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價格被動上調,誰是幕後推手

磷肥价格被动上调,谁是幕后推手

2018年初湖北宜昌磷礦石限採計劃1000萬噸消息傳出,加上當地推動黃柏河生態保護的決策,湖北磷礦石炒漲氛圍濃厚。時至當下,該省新近出臺了兩項措施,使得湖北磷礦石漲價預期將被做實。這兩項措施包括:一是宜昌市重新核定後期產銷對接合同,自8月15日起暫停發放磷礦石準運票證;二是當地“治超”力度加大,運費開始漲價。

8月22日,遠安縣磷礦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辦公室召開會議,會議傳達了宜昌市磷化辦《關於重新核定後期產銷對接合同的通知》。該通知要求,自8月15日起暫停發放磷礦石準運票證,要求磷礦開採企業、對接的磷化工企業同時到市磷化辦對後期產銷對接合同重新核定簽字認可,或者重新簽訂對接合同,方能繼續發放準運票證。產銷對接要求是:磷礦開採企業只能與宜昌市內的磷化工企業對接,遠安縣內的磷礦企業要優先與縣內磷化工企業對接。這也意味著外省磷化工企業要麼提前“入冬”,要麼被動接受漲價。

隨著城鎮化建設推進和旅遊資源開了發利用,宜昌道路建設和“治超”力度加大,磷礦石運費先漲價。針對神農架地區磷礦石貨運車輛,雙橋核定載重由22噸調整為18噸,三橋核定載重由28噸調整為25噸,四橋核定載重由38噸調整為31噸。

油價上漲,限載量下調,貨運司機紛紛要求提高運費。據悉,目前神農架至峽口磷礦石運費每噸已上調17元。有消息稱,興山、遠安、夷陵區也將採取此項“治超”措施。運費漲價後,這部分費用最終將由磷化工企業買單。

2017年底磷礦石漲價的直接導火索是主產地雲南、貴州、四川、湖北4省因環保壓力、自然保護區保護、減產限產等帶來供應缺口。我國磷礦石年產量也於2017年首次出現拐點,同比下降。隨著環保高壓和磷礦石限產減產深入,磷礦石上揚行情於當年11月啟動,第一輪漲價從貴州調價50元(噸價,下同)開始,湖北宜昌發起了第二輪漲價,漲幅50元。

磷礦石價格上漲最直接的推動因素是供給收縮,而深層次原因在於磷礦石的價值逐漸迴歸。磷礦石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其未來稀缺性不弱於稀土,在管理趨嚴的背景下,磷礦石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宜昌已出臺磷產業發展總體規劃,關停15萬噸/年以下的磷礦山,50萬噸/年以下的磷礦山到期將不再續,並連續3年對磷礦石限產。自2017年10月以來,宜昌磷礦山大面積停產,2017年產量較上年度下降100萬噸。2018年計劃總產量控制在1000萬噸。2016年和2017年產量分別為1400萬噸和1300萬噸。不過,目前除湖北宜昌外,其他省市未制定量化減產目標。

從理論上來看,目前各礦山2018年開採計劃指標基本接近尾聲,預計10月份將停止開採,明年3月底陸續恢復開採。這意味著湖北磷礦石供應將出現5~6個月的空檔期。

筆者認為,一方面,磷礦石被國務院批覆認定為戰略性礦產,國家對磷礦石開採管制將是長期的。集約開採利用,磷礦石供應緊張將成為常態。另一方面,由於下游肥料市場低迷,原料價格上漲存在變數,但肥料需求是剛性的,供應缺口增大,必然推動磷礦石價格上行。

...............................................

本文系農資導報微信官方訂閱號獨家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