲了2000萬用戶,並被認為是當時國內用戶活躍度最高的UGC短視頻平臺。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發展勢頭大好,秒拍其母公司一下科技也在這個時候宣佈完成了5000萬美元C輪融資,這一輪融資還吸引了李冰冰、黃曉明和任泉等明星跟投。

2015年5月,在短視頻領域嚐到甜頭的一下科技拿出了第二款短視頻產品:小咖秀。

這個logo為“紅色嘴型的黑底表情”的應用就是奔著搞笑去的,定位為草根娛樂視頻UGC平臺 ,產品特色包括對嘴、合演、原創、鬼畜四大趣味表演方式 。

與秒拍的上升路徑一致,小咖秀的成長離不棄微博的流量和明星資源,而且由於玩法比秒拍更加魔性和有趣,小咖秀在明星之間的受歡迎程度更高,在成立2個月之後衝入App Store排行榜第一名。

隨後,小咖秀在產品功能方面進行了更加細緻的打磨:新增合演功能、動態壁紙、視頻送禮、星拜年等,進一步豐富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據瞭解,2016年12月秒拍和小咖秀日播放量峰值已經突破25億次,日均上傳量突破150萬,日覆蓋用戶數超過 7000萬。

2016年,手握秒拍、小咖秀兩款重磅級短視頻產品的一下科技可謂風光無限

但山頂風光無限,未曾料到猛虎在背後。

彼時短視頻行業已經初現風口,由GIF轉型短視頻社區的快手、由美圖孵化的美拍以及今日頭條推出的西瓜視頻都成為了一下科技的強有力競爭者。

2017年3月,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秒拍以2.76億月活位列短視頻行業第1名。當時的快手,月活為1億,還不足秒拍的一半。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一下科技有前期的用戶沉澱,加上微博作為靠山,並在2016年底迎來5億美元融資,並未意識到其餘競爭者將會在後來迎頭趕上。

風光的2016年,還有另一款短視頻應用也悄然上線。誕生於2016年9月的抖音,在此後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每日視頻播放總量超過十億,日活也超過百萬。

與秒拍、小咖秀的打法不同,抖音一開始就是奔著“音樂短視頻”的道路去的,看起來更加高端,更受年輕人的喜愛。

面對變化,一下科技的反應其實很快,在在2017年4月將小咖秀中的一項功能“晃咖”獨立出來,做成一款音樂短視頻產品。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至此,擁有三款短視頻產品的一下科技形成了移動視頻矩陣。

只是沒想到,自此,“領跑者”成了“追趕者”。

明星的一直播

一下科技希望每年都能做出一款爆款產品:2014年是秒拍,2015年是小咖秀,2016年則是一直播。

爆款很好,但不斷推出爆款,往往也很難做出精品。

2016年,互聯網直播之火開始燎原,乘著這把火,一直播“出生”了。

這一年,明星直播成為各大平臺爭奪流量的一張大旗,這又有誰能打得過背靠微博的一直播呢?

藉著微博的流量和明星資源,一直播做了個漂亮的開場秀,輕鬆從混亂的百播大戰中奪得一席之地。即使到現在,一直播也是明星活動宣傳的主陣地之一。

但一直播的發展卻沒有如開局那般順利。

明星開播讓流量來勢洶洶,留給一直播的核心付費用戶和收益卻並不算多。

可以說,變現是一直播最被詬病的一點。

作為流量龐大的直播平臺,一直播收入方面略顯尷尬,一直與陌陌、映客、花椒等娛樂直播平臺月收入有著千萬量級的差距。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為變現,母公司是阿里系的一直播打通了淘寶電商,試圖依靠龐大的直播流量為主播變現。但最後似乎沒能為自己平臺服務太多,活躍的主播依然是滕雨佳這些從淘寶走出,紅於微博的電商紅人們。

而一直播的進化之路也並不明顯。在明星直播已經常規化,且眾多直播平臺有了自己鮮明個性和發展方向之時,一直播最大的噱頭卻依然是超強的明星班底,粉絲增長最高的直播間幾乎都被各種趕通告的明星們佔據。

儘管如此,在每年的微博紅人節上,一直播主播在鬥魚、虎牙、YY等一線平臺的夾擊中,一直播收穫依舊不少,其直播版塊的十個紅人獎項上最少佔據3個席位。

只是,面子和流量給足了,一直播主播的名氣卻沒能走出平臺。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與微博緊密的綁定,讓一直播淪為附屬,沒能沉澱平臺自己的用戶。

