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知識小科普之西南低渦

定義:西南低渦是在青藏高原特殊地形和一定環流條件下,發生於我國西南地區700或750hPa等壓面上的氣旋性環流或有閉合等高線的低渦,是一個尺度約為300-500km的中尺度系統,屬中尺度渦旋。

主要特徵:

(1)西南低渦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年、季、月和日變化,其中夏季出現最多,以4—9 月居多,春秋季次之, 冬季出現最少;7月出現最多,2 月出現最少;低渦在夜間生成的幾率比白天高一倍多。

(2)西南低渦主要集中出現在九龍、巴塘、德欽、康定、昌都一帶,其次為四川盆地。

(3)半數以上的西南低渦生命史低於36 h , 但個別低渦在夏季可維持6 ~ 7 天。長生命史低渦主要出現在春夏季節, 這可能與大氣層結和水汽供應有關。

(4)西南低渦生成後, 僅有三分之一(38 %)左右的低渦位勢高度降低, 12 h 平均降幅為-3 .1 g pdm ;大多數低渦在源地減弱消亡。

(5)移動類西南低渦僅佔低渦總數的20 .5 %, 且主要取偏東路徑(70 .7 %), 沿長江流域東移入海;東北路徑(21 .2 %)與東南路徑(8 .1 %)不足三分之一。

(6)低渦生成後有的在源地減弱消失,有的能夠移出源地,移出源地的西南低渦以5—8月的幾率最大。

(7)移出渦源的渦以偏東路徑居多,即由源地沿長江流域東移入海。

(8)尺度約為300-500km的中尺度系統,屬中尺度渦旋。

(9)西南低渦呈近圓形而非對稱特性,西南低渦在不同發展階段其結構是不同的。

天氣特徵:

(1) 低渦在原地時,可產生陰雨天氣;低渦移出時,95.5%有降水,雨區主要分佈在低渦的中心區和低渦移向的右前方。

(2) 低渦天氣有日變化,一般夜間或清晨比白天壞些。

(3) 西南渦發展東移時,雨區也擴大東移,降水強度增加,同時引起地面鋒面氣旋的發生發展,大風、低雲、惡劣能見度等也隨之出現。

雷雨

產生於我國西南四川盆地,雷雨多產生在西南渦的東南方,由於水氣充分,當低渦東移出川時,常引起長江中下游、黃淮流域、華北等大範圍的暴雨。

特點:不出川,沒有什麼危險天氣現象,雷雨白天、夜間都會出現,特別是晚上更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