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單月新增失信人信息逾33萬條 擬75億賣身海航的當當網上榜

原創: 新經濟IP 新經濟e線 今天

“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正成為監管部門著力推動實現的一個目標。


驚人!單月新增失信人信息逾33萬條 擬75億賣身海航的當當網上榜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9月6日上午,國家發改委舉行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專題新聞發佈會,介紹了促進民間投資有關工作的總體情況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相關進展。

當天,國家發改委財金司司長陳洪宛在會上表示,國家發改委會同60多個部門已簽署37個聯合獎懲備忘錄,推動有關部門加快建立紅黑名單及其管理制度。目前已有15個領域出臺了紅黑名單管理制度,已有16個領域發佈了紅黑名單。

近日,國家發改委會同人民銀行印發了《關於對失信主體加強信用監管的通知》,明確了整改、約談、共享、公示、追責、修復等一系列監管制度。

此外,目前國家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具體舉措,梳理相關領域嚴重失信黑名單和重點關注名單等,有針對性地實施治理措施。

新經濟e線獲悉,迄今,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聯通44個部門和所有省區市,歸集各類信用信息超過249億條。

截至2018年8月底,各部門共簽署37個聯合獎懲合作備忘錄。其中,聯合懲戒備忘錄29個、聯合激勵備忘錄5個,既包括聯合激勵又包括聯合懲戒的備忘錄3個。

根據聯合懲戒備忘錄規定,相關部門認定並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送守信紅名單和失信黑名單信息。

令人震驚的是,僅8月份,相關部門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送失信黑名單信息新增336890條,涉及失信主體288833個,其中法人及其他組織77016家,自然人211817人。

其中,8月新增失信被執行人信息295476條,涉及失信主體247542個,其中法人及其他組織36931家,自然人210611人。

9月7日,信用中國網站最新披露了國家發改委發佈的第三批電子商務領域黑名單,涉及企業共100家,包括合同糾紛納入失信被執行人、知識產權侵權企業、涉傳銷企業、失信被執行人仍從事網絡商品交易經營活動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在知識產權侵權和失信被執行人仍從事網絡商品交易活動的兩個黑名單中,北京噹噹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噹噹網)均赫然上榜。

此前,噹噹網從美國退市兩年之後,擬賣身海航系旗下海航科技(600751.SH)曲線迴歸A股。

2018年4月11日,海航科技召開第九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等議案。公司擬以75億元巨資收購俞渝、李國慶等8名交易對方所持有的當當網及北京噹噹各100%股權。

失信黑歷史:75億賣身待考

不過,新經濟e線通過查詢天眼查發現,噹噹網的失信黑歷史可謂是多不勝數。這對正在賣身的當當網而言,莫不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驚人!單月新增失信人信息逾33萬條 擬75億賣身海航的當當網上榜



其中,僅自身風險信息合計多達180條,其中,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45起;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15起;侵害作品發行權糾紛起6起。

今年8月28日,公司曾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而被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以(2018)京0115執7915號文強制執行。

此外,公司投資的當當網信息技術(天津)有限公司也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

2017年11月20日,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作出(2017)粵0104執34695號判決,噹噹網信息技術(天津)有限公司立即停止銷售涉案侵害原告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享有著作權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主角造型之二喜羊羊”美術作品的商品。

有業內專家強調,當前資本市場的失信行為成同樣也成為了監管和嚴打的重點。作為失信被執行人,噹噹網作價75億元的天價收購能否順利通過監管部門的法眼,現在看來,結果並不明朗。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對此表示,“治理老賴既包括傳統老賴行為,也包括資本市場違規等行為。圍繞資本市場亂象整治是這兩年的監管重點,一是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防範金融風險。二是創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形成長效機制。”

事實上,一個是負債率高達85%的傳統企業,一個是風光不再的互聯網電商公司。海航科技此次收購噹噹網已引發監管部門高度關注。

根據海航科技披露的重組預案顯示,本次交易分為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與募集配套資金兩部分。其中,海航科技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俞渝、李國慶等8名交易對象購買標的公司100%的股權,即噹噹網及北京噹噹各100%股權;同時,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40.6億元。

在高達75億元的收購對價中,公司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40.6億元,以現金方式支付34.4億元。購買資產的股票發行價格為6.23元/股。

