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這53.5萬元,西寧這對夫婦竟然這麼幹!

“我是省公安廳工作人員,我的丈夫是某銀行青海省分行行長,我們可以幫你辦理大額貸款。”這是董亞珍向受害人張海英的承諾。張海英信以為真,前後陸陸續續籌集了53.5萬元送到了董亞珍和他丈夫手上。但令張海英沒想到的是,她遇到的是兩個騙子,她的錢就這樣打了水漂……


為了這53.5萬元,西寧這對夫婦竟然這麼幹!


(網絡配圖)

遇見

2017年12月2日,張海英因網上購物被騙,來到西寧市公安局城西分局經偵大隊報案時,正巧碰上陪朋友來報案的自稱省公安廳工作人員的董亞珍。閒暇之際,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聊起了天,張海英覺得和董亞珍聊得很投機,於是,二人加了微信。

此後,張海英一直通過微信和董亞珍保持著聯繫。有一天,她邀請董亞珍和她丈夫李玉剛吃飯。席間,董亞珍告訴張海英,她丈夫李玉剛是某銀行青海省分行行長,能夠通過內部渠道幫張海英貸大額貸款,總共可以貸150萬元至300萬元。但是,貸款時銀行賬戶必須要出50萬元保證金,還有一些打點費。張海英正好想承包一個茶園,正愁手頭沒錢,她感覺遇到了“貴人”。

回家和丈夫商量了後,二人決定動用董亞珍丈夫貸款承包茶園。

被騙

今年1月16日,張海英和丈夫帶著5萬元現金到董亞珍家登門拜訪。當日,董亞珍和李玉剛都在家中,張海英夫婦就把5萬元現金給了李玉剛,李玉剛說這5萬元遠遠不夠,貸款時銀行賬戶裡必須要有50萬元保證金和一些打點費,讓他們回去後儘快湊齊。

1月19日,張海英又從自己的賬戶裡取出1.5萬元通過支付寶轉賬給董亞珍。1月29日,她再次取出3萬元拿到了董亞珍家,但是李玉剛仍舊說這點錢遠遠不夠,讓張海英回去儘快籌錢。

1月30日,張海英又從自己的賬戶裡取了4萬元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打到了李玉剛的卡上,李玉剛通過微信告訴張海英的依然是那句話,這點錢遠遠不夠,讓他們儘快籌錢。

張海英絞盡腦汁,還是沒有想到從哪裡能借到錢。有一天,突然靈光一閃,想到自己有一位朋友比較有錢,跟自己關係還不錯。於是,打電話聯繫了這位朋友。朋友一聽張海英“有難”,立刻伸出了援手,聯繫了他的哥哥,其哥哥同意把錢借給張海英。

2月7日,張海英聯繫了李玉剛說借到了錢,李玉剛說不要銀行轉賬,只要現金。

2月8日早上10點,張海英帶著借來的40萬元現金到某銀行青海省分行來找李玉剛。不久,李玉剛開著一輛轎車前來,將轎車停在了銀行的停車場。在銀行大廳,張海英將裝有40萬元現金的藍色雙肩包交給了李玉剛,李玉剛告訴張海英,回去等通知,說完轉身上了樓。這讓張海英更加堅定,此人就是這家銀行行長。隨後,張海英回家靜候佳音。

識破

可是,張海英和丈夫等到4月份,貸款還是沒能審批下來。張海英開始著急了,向董亞珍和李玉剛詢問貸款何時能辦下來?而李玉剛告訴張海英,這兩天銀監會來檢查工作,他們不敢在風口浪尖放貸款,讓張海英再等等。後來,張海英又打電話催促李玉剛,但是李玉剛每次都以各種理由推託。

等得時間久了,張海英發現有點不對勁,她打電話告訴李玉剛,說貸款不辦了,把錢還給她。李玉剛又推託說:“貸款審批已經結束,再過兩天,300萬就能直接打到賬戶上,你不要著急,再耐心等等。”

就這樣,她們又等了一段時間,越等張海英越覺得不對勁,感覺自己被騙了。於是,6月的某一天,張海英和丈夫來到某銀行青海省分行,隨便找了一名工作人員,詢問這裡的行長是誰,有沒有一個叫李玉剛的人。工作人員矢口否認,說他們的行長根本就不叫李玉剛。

此時的張海英傻眼了,她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她繼續聯繫李玉剛,李玉剛依然還是各種託辭……

落網

7月23日,張海英和丈夫來到西寧市公安局城東分局南山東路派出所報案。接到報案後,派出所民警立即組織人員調查核實,董亞珍根本不在省公安廳工作,李玉剛也不是銀行行長,兩人的身份均系偽造。

8月23日, 南山東路派出所民警通過技術手段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將董亞珍和李玉剛二人抓獲歸案。

據交代,海東市平安區人李玉剛實際上並無正式工作,平日到處打工。西寧人董亞珍也沒有正式工作,到處向朋友、鄰居借錢騙吃騙喝,還曾把親戚的房子抵押出去騙錢。去年12月2日,董亞珍遇見張海英後回到家中,和丈夫李玉剛商量行騙計劃後,一拍即合,夫妻倆便一唱一和演起雙簧。李玉剛以貸款需要大量保證金為由,欺騙張海英,期間張海英也催問過幾次,可均以大額貸款需辦理較長時間為由多次推諉。為儘快貸到300萬款項,張海英耐住性子,任憑夫妻二人索取所謂的保證金。如夢初醒的張海英發現自己被騙時,後悔莫及。

經訊問,董亞珍和李玉剛兩人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被騙的53.5萬元揮霍一空。目前,夫妻雙雙均依法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文中人物名均為化名)


來源/青海法制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