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食物不能吃嗎?爲什麼?

慕俊情康


網絡上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叫“隔夜菜不能吃”,無論是葷菜還是素菜,是否有放入冰箱中保存,只要是隔夜了,食物中的亞硝酸鹽就會嚴重超標,食用就有致癌的風險。這個說法導致了很多人對隔夜菜的態度是“談之色變”,到底吃了隔夜食物是否真的對我們的身體有壞處呢?

首先從大多數人關注的致癌物質亞硝酸鹽來分析。我國對於食物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的國家標準分別為肉類3 mg/kg,蔬菜4 mg/kg。

實驗測定了白菜、胡蘿蔔和牛肉三種隔夜菜分別在12、24、48h時所含的亞硝酸鹽總量。從實驗結果表1可以看出,三種隔夜菜的亞硝酸鹽含量均遠小於國家標準,而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會隨著保存時間增加逐步增加,冷藏條件下的隔夜菜的亞硝酸鹽含量低於常溫下保存的。[1] 所以,冷藏後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並不會引起健康風險。


既然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不足以有致癌的風險,那麼為什麼還會提倡人們少吃隔夜菜呢?這是因為經過一夜的放置後,隔夜菜的營養價值有所下降,並且容易滋生細菌、黴菌等微生物,導致人們食用後患上食源性疾病。


只要把做好的蔬菜和肉類趁熱封裝,快速放入冰箱進行冷藏,食用前進行徹底加熱,沒有變質的隔夜菜是可以安心食用的。

參考文獻:

[1] 呂元楷. 隔夜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及分析[J]. 食品安全導刊, 2017(15):151-152.


超哥話食


隔夜的蔬菜類食物,儘量少吃,特別是十字花科的蔬菜,經過一夜的細菌繁殖,形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體內合成亞硝酸胺,是致癌物質。

十字花科的蔬菜都有哪些呢?

大白菜,油菜,捲心菜,蘿蔔,西蘭花,菜花,青梗散花,等。

肉類食物,隔夜的,如果沒有變質,是可以食用的。

正巧,肉類價格相對於蔬菜價格高一些,扔了心裡也不心疼。


一青年吹牛


誰說隔夜食物就不能吃了?是變質、汙染的不能吃,不是隔不隔夜的事!吃新鮮食物也有中毒的,新鮮的也不能吃?真是胡說八道!


南國鄉村


這個個人覺得要分哪種食物,一般包裝的麵包這類的具有一定保質期的可以食用,但這類食物需要保持乾燥之類的條件,同時有些食物會因天氣變化而產生不同的情況,可能會對人體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但並非所有食物都是這樣,所以選擇適時食用,謹慎食用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