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村莊志」老家「歡口」,原來就是微山湖邊上的一張漁網……

從歡口的由來看微山湖的盈縮變遷

歡口是位於豐縣縣城東北四十餘里的一個歷史重鎮,為蘇魯兩省的豐、沛、魚三縣相交之衝。它既是當今豐縣行政區劃的鎮治所,亦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經貿集鎮。

明代以來就有“歡口、臺上(停靈臺集)、谷亭、南陽”四大集市的名望。現在的歡口鎮下轄27個行政村、127個自然村,全鎮人口10萬餘人,鎮區4萬餘人,是豐縣現行14個鎮中較大的鄉鎮之一。

歡口之名的由來源於“羉口”二字。“羉” (luán鸞,本是捕野豬的網,當地漁人用之,俗稱之為huān)是當地一種簡易的捕魚工具,成體低廉,簡便易行,適於在淺水區或沼澤中放置捉魚。

至少在明代之前,歡口一帶均是微山湖外延的水澤之濱,遼闊的水澤在盛水時可漫延至豐縣城北門外的北大澤,即當年劉邦之父兄在城外墾荒種地的龍霧橋一帶。

如同豐西澤、豐北澤、沛澤、菏澤、雷澤、濮陽、湖陸、魚臺、鉅野、汶上、梁山泊、呂梁洪、泗洪等等近水的地名一樣,歡口之地名的由來就是因為這裡曾是人們經常下“羉”捕魚的湖岸,才得此極具地域特色的通俗之名。

(為了閱讀方便,史學家考證的經過在此略去,若有興趣,關注豐縣官網,在固定欄目中閱讀學者版的歡口之由來)

「豐縣村莊志」老家“歡口”,原來就是微山湖邊上的一張漁網……


現在的歡口究竟形成於何時,已無從考究,從一些姓氏的家譜中,也只能籠統的看到“從明代遷徙至此落戶”的簡單記述,均沒有確切的時間表。處於顛沛流離中的人們,也無法確切記述其來祖的始末,很多家譜都是後來始修,根本說不清其原始狀況,所以只能是人云亦云的記述為“明朝來豐”,甚至更多的是歸結於“來自山西洪洞老鴰窩人”,這都是不確切的說法而已。

從現在可查的豐縣史料中,只有修於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的《豐縣志》記錄有永安裡歡口集的存在。按當時豐縣的行政區劃,設置有四鄉十九里,歡口集屬於第四鄉永安裡,另有賀堌集、黃家店等地。

但在明·嘉靖初年,已有歡口東北之孫集的孫雙橋獲進士頭銜;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六月,因有盜匪騷擾,歡口已開始內設寨柵、外挖壕溝以防匪盜入侵;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三月,由霍勵衷等人倡儀,在歡口寨柵南側捐資修路,東西長66步,寬3.5步,併為之立“義路通行碑”以頌其德:“古豐東北四十里許羉口鎮,其來久矣。南有東西大路,以通商賈”。

這都說明此時的歡口已是較為繁華的集鎮所在,加之後來清·嘉慶年間所建的火神廟、道光年間所建的玉皇閣、觀音堂、泰山奶奶廟等歷史建築,可見歡口的建設規模已是頗為壯觀;同時也說明,自宋、元之後歡口一帶的水域在逐步退縮,枯水季節漸漸涸為陸地,加之明初移民政策的實施,移民墾荒促進了歡口地區的農業發展和經濟繁榮,迅速成為豐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正是因為歡口地區的沼澤條件,退水後的土壤十分肥沃優良,遠勝於豐縣城南的黃泛區地質,幾百年後的今天仍然擁有良好的土壤條件,為這裡的人民奠定了豐衣足食的天賜優勢,無論是種植水稻、小麥、大豆、玉米等農耕作物或其它養殖作物,縱橫交錯的豐富水系和優良的土壤條件都造就了這裡成為天然的魚米之鄉。物阜民豐,地靈人傑。

自歡口有史料記載以來,以科第出身的人物即以蔚為大觀,在明代有進士1人,貢生4人,庠生25人;清代有進士8人,舉人4人,貢生13人,廩生4人,增生9人,庠生76人。

其中,明代嘉靖初年的進士是家居孫集的孫雙橋;清代進士有溫寨的溫書升(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霍莊的霍本紅,陳大莊的陳翼堂、陳瑜,單樓的劉金鎮、劉援,大顧莊的顧維楫,以及劉大營的武進士高維元;清代舉人有水坑涯的張光照,司堂的司朝棟,董堂的董寅,郭莊的董存剛等;近現代的成名人物更有劉導生、張醒、劉靜君(劉仁)、趙坤、王耀華、陳正立、史先坤、劉修禮、孫紹祖、董正愛、董操、董鐸、鄧桂生、霍旭東、張健、董心朗、高閣臣等等,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建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編後記