無論是此前無需下載一直播,打開微博即可關注偶像直播內容,還是之後通過微博跳轉至一直播,用戶的社交關係重心幾乎沒有太大變化,都放在了微博之上。

此前一下科技內部員工就曾透露,拋開微博的數據,秒拍、一直播的獨立數據實際都很一般的情況。這一點,大家也並不驚訝。

一下再難出爆款


晃咖的上線是奔著抖音去的,但結果很顯然:打不過。

一下科技對於晃咖的扶持力度並不遜色於之前的小咖秀。上線之初,晃咖就出現在了微博的醒目位置,請來了景甜、華晨宇、婁藝瀟等明星錄製視頻,掀起了一陣“晃咖有毒”熱潮。

但遺憾的是,這股風沒有吹多久,九月底的時候,晃咖官方微博轉發了明星蔣夢婕錄製的小咖秀視頻,之後就再也沒有更新。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曾有入駐晃咖的MCN機構向場妹透露道,晃咖燒了很多錢與機構合作話題活動,但因為沒有看到明顯的效果,在合作兩個多月之後就選擇了撤資。

再接著,他們就收到了晃咖關停的消息,重新併入小咖秀,從短視頻賽道上黯然離場。

就在晃咖關停的上一個月,一下科技悄悄推出了一款新的短視頻產品:波波視頻。

但前期並沒有濺起多大的水花,只是從產品的頁面可以看出這是一款偏向PGC內容的短視頻應用,視頻形式分為橫屏、豎屏兩類。

波波視頻上線、晃咖關停,這兩個動作離得如此之近,不免令人猜測波波視頻的上線是以晃咖的關停作為代價的

一下科技此時已經具有危機感,就在波波視頻上線之前,西瓜視頻的日活已經突破了1千萬。

而此時,2017年的短視頻賽道已經熱鬧非凡。

2017下半年,快手通過贊助各大綜藝節目,逐漸成為國民級短視頻應用,月活數據持續攀升。據“聯通大數據”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快手的月活為1.9億;11月,月活為2.8億。

快手用了8個月的時間,成功打敗秒拍成為短視頻行業的領先平臺。而秒拍的數據開始大幅下滑,2017年年底月活數僅為千萬級別,跌出短視頻行業第一梯隊。

至此,秒拍的時代結束了。

清晰地意識到這一點的微博也不再獨寵秒拍,並在2017年11月上線新的短視頻產品“酷燃”,並直接鏈接到“微博視頻”欄目。這是與“秒拍”綁定了四年多以來,微博第一次上線新的視頻產品。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微博此舉被外界解讀為“去秒拍化”,但韓坤對外回應道,酷燃視頻是在微博和一下科技的共同協作之下推出。

酷燃視頻所在的公司北京宇晨億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韓坤在2014年買下的,且擁有視聽牌照。

值得關注的是,韓坤將酷燃視頻“讓”給了微博,考慮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解決微博的視聽牌照問題,一個是保證一下科技與微博之間的合作關係。

一下科技早已意識到,新浪微博有意搭建自己的短視頻團隊,不可能一直依賴於秒拍。在業內人士看來,酷燃視頻是微博佈局短視頻IP的嘗試。

事實上,短視頻已經從“一枝獨秀”變成了“百花齊放”,在美拍、西瓜、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圍攻之下,微博短視頻流量的流失也很明顯。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這時候,微博和秒拍之間的關係開始鬆動。去秒拍化,打造自己的短視頻產品對於微博來說是大勢所趨。

先是用戶數據的大幅下滑,再接著是失去微博的獨寵,秒拍迎來了危機,同時也暴露出秒拍以及一下科技的弊病:過度依賴微博,沒有形成獨立的內容生態。

但場妹注意到,秒拍在危機之中並沒有拿出大動作進行改變,而是保持著原來的運營方式。

要知道,隨著快手、抖音的出現,短視頻行業的UGC內容大爆發,但秒拍的定位依然很模糊,一方面充斥著大量的媒體內容,一方面又有不少知名KOL的精品內容,唯獨難以觸發用戶發佈視頻的慾望。

