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條山騾馬古道:隱藏山林的商旅繁華

中條山騾馬古道:隱藏山林的商旅繁華

東峪美麗風景

在運城鹽池這兒翻越中條山,有一條通往平陸、河南的虞坂運鹽古道,而在永濟市虞鄉鎮黃家窯村的中條山中,則有一條通往芮城的騾馬古道。

老人傳說:東峪原是運糧古道

一天,我和幾位朋友相約,到家鄉黃家窯村的東峪遊玩。在東峪口的碾麥場邊,遇見村裡兩位老人。聽說我們要進東峪遊玩,其中的閆宏娃老人對我說:“咱村這東峪,在以前是一條騾馬道,每年麥收後到種麥前,這多半年時間,山南的人(芮城人)就趕著騾馬隊伍,成群結隊地馱著糧食,翻過中條山,要趕到虞鄉城集會上。”一旁的蘭致祥老師聽了,接著說道:“人家那邊糧食多,咱這邊還不夠吃哩,馱糧食的騾馬,來往不斷,穿行在山道上,鈴鐺聲,遠遠地就能聽到。”

這東峪,以前是一條騾馬古道,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那麼這條騾馬古道是如何形成的呢?

蘭老師見我好奇,就對我介紹:“你看,從永濟韓陽到運城解州之間,數咱村這條峪翻一下橫嶺,就能夠直通山南,其他的山峪都要翻幾座山。山南有多餘糧食要賣到這邊,回去再買些鹽、煤、雜貨,運回山南,先是人擔著東西,後來就用騾馬馱,這樣慢慢地就有了這騾馬古道。”

年近八旬的閆宏娃老人說:“以前聽大人說,當年趙匡胤率領部下去方山練兵,就是從咱這條峪走的,水庫後邊還留下了上馬石。趙匡胤是宋朝的皇帝,到現在總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咱這條峪裡頭,山南人跑得多,後來咱村的、虞鄉的,遠的還有解州、臨晉、趙伊的,都知道翻山做生意。人來人往的多了,走虞鄉的小路邊上,建有茶房,供人喝水歇腳。在東峪口有龍王廟、藥王廟、觀音殿、茶房,水庫邊上有山神廟,三岔、龍頭、七岔、十谷莊,都有歇腳點,高岔有娘娘廟、茶房。以前人建廟供奉神仙,就是為了保佑人們出行平安。”蘭老師說。

遠望著蜿蜒起伏的中條山,邁步走在了曾經的騾馬古道上。

碰巧有村民李唐娃上山,我們就一路同行。路上,68歲的李唐娃告訴我,他家以前在山上的高岔,住窯洞,種山莊稼。他小時候就親眼見到山南人,牽著騾馬馱運糧食,半夜就能聽到鈴鐺響。虞鄉過去是縣城,有個大的糧市,山南的糧食運過來,一斤能頂二斤,利大,販糧食的人就多。

中條山騾馬古道:隱藏山林的商旅繁華

東峪水庫

實地探訪:十多公里山路景色宜人

村民的說法,引起了我們的極大興趣,我們就沿著山谷,一直往上走。

東峪澗灘內,佈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一條平緩而上的小道,順著山溝走勢通向山裡。兩側的山坡上,長滿了柏樹和其他林木。很快,我們就來到了東峪水庫邊,庫水清澈,映照青山綠樹。過了水庫,嘩嘩的溪水流淌在山谷中,進山的道路就成一條窄窄的羊腸小道。

沿途的風景如畫,走過十谷莊、大水潭,走到高岔口,我們繼續前行,攀登1500多米高的橫嶺,再下坡到了芮城地界,看到了方山的進山大門。我們徒步走了十多公里山路,親身體驗了當年的騾馬古道。

這條騾馬古道,是藉助東峪自然的山谷條件形成的。這裡東南有著名的五老峰,西南有雄偉的百梯山,村子在中條山北側,屬於永濟市虞鄉鎮,而中條山的南側屬於芮城縣大王鎮後坪村。

