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青島未來獨角獸:李廣成和梅德厚普,讓腦溢血治療有革命性突破!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李广成和梅德厚普,让脑溢血治疗有革命性突破!

最近一年,李廣成的創業有了“跨越性”的進步:

他創辦的青島梅德厚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梅德厚普”)不僅拿到了500萬的融資,公司的顱內可視化清除顱內血腫醫療器械還獲得臨床備案,成功在病人身上進行了臨床實驗。

在創業的第九年,李廣成距離“為更多腦溢血病人提供可靠治療方案”的“小目標”又近了一步。

大轉身,從外科醫生到創客

第一次在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見到李廣成的時候,他剛做完一臺3個多小時的手術。治療腦溢血、顱內感染,他已是醫院裡數一數二的“妙手”。

1994年,李廣成從內蒙古民族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來青島成為一名神經外科醫生。隨著臨床經驗的增長,他發現傳統的腦溢血治療方法存在許多問題,急需改進。

通常來說,腦溢血之後幾分鐘,顱內會形成血腫;6小時之內若及時手術清除血腫,病人有很大希望治癒。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李广成和梅德厚普,让脑溢血治疗有革命性突破!

△李廣成

李廣成告訴記者,目前的顱內血腫清除手術很大程度上依賴主刀醫生的“手感”和經驗,目前臨床上普遍使用的是利用軟管將顱內血腫吸出。

這個過程中,醫生看不見顱內的情況,主觀判斷有時並不準確;而大腦內部十分嬌弱,操作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被“誤傷”,產生二次傷害。

他的觀點在青醫附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孫鵬那裡也得到了印證,“一般來說,針對需要手術清除的顱內血腫,目前臨床主要採取開顱和微創穿刺兩種方式。”孫鵬告訴記者:“開顱手術雖然血腫清除率高,但手術創口在平均超過10釐米,創傷大;微創手術創傷相對小,但目前手術過程不可視,血腫清除率在50%-70%之間。”

快速、有效、傷害最小化地治療腦溢血,成為李廣成的“心頭大患”。

1999年,李廣成在北京參加一個培訓,接觸到碎吸器。李廣成當時就琢磨:怎麼能把碎吸器應用到顱內血腫的清除手術中?

他想起來此前臨床上有位病人在進行腦室清洗治療的時候,由於入腦和出腦的液體失衡導致了顱內壓失衡,不由得靈光一現:能不能把平衡灌洗的原理和碎吸器結合起來,做一個醫療器械,保持顱內壓平衡的狀態下進行血腫清除?

這個想法從那時候開始徹底融入並改變了李廣成的生活。

搞科研,抵押房子投資自己

李廣成在確定“碎吸+平衡灌洗”的思路後,便一門心思“沉”了進去。從2001年獲得平衡碎吸方面的第一個專利開始,到現在,他和團隊擁有了20多項專利,其中包括多個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在內的國際授權專利。

2010年,李廣成招募了研發團隊,不久,青島梅德厚普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梅德厚普音譯自“made hope”,“創造希望”之意。李廣成希望給腦溢血病人帶來重生的希望。

李廣成這樣描述自己的發明在手術中的應用:根據激光導航功能對顱內血腫進行精準定位;只需打開一個直徑一釐米的開口,便可以通過固定器將內窺鏡和碎吸器依次伸入顱內,進行血腫範圍確定和平衡灌洗碎吸;血腫清除後,將灌洗液從顱內導出,手術基本算成功了。

李廣成的平衡碎吸理念最大的意義是,在手術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護腦組織不受損傷。血腫在顱內和腦組織“混在一起”,沒有物理界限隔開,因此在手術過程中操作稍有不慎,便會誤傷。

李廣成採用的方法是,一邊碎吸出顱內血腫,一邊向顱內注入等量的替換液體,這樣既可以保證血腫清除,又能保持顱內壓平衡,也阻隔清除過程中對腦組織的損傷。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李广成和梅德厚普,让脑溢血治疗有革命性突破!

△手術原理示意

為了達到最真實的實驗效果,近十年來所有實驗所用的人血都是李廣成的。他說自己沒有準確算過,但少說也抽了一萬毫升。

比起“獻血”,資金的壓力更為明顯。搞科研、做實驗、推廣、路演、維持團隊……每一項都需要支出。

創業至今,公司累計投入已超千萬元,除了政府提供的中小企業創業資金和各類比賽的大小獎金,李廣成個人投資超過200萬元。“我的所有積蓄都投進去了,還是不夠,後來我把房子也抵押出去了。”

提起這些年的艱辛經歷,李廣成用“無知者無畏”形容自己:“一開始沒想到這條路會這麼難走。”

直到去年,梅德厚普得到了青島市市北區科高創投投資中心(有限合夥)、青島螢火蟲創業工坊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喔贏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聯合投資的500萬元,資金壓力才得到了緩解。

上臨床,創新不是一蹴而就

有了資金的保障,梅德厚普的研發進程進一步加快。

2017年11月,經過多次研發和完善的顱內血腫清除醫療系統通過了臨床實驗備案。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團隊與吉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院所達成合作,先後在多位顱內出血的病人身上做了臨床實驗。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李广成和梅德厚普,让脑溢血治疗有革命性突破!

△手術過程

在李廣成提供的手術記錄視頻中,即使是外行人也能通過顏色一眼分辨出顱內的雪白的腦組織和暗紅色的血腫。

這樣一來,手術在鏡下操作處於完全可控的狀態,醫生可以清晰地辨別腦組織和血腫,從而最大限度避免操作失誤,保護腦組織。

在李廣成的總結中,臨床實驗證明了器械原理是正確的,也驗證出了一些此前被忽略的問題。

李廣成告訴記者,臨床實驗的血腫清除率在80%以上,明顯高於目前臨床微創手術的血腫清除率。

目前,梅德厚普與鄭州市中心醫院、吉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及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等已經達成了合作。下一步,公司將在這些醫院開展更多臨床實驗,進一步提升和改良器械性能。

在採訪過程中,李廣成反覆提到,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

從拿到第一個專利,到如今已經19年了,李廣成已經數不清產品經歷了多少代革新。上一輪公司投後估值超過一億,可是李廣成依舊在精益求精,要把最完善的產品拿到市場。

而對於李廣成這個“穩紮穩打”的創業路子,投資方也表示支持。

青島華商匯通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李曉娟從2016年開始跟進李廣成的項目,2017年正式投資的時候其的產品甚至尚未通過臨床備案,但她告訴記者,投資時認準了產品的社會價值,對創始人李廣成也很有信心。

“這個產品技術含量高、投產週期長,這是可以理解的。”她說:“只要研發理念正確,團隊靠譜,朝著預期方向發展,好產品就值得期待。”她還表示,會一直陪伴梅德厚普的“成長”,在今後的融資中也將持續出力。

李廣成對自己的產品信心滿滿:“據我瞭解,全球範圍內目前沒有類似的同級別器械;這套一次性器械預計售價兩到三萬,而每年大約有有250萬病人,這是一個不小的市場,也將拯救無數家庭。”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李广成和梅德厚普,让脑溢血治疗有革命性突破!

獨角獸系列報道複習: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李广成和梅德厚普,让脑溢血治疗有革命性突破!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李广成和梅德厚普,让脑溢血治疗有革命性突破!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耿婷婷

實習記者 高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