其重組預案披露,標的公司淨資產賬面價值為3178.93萬元,本次交易預估作價75億元,溢價74.68億元,溢價高達23492.84%。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合併資產負債表中將形成一定金額的商譽,未來存在商譽減值風險,從而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對此,上交所第一時間對公司此次重大資產重組進行了問詢,重點關注標的資產估值合理性、上市公司商譽等問題。

上交所要求海航科技結合本次交易的估值方法,對比標的資產自境外市場私有化的估值,說明標的資產估值的合理性。同時,標的資產評估增值主要依賴未來盈利的情況下,交易對方未進行業績承諾。上交所要求說明未來無法實現評估盈利預測的風險。

不僅如此,噹噹網還負債高企。截至2017年末,噹噹的負債合計近40億元之巨,高達39.82億元。其中,流動負債為39.48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9%。

同樣,作為買家,海航科技財務狀況也並不樂觀。據海航科技2017年年度報告,公司負債總額高達1049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5%。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航科技的貨幣資金餘額為75.2億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19.8億元和290.2億元。對此,公司年報也被註冊會計師出具了“非標準審計報告”。

截至今年中期,海航科技已出現虧損。報告期內,公司雖然實現營業收入高達1501.5億元,但實現歸母淨利潤卻為-83.00萬元,同比降幅為103.34%。

而且,從最新進展來看,上述天價收購進展並不順利。6月1日,海航科技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上交所出具的二次問詢函,要求公司在6 月 6 日之前,針對《二次問詢函》所述問題書面回覆上交所,並對重大資產重組預案作相應修改。

9月6日,海航科技發佈公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正組織中介機構及相關方對《二次問詢函》涉及的部分問題進行逐項落實和進一步完善,預計相關工作無法於 2018 年 9 月 5 日前完成。公司預計於 2018 年 9 月 12 日前回復。

P2P惡意逃廢債:圍堵失信人

此外,作為失信高危領域,2018年6月以來,P2P行業爆發了一系列風險事件。無疑,爆雷潮的出現,與整個行業所面對的信用環境息息相關。


驚人!單月新增失信人信息逾33萬條 擬75億賣身海航的當當網上榜



此前,P2P行業處於灰色地帶,未被納入國家整體金融體系,也沒有接入央行徵信,這導致借款人有可能出現惡意逃廢債的情況,平臺卻缺乏有效的制約手段。

伴隨P2P風險頻發,部分借款人藉機惡意逃廢債、逾期不還款,等待P2P平臺資金鍊斷裂倒閉,從而逃脫還款義務。這些逃廢債行為又在一定程度上惡化了資產質量,加劇了P2P平臺的風險爆發,就此陷入惡性循環。

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出現逃廢債行為的部分原因是因為P2P平臺沒有納入徵信系統,有些債務人就‘肆無忌憚’地違約。因為沒有納入徵信系統,就沒有制約和懲罰,逃廢債並不會帶來什麼後果。所以,逃廢債的根本就是徵信體系沒有建立起來。”

不過,這一局面已引起各方高度關注,並行動起來。當前,包括機構、協會、監管正協同發力,各方圍堵P2P惡意逃廢債失信人。

此前,在應對網貸風險九項工作安排及十項舉措中,監管已明確指出將加大對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打擊力度,以加快網貸行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8月8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為嚴厲打擊借款人的惡意逃廢債行為,要求各地根據前期掌握的信息,上報借本次風險事件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

下一步,全國整治辦將協調徵信管理部門將上述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對相關逃廢債行為人形成制約。

據新京報報道稱,在《通知》下發後,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地方報送信息已經達到了百萬條以上的量級。

與此同時,北、上、廣、深等地互金協會也在集體呼籲打擊借款人失信行為。

7月27日,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於下架計劃類理財產品及打擊逃廢債行為的通知》。

為嚴厲打擊惡意逾期行為,廣州互金協會一是呼籲各網貸機構及時將逾期借款人報送各類徵信機構,形成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增加違約成本;二是對逾期項目,必要時應採取仲裁、起訴等法律行動對逾期借款人進行追收。

為落實監管要求,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部分網貸行業機構代表和專業服務機構代表於8 月9日在北京共同簽署《北京市網貸行業共建社會信用體系聯合聲明》,於8 月11 日在北京成立共建社會信用體系聯盟,並召開第一次閉門研討會,共商共建社會信用體系的各項具體措施。

