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研學基地——月球-火星農場植物選育中心向陽花基地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航天科技是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高科技類別,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國防力量的重要標誌。中國60年的航天事業發展成就輝煌,航天技術為推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研學旅行中的熱門產品,航天研學在培養科技創新能力、樹立大國自信等方面具有著無可替代的深遠意義。“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通過航天研學,不但能讓孩子們瞭解航天產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對我國的生產生活的推動,同時也能拓展他們的無限想象力、增強求學積極性和國防意識、堅定報效祖國為民造福的信念。

航天研學基地——月球-火星農場植物選育中心向陽花基地

鑑於航天研學對於課程的內容、師資、場地等要求很高,目前,軟硬件設施相對較完善、能達成“知行合一”的教育成果的航天研學基地屈指可數,而月球-火星農場植物選育中心向陽花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即為其一。

基地是四川國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指定的包括航天研學在內的各類拓展培訓的大本營,佔地1500餘畝,各類建築、設施面積10多萬平方米,是四川第一家以介紹中國航天發展歷程的航天科普研學基地,也是西南第一家集展覽展示、航天研學、航天農業體驗、觀光、採摘為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基地。

現已向社會開放的航天1號館每年都要接待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研學團隊。基地擁有一支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學服務團隊,來自中科院的專家顧問和專業講師,依託大邑基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等豐厚的資源,面向西南及全國、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素質人群量身設計航天研學教程,力爭實現素質教育的全體性、基礎性、發展性、全面性及未來性。

航天研學基地——月球-火星農場植物選育中心向陽花基地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是要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設施多樣的戶外CS野戰場能夠滿足軍事拓展、單位及學校軍訓的多種要求。基地特聘請了一批技術硬、本領強、控場能力高、應急能力果敢的專業教練為培訓保駕護航。

門前緩緩流過的斜江和背後的道教聖地鶴鳴山,是基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資源;附近的劉氏莊園作為全國聞名的舊社會的一個縮影,是開展黨性教育和紅色文化教育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走進建川博物館,“傳承的不僅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份中國人民獨有的國家情懷。”……

作為成都市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實踐教學基地和大邑農業應用技術推廣培訓中心,基地在太空南瓜的培植推廣上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品種繁多、造型各異、色彩繽紛的太空南瓜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同時,也為中國農業的轉型及未來的發展注入了更多活力和信心。

除了太空南瓜,基地還建有太空蔬菜、藥材、多肉等多種植物的培育實驗室。

結合“有機、綠色”的資源與發展宗旨,基地今年新增設了螢火蟲培育項目,由臺灣著名的螢火蟲專家坐鎮,可望成為今後的一個亮眼項目。

此外,基地的鴕鳥園和孔雀園等也小有規模,在生態養殖、綠化環保等方面具有積極的參觀學習意義。包括正在規劃中的蝴蝶叢林,都是小遊客的興趣點。

一河之隔,是大型的傳統農耕文化體驗區。這裡是周邊地市中小學春遊、秋遊經常光顧的地方:春天插秧育蠶,夏天摸魚戲水,秋天下地採摘甜度18的葡萄,冬季入棚品嚐雪山水養育出的新鮮草莓……什麼是“有機”?什麼叫“高品質生活”?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究竟應該是個什麼樣子?基地將會為你一一解答。

基地兼具培訓與食宿“一條龍”服務功能。中式餐廳一次性可容納五百人就餐;基地內供的綠色食材既能吃出小時候的味道,也能吃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自帶露臺與庭院的住宿環境讓人“賓至如歸”;今年的太空艙住宿與體驗自推出以來,大受歡迎,從一個側面向人們展示了航天科技對民生福祉的貢獻。

2017年12月,基地通過了成都市教育局與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的雙重審核,成功入選“成都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實踐基地”名錄。

2018年5月31日,中科院未來科學家培養計劃委員會主任李泉生教授蒞臨四川國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指導“航天航空研學”工作期間,參觀了基地,對基地現有的軟硬件教育資源以及建設中的項目給予了肯定,高度評價了公司長期以來致力於航天研學所取得的成績,並代表中國航天素質教育研究院與國洲文化現場簽署了航天主題研學招生授權協議。

航天研學基地——月球-火星農場植物選育中心向陽花基地

一系列榮譽是對既往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期許。我們有理由相信,月球-火星農場植物選育中心向陽花基地的明天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