邁入2018年之後,一下科技的重點漸漸向波波視頻傾斜,有業內人士評論道,一下科技已經半放棄了秒拍,希望用波波視頻扳回一城。

出師未捷身先死,一下科技沒有想到,在2018年這個被認為是短視頻最為火熱的時代,波波視頻、秒拍相繼倒下。

遭遇水逆


有媒體將2018年稱為

一下科技的“本命年”,水逆來得極其兇猛。

2018年6月,波波視頻請來了明星柳巖當代言人,並對外宣佈:截至今年5月,日活突破1650萬,月度用戶規模達6250萬,用戶平均使用時長超過70分鐘。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這對一下科技來說是難得的好消息。眼看著抖音在春節之後節節攀升,月活達到億級,波波視頻的這份成績單著實給一下科技注入了一記強心劑。

但正當所有人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一切戛然而止:2018年8月,波波視頻、秒拍兩款產品被有關部門要求無限期下架整改。

下架整改的原因是平臺的內容涉及低俗和不良信息等,給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網民造成嚴重不良影響,違規情節嚴重,社會反映強烈。

此前,秒拍已經多次因為不良內容而被相關部門約談,因此才會在這次的監管中遭到如此大力度的整改:無限期下架,某種程度已經相當於出局。

在被下架之前,曾有一家MCN機構告訴場妹,7月份招募MCN機入駐的時候,他看到當時平臺上的內容風格很像頭條系的西瓜視頻、內涵段子,但整體而言內容沒有亮點,顯得比較亂。

他還透露道,當時波波視頻表示要招募200位頭部達人,與平臺進行簽約,兩年30萬。

30萬太少了,按現在的行情,很多平臺的補貼都不只是這個價格,何況還籤獨家,現在機構沒有那麼傻。”他表示,當時就拒絕了入駐。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不被無限期下架,波波視頻還有機會更其他短視頻產品進行競爭,但遺憾失去了最好的成長機會。

另一邊,微博接連推出了微博故事、愛動小視頻等短視頻產品,與一下科技的短視頻戰線進一步鬆懈。很顯然,微博或許已經不再需要秒拍了。如果秒拍的作用還只是一個短視頻入口,那麼對微博而言,價值太低了。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短視頻行業蓬勃發展帶來的便是技術門檻的降低、內容的全面開花,作為早起的鳥兒,秒拍已經失去了優勢。

成也微博,敗也微博。在與微博深度綁定了4年之後,秒拍面對的局面變成:一旦離開微博,它將一無所有。如果不出現在微博上,用戶能在秒拍上看到什麼呢?

正如財經網所分析的:“出現今天的局面,還是因為韓坤不夠強大。他嚮往森林,但捨不得放棄新浪微博這棵大樹。

數據足以說明一切,16個月之後,秒拍的月活用戶下跌了93%。2018年7月,秒拍月活僅為1860萬。

誰來搶救“一下”


經歷了這麼多之後,一下科技是否能重回視頻領域第一梯隊?

今年以來,短視頻產品接連問世,打法主要有兩個方向:砸補貼,吸引優質內容入駐,沉澱內容池;走差異化道路,摸索行業內還沒有其他人涉足的領域。

“補貼大戰”的主要成員有微視、全民小視頻等巨頭加碼的短視頻產品,他們撒下的鉅額補貼也吸引了眾多入局者進來分一杯羹。

但除了補貼,他們在後續還拿出了新的動作——微視接連推出新功能,打通騰訊系產品的入口;全民小視頻前期的的重點在於用戶拉新,鼓勵老用戶邀請新用戶入駐,並給予現金紅包獎勵。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差異化道路”的參與者就更多了,陌陌推出“誰說”,快手拿出“宇宙視頻”和“Uget”......這些產品的問世進一步豐富了行業的玩法,也讓我們看到短視頻行業還存在很多的可能性。

因此,雖然如今抖音、快手遙遙領先,但沒有人可以確定短視頻行業的格局是否會再次被顛覆。

“一下科技肯定不會倒下,但秒拍不好說。”某頭部MCN機構的運營負責人認為,微博畢竟投資了上億美金,在自家兒子沒有成長起來之前,微博還是會繼續給秒拍導流量。

手握幾張好牌,時機和紅利也不是沒有趕上,只是一下科技,似乎沒有對行業長期保持敏感的敬畏之心。

爆款不一定是精品,不與時俱進,觀眾總是會移情別戀

在行業沉澱了6年之後,如果行業下半場調轉風向,一下科技還能不能自己抓住那陣風?能出現爆款且精的產品嗎?

誰來搶救“一下”:秒拍月活流失93%,2款產品無限期下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