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場上,四五斤的兵器實戰中已經算比較重了,幾百斤的不存在

演義評書中幾十斤幾百斤重的兵器當然是胡扯,實際古代戰場上使用的兵器三四斤重才算是比較正常的。

明代名將戚繼光寫的兵書《練兵實紀》中,記載了不少實際戰場使用的兵器,給大家介紹一些,可以對古代戰場所用兵器的重量有點了解。

古代戰場上,四五斤的兵器實戰中已經算比較重了,幾百斤的不存在

(戚繼光兵書中的長槍)

上圖為戰爭中使用的長槍,重三斤。這裡的斤是明代的斤,一斤相當於現在的590克,三斤相當於現在1770克,摺合現在的三斤五兩多。

長槍重大約三斤五兩。

古代戰場上,四五斤的兵器實戰中已經算比較重了,幾百斤的不存在

(戚繼光兵書中的大棒)

上圖為戰場中使用的大棒,主要是對付甲冑齊全的對手,作為重武器用來破甲,是戰場上使用的比較重的武器。大棒重三斤八兩,換算成現代單位是2065克,四斤一兩多一點。

四斤多的兵器在古代戰場上已經算比較重的。

古代戰場上,四五斤的兵器實戰中已經算比較重了,幾百斤的不存在

(戚繼光兵書中的腰刀)

上圖中的腰刀就更輕了,重一斤十兩,摺合成現代單位是約959克,一斤九兩多。

比較輕便的腰刀只有兩斤左右。

上面所說的兵器都是在實際作戰中的使用的兵器,平時用來作為鍛鍊器械的兵器可能會重得多。明朝後期名將在薩爾滸之戰中殉國的劉綎,就使用重一百二十多斤的鑌鐵刀,能在馬上輪轉如飛。這種兵器顯然是作為鍛鍊器械使用,不可能在實際作戰中用,作用類似於現代健身房的槓鈴之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