8月9日,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了《關於督促P2P平臺借款人積極履行還款義務的通告》,公佈了9名會員單位借款人逾期相關信息。深圳互金協會表示,無論P2P平臺是否正常運營或是暫停營業、清盤退出、經偵立案,合法的債權債務關係均受到法律保護,請借款人積極履行還款義務。

8月27日,為規範網貸行業失信信息管理,加強對惡意逃廢債等失信行為的約束和打擊,推動網貸行業誠信體系建設,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發布關於《上海市網貸行業失信信息錄入規則(試行)》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屆時,協會將根據網貸機構提供的惡意逃廢債等失信信息,彙集後報道並錄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

另據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9月3日在信用中國網站發佈的8月份新增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公示及公告情況說明,當月新增涉金融嚴重失信人399家,其中法人及其他組織231家,自然人168人。

而一旦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失信人的融資等行為將受到限制。依據《關於對涉金融嚴重失信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發改財金〔2017〕454號),有關部門將對涉金融嚴重失信人實施限制設立融資性擔保公司、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限制發行企業債券及公開發行公司債券,限制取得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資質,限制獲得認證證書等懲戒措施。

新型市場監管機制:信用監管

不可否認,當前,部分地區、部分領域失信現象比較普遍,且高發頻發的態勢未能得到根本性遏制,嚴重影響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驚人!單月新增失信人信息逾33萬條 擬75億賣身海航的當當網上榜



新經濟e線獲悉,基於此,國家正加快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關鍵在加強對失信主體的信用監管。

一方面要促使失信主體加快整改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修復自身信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失信成本,引導各類主體依法誠信經營,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

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加快化解存量失信行為的社會影響,建立防範和減少增量失信行為發生的長效機制,實現標本兼治,全面增強市場監管能力,增進各類主體誠信意識,提升全社會誠信水平。

8月2日,國家發改委會同人民銀行印發了《關於對失信主體加強信用監管的通知》(下稱《監管通知》)。《監管通知》就此明確提出了20條舉措。

其中,《監管通知》明確完善失信信息共享制度。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基礎,依託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地方各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整合各地區、各部門、各領域失信信息,記於同一主體名下,建立完整的主體信用檔案。

國家和地方各級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要將歸集整合後的信用信息與各級政府部門和參與聯合懲戒的實施單位充分共享,為跨地區、跨部門協同監管、聯合懲戒提供支撐。

《監管通知》要求健全失信信息定向推送制度。各省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單位要將失信主體相關信息,按失信聯合懲戒措施分別推送給相關實施單位,按地區分別推送給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對依法不能公開的失信主體名單信息,通報當事人所在單位或其相關主管部門依法依紀處理。

《監管通知》強調,完善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各省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單位參考國家有關部門簽署的失信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制定區域性失信聯合懲戒措施清單,推動相關部門將查詢信用信息、限制約束失信主體嵌入行政管理、公共服務的工作流程。

國家和地方各級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要依託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開發失信聯合懲戒子系統,實現失信聯合懲戒發起—響應—反饋的自動化,及時歸集上報失信聯合懲戒案例。

在認真落實各項行政性懲戒措施的同時,要依法依規將失信信息與行業協會商會、信用服務機構、金融機構、新聞媒體等充分共享,推動市場性、行業性、社會性懲戒措施落實落地,加快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大格局。

8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第六批涉金融領域黑名單,共計400條,分別包括嚴重債務失信人、非法集資(自然人)、非法集資(企業)、其他嚴重違法名單(企業)、其他嚴重違法名單(自然人)、嚴重失信 PEVC 企業。

對此,在9月6日國家發改委舉行的專題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嚴鵬程表示,國家發改委將強化信用信息歸集整合應用,降低投資信用風險。

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不斷加強對各部門各地方信用信息的歸集整合,打通“數據孤島”,並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將可公開信息向社會公示,提供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詢服務,為民間投資決策、市場交易等經濟活動判別信用風險等提供信息參考。

此外,健全信用聯合獎懲機制,增進市場主體誠實守信,淨化民間投資環境。繼續推進信用聯合獎懲機制覆蓋更多重點領域。通過建立紅黑名單及其管理辦法,對危害民間投資環境的嚴重違法失信行為進行約束懲戒,對守信主體提供投資便利和權益保障,大幅提高守信收益和失信成本。


新經濟e線公眾號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搜狐號、大魚號平臺、百度百家、大風號、企鵝號、網易號、和訊名家、螞蟻財富社區等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