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青島未來獨角獸:刷爆朋友圈的愛心籌來自這家估值過十億的青企!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刷爆朋友圈的爱心筹来自这家估值过十亿的青企!

青島聯創優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最近正在忙著為新一輪的融資做準備。

這家成立於2011年的企業,曾在2016年獲得蘇州金沙江創投領投的數千萬A輪融資。能獲得有著“獨角獸收割機”之稱的金沙江創投的投資,足以讓人們對聯創優內多一分關注。

“未來,我們要將愛心籌打造為移動醫療和互聯網保險的第一入口。”公司創始人、CEO王貝霓說。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刷爆朋友圈的爱心筹来自这家估值过十亿的青企!

聯創優內的愛心籌平臺已經成為全國三大主流大病籌款平臺之一。傅學軍攝

用眾籌解決大病資金缺口

今年6月20日前後,一位哈爾濱的母親小雨(化名)在愛心籌平臺上為自己患有白血病的6歲的兒子發起了籌款,目標籌集金額50萬元。發起後的不到10天時間裡,項目就獲得了近3000次的傳播和近萬次的幫助。6月29日,小雨將籌集到的35萬餘元提現,用於兒子的疾病治療。

為有資金需求的大病患者提供資金眾籌的平臺,這是兩年多來愛心籌平臺的主要業務。

用戶通過微信或愛心籌APP發起項目,利用微信的熟人社交和圈層式擴散屬性,將籌款項目傳播出去。籌款過程零手續費、零服務費。

王貝霓告訴記者,愛心籌平臺自2016年初上線以來,目前已為全國近30萬個項目成功籌款,籌款金額約為50億元,覆蓋了國內5億愛心人群。

大病眾籌是近幾年來發展十分迅速的一個互聯網醫療創業領域。剛需,是業內對這一領域的基本判斷。

今年6月,艾瑞諮詢發佈的《中國健康保障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城市人均次均住院直接醫療費用為11516元,而同年城市低收入人口年均收入僅為5221元。報告進而指出,在我國人口眾多,醫保力度對於大病的救助力度不夠的情況下,眾人分攤風險,互相提供健康保障儼然成為未來社會的剛性需求。

而2016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實施,也給大病籌款平臺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推動。慈善法規定,個人可以在媒體以及其他信息平臺上發佈求助信息,作為發佈方則應承擔履行相應責任。個人求助獲得了合法的存在地位的同時,也緩解了公眾對大病籌款平臺的質疑。

市場隨即快速擴張,行業也受到了資本的熱捧。目前,國內三大主流大病籌款平臺中的另外兩家為輕鬆籌和水滴籌,它們的背後,有騰訊、IDG、美團點評、藍馳創投等的身影。

與眾多互聯網模式一樣,大病籌款平臺之間爭奪的是“入口”,盈利則依靠獲取足夠多的流量後,為用戶提供針對醫療健康需求的全鏈條增值服務。

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健康服務產業的市場規模已超過6萬億,到2020將達到8萬億,到2030年將達到16萬億。

具體到聯創優內,公司將開展患前防護,患中籌款,患後醫療。“這將是一個很好的醫療交易閉環。” 王貝霓說。在聯創優內看來,愛心籌前後場景的延展性都很好,用戶有被連續教育的可能。

王貝霓介紹,患中籌款形成了很好的大病教育場景,一方面能促使健康人群加入互助計劃,形成一個很好的健康險教育場景,為互聯網健康險的進入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可以為已經患病的家庭接入更好的治療,幫患者降低花銷。

7年專注互聯網醫療創業

與目前市場上的其他兩款同類產品相比,愛心籌平臺有著更為明顯的醫療行業基因。

這要從聯創優內的創始團隊說起。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刷爆朋友圈的爱心筹来自这家估值过十亿的青企!

