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之君」李煜真的只是一位昏庸無能的皇帝嗎?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亡國之君”李煜真的只是一位昏庸無能的皇帝嗎?

相信一有人提起李煜這位南唐後主,大多數人的腦海印象裡一定是他被俘之後,在宋廷整日飲酒作詞的頹廢人生場面,然後在被俘之前在南唐不理政事,

袁山玩水的千古昏君模樣。卻很少有人真正瞭解他的另一面。

若干年前,我對於李煜也還停留在他是一位昏君以及一位好詞家這樣的瞭解,讀過一些他做囚徒後的經典詞篇記住了一些扎人心肺的詞句,比如"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寫自己被囚禁後對於時光飛逝,伊人不在的感喟,再來"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的飲恨,或者"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對於故國的懷戀,以及千古絕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無奈。我總以為這些都是因為他是一個無心政事且昏庸無能的人,如今才瞭解他不笨並且活的不易。

“亡國之君”李煜真的只是一位昏庸無能的皇帝嗎?

1、 本就是倖存兒

李煜一出生就有一雙重瞳,也不知道是否是杜撰的,我們暫且相信。重要的是他明明是父皇李璟的第六子,為什麼能當上皇帝呢?

答案竟然是他前面五個哥哥都死了。雖然古代人的壽命大多很短,但是撞上這樣的事真是"天降奇緣"。我以為,縱觀歷史,其實這往往代表著國運衰竭,皇帝要麼生不出健康的孩子,比如東晉出現的傻子皇帝,要麼幼子繼位太后以及顧命大臣監國權力動盪,就像東漢末年的漢獻帝等一個個小皇帝。

2、 綽號君

在皇室廝殺爭位的同時,他聰明的給自己通過起綽號的辦法規避風險,什麼"鍾隱""中鋒隱者""蓮峰居士"從而躲過了一場場腥風血雨。無意於爭位,並且深得父親李璟的寵愛,把罵他的人都趕走了。並親封其為東宮之主。利用綽號,還居然起到了明哲保身的作用。

“亡國之君”李煜真的只是一位昏庸無能的皇帝嗎?

3、宋太祖的關係戶

公元961年,李璟去世,他向宋太祖趙匡胤陳情,趙匡胤派人去弔唁、我猜想文章大概是寫的太好了,得到了太祖親筆回賜詔書。宋昭憲太后崩逝的時候,李煜還命人前去弔唁。每年向宋廷進貢,還上書告訴宋太祖直呼自己的名字就行。可能有人會覺得他這樣百般求全、奴顏婢膝、沒有骨氣的討好趙匡胤。

但作為南唐的這樣一個小國,國事衰微。其實明眼人一早便可看出,南唐終究要歸於宋朝。我相信他也深知這一點,除了北面的契丹,中原大陸,在五代的分崩離析之後,天下又將大一統。變成一片大陸,只有一個皇帝。

所以說能夠和如日中天的宋朝還保持著這樣的關係,並沒有亂作一團,已經很了不起了。不僅如此,在李煜的母親鍾氏去世之後,宋太祖又派人來弔唁。並且在國內大旱的時候,賜予米麵等十萬石。不僅如此,他還訓練了一隻水軍哦。

4、收捕亂權人

在宋廷漸漸完成一統的大業之時,南唐國內上上下下被恐懼侵蝕,開始國勢動搖,縱觀歷朝歷代我們知道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一定會有亂臣賊子的出現。繼而有了內憂外患的名稱。外部強大的宋朝的威脅對於當時的南唐後主而言無力擺脫,但是內亂他卻平息的很好。

這裡有史書記載為據"內史舍人潘佑感於國運衰弱,極言勸諫李平為尚書令,徐鉉、張洎進言"李平妖言惑眾,煽動潘佑犯上",李煜遣人收捕,潘佑在家中自殺,李平亦自縊獄中。"

看完這些,你還堅定的認為他是一位昏庸無能的皇帝嗎?

“亡國之君”李煜真的只是一位昏庸無能的皇帝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