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90后”标签与“腐败分子”的身份叠加……

近日,全国各地大专院校陆续迎来“00后”新生。然而,当“00后”们正在憧憬大学生活时,他们的前辈“90后”,却已有人身陷囹圄。

2017年7月17日,贵州省“90后”女干部张艺涉嫌贪污被提起公诉,引发舆论聚焦。据检察机关指控,张艺工作不到一年,即开始实施贪腐行为,案发时不过25岁的她,却已涉嫌贪污40余万元民生领域资金。

当代表着青春阳光的“90后”标签与腐败分子的身份叠加在一起,难免让人感到震惊和惋惜。

当“90后”标签与“腐败分子”的身份叠加……

庭审张艺的现场


贪腐年轻化现象令人忧


比张艺更年轻、出生于1996年12月的肖某,在今年1月份因犯行贿罪,获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据悉,肖某还没到20周岁,就开始行贿多名国家工作人员,涉案达28万余元。

检方指控,肖某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为感谢成都高新区国家税务局工作人员罗某在批票改卡审批、插队优先办理业务上提供的帮助,通过微信、支付宝、现金等方式,累计向对方行贿209730元。

值得一提的是,受贿的罗某是1992年出生的,受贿时刚满24岁。

当“90后”标签与“腐败分子”的身份叠加……


同样身陷囹圄的还有1993年9月出生的肖某。

2012年,肖某毕业后到某自来水公司营业厅工作。没过多久,他就瞄上了单位里的自来水费。从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的一年时间里,肖某通过对水费管理软件擅自进行非法操作,修改数据13次,侵吞水费款近2万元。

2012年12月到2013年7月,肖某故技重施,删除用户缴费数据109次,将7万余元水费款收入个人腰包。

2013年7月26日开始,肖某干脆擅自将每日收取的用户水费款予以直接侵吞,20天内一共将13万余元水费转到自己的卡上。

2014年,法院一审判处肖某有期徒刑六年。


当“90后”标签与“腐败分子”的身份叠加……


近年来,年轻干部腐败案例并不鲜见。这些青年人大多拥有高学历、高能力,年纪轻轻就是单位的业务骨干,颇受领导重视和同事认可。但正是因为没有抵住内心的贪欲,踏上了腐败这条“不归路”,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和青春年华。

“90后”“蝇贪”为何初入职场就“堕落”?

近日,有媒体梳理了近两三年公开报道及中国裁判文书网的8起“90后”贪腐案件,发现他们普遍参加工作时间都极短,级别也较低,被称为“蚁贪”或“蝇贪”。

相比那些老奸巨猾的巨蠹,这些年轻的“蝇贪”,堪称“菜鸟”,低端而又笨拙。从贪腐手法看,他们多是挪用公款;从涉案金额看,也谈不上数额惊人。

那么,为什么这些“90后”“蝇贪”一入职场就“堕落”、年纪轻轻就变坏呢?


当“90后”标签与“腐败分子”的身份叠加……


9月4日,中国青年报刊发题为《“吃掉”数十万元社保金 这些“90后”为何初入职场就堕落》的文章,对张艺案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我们或可从中得出答案。

文章认为,张艺能够“吃掉”数十万元社保资金,手段并无新意。总结起来无非两点:有“利”可图、有机可乘。张艺是社保局的会计,后兼任出纳,跟账务打交道,也跟钱财打交道,

如果心怀不轨,当然容易出事

文章还指出了张艺案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在忏悔信里,张艺写道: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会好好改正,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倍加努力,回报组织的信任。据报道,负责调查此案的监察委人员感慨:“她还以为是学生时期作检讨,检讨结束就过关了。”

不难看出,张艺的法律意识之淡薄,到了让人备感悲哀的地步。


当“90后”标签与“腐败分子”的身份叠加……


文章还对监管部门提出质疑。

文章表示,《会计法》明确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张艺为何一人担两职?客观上这是纵容她走上不归路。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这是写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硬性规定。该条例规定:“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抛开党纪国法,让张艺一肩挑会计和出纳,就是对其不负责任,甚至是坑害。”文章认为。


当“90后”标签与“腐败分子”的身份叠加……


年轻干部的第一粒扣子该怎么扣?


8月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了题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文章,对张艺案进行了评论——

有人说青年就如海绵,他们的黑与白取决于环境的“大缸”。环境确实可以影响人,但历史永远是自己书写的,命运之柄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对大是大非,为何有人能旗帜鲜明忠诚信仰,有的却不能?面对诱惑围猎,为何有人能坚持原则严守法纪,有的却不能?面对不高的收入,为何有人能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有的却不能?初心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前者视如珍宝而时常拂拭,后者却弃若敝屣而委之沟渠。

应当看到,比起前人,今天青年干部的成长环境要好得多,发展机遇要大得多,但确实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诱惑和挑战。不同观点思潮的激荡,各种利益围猎的潜藏,加上来自于经济、情感、职业上的压力,一些青年干部难免会经历暂时的疑惑、彷徨甚至失落。这都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关键就在于攥紧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人生“总开关”“总钥匙”,牢牢守住自己的初心,勇敢迈出第一步,坚定迈好下一步,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步步向前。


当“90后”标签与“腐败分子”的身份叠加……


心灵的升华或沉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都是在慢慢的濡染和浸润中完成质变。初心的呵护与守卫,也就在那每一个平日里,每一寸平常中。

如何扣好第一粒扣子?平日里就要多照照党章党规、先进模范、群众评价这几面镜子,主动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时不时给自己来个“全面体检”,看第一粒扣子有没有扣错,人生路有没有跑偏。在这一点上,青年干部们不妨多向古人学习。从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到王阳明的“省察克治”,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衣服的扣子扣错了,大不了解开重来;人生的扣子一旦扣错,便再无机会,即使从头再来,但代价已然付出。

青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今天看似稚嫩的双肩,明天就将扛起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重担。尤其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干部,正处在由学校到单位的“人生紧要处”,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怎么扣,青年时代的第一步怎么走,是每一位青年干部都必须答好的人生考题。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取得好成绩。

END

来源 | 综合 检察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