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玉」紅樓一夢千年,玉刻緣雕今生

《紅樓夢》中有詩云:春夢隨雲散,飛花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閒愁。要經過多少世事變遷才能寫出這般的勸誡之詞。

「品玉」紅樓一夢千年,玉刻緣雕今生

但凡世人,所求不過平安喜樂,一生富足。但人間世事變換無常,即使是榮國府那般富貴,長期浸淫在富貴奢靡之中,一朝傾覆,便也如同黃粱一夢,紛紛而落,如鳥獸散。

但人之一生,若不能平安一世,便是那般轟轟烈烈享受一次也不為一件壞事。只是書中之人身在其中,又如何去得知後事紛紛。元春被冊封貴妃之後,大觀園愈發金貴奢靡。

「品玉」紅樓一夢千年,玉刻緣雕今生

書中最出名的情節,莫過於“劉姥姥進大觀園”這一橋段了。書中借用劉姥姥之眼,帶我們見識領略了一番什麼叫大戶人家的奢靡,也借劉姥姥之眼,見證了賈家的興衰。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下,不可說這樣急速的衰敗,除了本身不知節制外,或許也是富貴的緣分已經盡了。

「品玉」紅樓一夢千年,玉刻緣雕今生

人們在很多時候都講究緣法,在玉器玉雕行業這一點,緣法一詞由為重要。能得到一塊極品好玉,在我們這行叫與玉結緣。二十多年前,在岫巖鎮細玉溝,有一家姓於的農戶,在自家院子裡打井時,無意挖出了一塊重約一千斤的河磨玉。同年夏天,一個蘇州的玉石珠寶商來到岫巖選購河磨玉,聽聞此事,遂購之。

「品玉」紅樓一夢千年,玉刻緣雕今生

等玉石運到蘇州,經柴藝揚大師端相琢磨了許久,開窗賭石後,發現竟是一塊極品的黃白河磨玉籽料。望著潤澤和美的玉石,深感緣法之妙,經思索設計後,決定在這塊玉石上重現《紅樓夢》中經典場景“大觀園”。

「品玉」紅樓一夢千年,玉刻緣雕今生

整個作品高108釐米,寬128釐米,厚66釐米,重350公斤。在這塊極品黃白河磨玉籽料上,柴藝揚大師完美的重現了大觀園裡的亭臺樓閣,水榭飛花,玉欄繞砌。在有限的素材上展現給我們一個窮盡奢靡的大觀園,給了人無數的想象。

「品玉」紅樓一夢千年,玉刻緣雕今生

除了靜物以外,還選取了“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以及“四美釣魚”這兩個著名場景進行主要刻畫。整個作品共雕刻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王熙鳳、元春、探春、惜春、晴雯、襲人、賈母、王夫人、賈政、賈連、劉姥姥等各種人物共36人。

「品玉」紅樓一夢千年,玉刻緣雕今生

這樣巨型的作品,不僅在構圖上需要巧思安排,想要做的好,做的精,更是要在細節上處處要求。整個作品從柴藝揚大師設計之初,到最後完成,整整花了五年時間。

慢工出細活,“大觀園”整個作品,分運用了揚州工藝鏤空雕的表現手法,構圖精巧,雕工精細。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其中一個個飛簷翹腳,一個個山岩奇石,盡現其層次之分明,壯麗與俊秀。箇中人物,更是姿態神妙、靈氣逼人,彷彿書中情景皆在眼前。

「品玉」紅樓一夢千年,玉刻緣雕今生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大觀園”,一直都是人們想象中的地方。想象在舊事,那樣顯赫的家族是如何在其中生活、娛樂的。

「品玉」紅樓一夢千年,玉刻緣雕今生

如今我們不僅能通過文字、影視的方式,去想象思索,更有柴藝揚大師雕刻的玉雕作品,可以讓我們一睹當年“大觀園”的盛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