歡口名人錄,等你來完善。歡迎讀者諸君提供資料。《明朝時期歡口科第人才榜》

明科第名稱

姓 名

住 址

明科第名稱

姓 名

住 址

進 士

孫雙橋

孫 集

庠 生

劉 熙

劉大莊

貢 生

常國祥

常 莊

劉 臣

單 樓

董 冕

董 堂

霍懋學

霍 莊

董漢儒

董 堂

閆惟中

閆吳莊

劉 演

劉大營

閆 楊

閆吳莊

庠 生

常克勤

常 莊

閆 梅

閆吳莊

常 柏

常 莊

劉久濤

後大營

常文熠

常 莊

劉久思

後大營

常 誠

常 莊

劉慶餘

後大營

彭雨巨

彭 莊

常維精

常 莊

彭昌晏

彭 莊

常 炬

常 莊

董鳴鳳

董 堂

常 格

常 莊

劉 沼

劉大莊

霍勵衷

歡 口

劉 溪

單 樓

司復吾

歡 口

劉 梯

單 樓

劉念山

歡 口

《清朝時期歡口科第人才榜》

清科第名稱

姓 名

住 址

清科第名稱

姓 名

住 址

進 士

溫書升

溫 寨

增 生

劉品一

歡 口

霍本紅

霍 莊

吳秉慧

吳 莊

陳翼堂

陳大莊

劉劍光

單 樓

陳 瑜

陳大莊

魏端毅

魏 莊

劉金鎮

單 樓

董正關

葦子園

劉 授

單 樓

庠 生

常澄瀛

常 莊

顧維楫

大顧莊

常方漪

常 莊

高維元

後大營

常 雲

常 莊

舉 人

張光照

水坑涯

常萬春

常 莊

司朝棟

司 堂

常方正

常 莊

董 寅

董 堂

常懷方

常 莊

董存剛

郭 莊

常懷道

常 莊

貢 生

李蔭苓

李 莊

常懷賢

常 莊

清科第名稱

姓 名

住 址

清科第名稱

姓 名

住 址

常學歐

常 莊

常懷新

常 莊

常學斌

常 莊

常仁潤

常 莊

常丕良

常 莊

常仁存

常 莊

董尚升

董 堂

孫紹康

孫 集

董貞吉

董 堂

杜貞一

燕 莊

董 經

董 堂

黃元一

唐 莊

霍化龍

霍 莊

霍運安

霍 莊

劉伯昭

楊 莊

陳朝棟

陳大莊

高 倫

後大營

陳有敬

陳大莊

董 珍

董 堂

陳貫一

陳大莊

顧 奎

大顧莊

趙 睿

趙 莊

劉 愚

單 樓

李蔭峨

李 莊

廩 生

郭實清

歡 口

霍運昌

霍 莊

劉春古

單 樓

庠 生

霍運達

霍 莊

廩 生

顧大成

大顧莊

霍敬仁

霍 莊

廩 生

孫紹祖

蕭 莊

陳 壁

陳大莊

增 生

常士超

常 莊

蕭魁修

蕭 埝

常丕承

常 莊

常若丕

常 莊

常丕壯

常 莊

常方昌

常 莊

董中墀

董 儲

常方苞

常 莊

續表

清科第名稱

姓 名

住 址

清科第名稱

姓 名

住 址

庠 生

常 翹

常 莊

庠 生

陳克己

陳大莊

常懷忠

常 莊

陳 壎

陳大莊

常若培

常 莊

陳 樞

陳大莊

劉爾籌

前大營

陳 滌

陳大莊

劉爾翰

前大營

陳 犀

陳大莊

劉爾據

前大營

陳大坊

陳小莊

魏鎰晰

魏 莊

陳傳道

陳小莊

顧心芳

大顧莊

陳志廣

陳小莊

董正品

葦子園

陳志高

陳小莊

董 彩

董 堂

陳 格

陳小莊

董景實

董 堂

董南邦

董 堂

董 彪

董 堂

董帝欽

董 堂

董三異

董 堂

董賓衛

董 堂

董去竟

董 堂

董 洛

董 堂

董其善

董 堂

董 楠

董 堂

董向榮

董 堂

董存文

董 堂

霍深仁

霍 莊

霍慈普

霍 莊

霍顯文

霍 莊

魏介藩

魏 莊

劉德昌

葦子園

吳毓莆

吳 莊

孫芸修

孫 莊

鄧又新

鄧 莊

鄧維新

鄧 莊

高凌川

後大營

高冀臣

後大營

陳拔伍

陳大莊

劉九思

前大營

劉觀澄

單 樓

劉松晚

單 樓

陳庭儀

陳大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