村裡的東峪,在經千萬年的雨水沖刷、洪水作用,自橫嶺向北,自然形成了一條幽深狹長的峽谷,彎彎曲曲,直通村裡,長十餘公里。在橫嶺南側,也形成了多條稍淺的山谷,向下匯聚成小溪,流向下方。在山谷邊的高地上,有後坪村、前坪村等村莊,這裡距橫嶺只有4公里。山的南坡,較為平緩,形成了黃土塬地,具有較大面積的耕地,物產豐富,糧食產量充足。但因當地南有黃河阻擋,北有中條山,交通不便。

中條山騾馬古道:隱藏山林的商旅繁華

中條山騾馬古道示意圖 上北下南

中條山橫亙東西,阻隔了南北往來,但地處大山腳下的人們,經常上山打柴、挖藥材,在山中尋找食物、山貨,來接濟生活。

因為南北面自然條件的差異,人們在生活中,就有物物交換的必要。山南人有糧食,但缺少一些生活用品,如食鹽、布匹等,就馱著糧食、土產、毛皮、中藥材等翻山過來,上集趕會。村裡的人,還有北邊的人、經商的人,也會帶著物資,翻山到山南去。

而東峪這條山谷,則成了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一是它比較平緩,只需翻越一道山樑。二是線路比較便捷,兩地都可從中受益。三是它位置居中,東邊解州到西邊的韓陽之間,近50公里,就數這條路好走。

行走在這條道上,一是用肩挑,二是用騾馬馱運。選擇人挑,十多公里路,還要翻山越嶺,比較累,最後人們就多數選擇用騾馬馱運。這樣,時間一長,南北過往的客商,便逐漸形成了中條山的騾馬古道。

古建遺存:古碑茶社舊址記錄盛景

往來客商增多,沿途就需要提供吃飯、歇息的地方,這樣就有了茶房。沿途共有四處茶房:村北、東澗、槐溝,另一處在芮城後坪峪口,叫“河東萬富茶社”。

中條山騾馬古道:隱藏山林的商旅繁華

芮城大王后坪村山谷

萬富茶社尚有遺址,院牆方石壘砌,地鋪方石,佔地四分半,且有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的石碑,其意為:茶社位於唐靖道院東,前為東通虞鄉、解州、西連蒲城的騾馬古道,因路人絡繹不絕,澗水溪流,蒼綠沁脾,避風向陽,商機無限,故芮城大王鎮大陽村人鹽運富商關懷良,在此還願祝福世人,於道院北側建茶社一座,採山中黃芩、山菊、條參、銀杏等為茶,供路人歇息消困、解渴潤體、賞景悅目。

這塊石碑,距今251年,它記載了當年騾馬古道上客商往來、繁榮熱鬧的景象。

在後坪村靖道院遺址處,曾有一塊石碑《中條山靖院道堂碑銘》,記述了唐朝虢州刺史王顏以官俸在家鄉中條山捐修靖道院,重建泰明觀之事。碑文中記載,靖道院右方巖左五峰,以北10公里有泰明觀。從這裡可以看出,在唐代,這條山谷曾是古人尋仙求道的幽徑,在東峪口左側上廟地曾建有泰明觀。

在黃家窯村,也有一塊石碑,是清乾隆六年的《佛菩薩移修碑記》。據石碑記載,在山谷裡的高峪岔,曾建有一座佛菩薩廟。而當這座廟宇年久失修時,又是四方香客、來往客商,集資捐款,將廟中的三尊菩薩,移至村南的峪口東澗茶房觀音殿內。

從這三塊石碑上的記述,可以看出這條騾馬古道,已有一兩千年曆史。它不僅繁榮了兩地的經濟,也讓兩地文化得到交流,同時在軍事上,也有重要作用。中條山阻隔了南北,但騾馬古道的形成,有效地方便了大山南北的通行。在方山,就一直有宋朝皇帝趙匡胤當年帶兵習武的傳說,而騾馬古道,則是趙匡胤領兵進入方山的必經之路。在村裡的山神廟後面,還曾有趙匡胤的上馬石。上馬石上,刻有一個反寫的“馬”字。在抗日戰爭期間,這條騾馬古道依然是中條山抗戰的重要通道。

黃家窯,一座有著豐富歷史蘊涵的小山村,地處騾馬古道的要衝,見證了古道的繁榮和沒落:騾馬古道是人們逐漸行走形成的,興盛於明清時期,新中國成立後人們安於農業生產,逐漸淡出,到改革開放後,道路發展迅速,古道慢慢沒了人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