部分團隊成員。傅學軍攝

公司創始人王貝霓曾就職於青島新聞網,長期從事產品運營工作,積累了豐富的互聯網產品運營經驗。

2011年,他創立了聯創優內。在愛心籌產品上線之前,公司先後開發過“搜疾病問醫生”、“慢友幫”等產品。

搜疾病問醫生為一款全國專科醫院健康諮詢及預約平臺。慢友幫為一款面向慢性病病友的“患患社交”移動醫療產品,提供分享慢性病預防知識、治療經驗方法等交流服務。

“在運營慢友幫的過程中,我們對患者的資金缺口有很深的感受。” 王貝霓說,團隊開始研究滿足這種需求的辦法。而那時,眾籌開始在國內興起。聯創優內就迅速將眾籌與患者的資金缺口聯繫了起來。

目前,聯創優內的團隊成員約有近300人,由執業醫師、電子物證鑑別師、法律等資格或專業人員構成了專業的審核和客服團隊。這為愛心籌的運營帶來了一定的優勢。

在大病籌款領域,信任問題一直是引發人們探討的一個焦點。如何提升對籌款項目的審核能力,從而避免“詐捐”,可以說是一個平臺的核心能力之一。王貝霓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詐捐”在愛心籌平臺上還從未成功過。

依託具有醫療專業背景的團隊,愛心籌搭建了嚴格、專業的風控體系,建立了大病數據庫,包括各類大病的常見治療、用藥過程數據庫、大病費用範圍數據庫、各地醫保報銷制度數據庫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

不僅如此,在患者病情資料的審核上,團隊對病人的病歷、醫療費用收據等都具備較強的辨識能力,能從細節中查看資料是否存在前後矛盾,在技術手段之外又增加了一層人工保障,從而可以避免有人利用造假的資料“詐捐”。

而且,愛心籌已經在全國範圍內組建了線下地推和志願者團隊,可以對項目進行實地考察探訪。

上線增值產品,

從容應對“貼身肉搏”

今年開始,聯創優內開始探索導入大病籌款的前端和後端增值服務產品。

在前端,針對患前防護市場,公司推出了愛心籌互助,目前主要包括重疾互助、百萬終身大病無憂、老年大病互助三款互助產品。

在後端,針對患後醫療市場,公司推出了繪佳健康,目前主要包括在線問診、綠色就醫(如會診、掛號、陪診等)、出國看病幫助降低花銷等服務。

根據愛心籌互助微信頁面的數據顯示,目前已參加互助的會員超過170萬人。而聯創優內提供的數據顯示,在患後醫療方面,僅出國看病一項就已服務了約1萬名大病患者。

向增值服務延伸,在王貝霓看來是聯創優內的發展的重點節點。特別是隨著大病籌款平臺的洗牌,三大主流平臺的格局基本確定,圍繞擴大用戶數量和豐富產品線的競爭日趨白熱化。而這正是聯創優內籌備此輪融資的目的。

王貝霓表示,通過融資一是要繼續擴大愛心籌的用戶數量,保證入口規模;二是要增加互助板塊的產品,計劃引入互聯網保險產品;三是要在患後治療方面增加產品縱深,設計更多差異化和有競爭力的醫療產品。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刷爆朋友圈的爱心筹来自这家估值过十亿的青企!

王貝霓(左)和合夥人。傅學軍攝

在此之前,聯創優內已獲得過兩輪融資。

2014年,清控科創資本領投了數百萬元的天使輪。據參與跟投的康大恆遠資本旗下雲杉基金透露,彼時聯創優內的估值約為2000萬元。

2016年,聯創優內完成A輪融資,由蘇州金沙江創投領投,投資額為數千萬元。據王貝霓介紹,當時金沙江創投對公司的估值為10億元左右。公司所獲投資主要用於團隊建設、提高技術和運營能力等方面。

作為一個互聯網模式的創業項目,資本往往決定著行業未來的格局和發展方向。今年4月,業界曾傳出水滴籌和輕鬆籌即將合併的傳聞。雖然雙方均予以否認,但似乎也釋放出了資本方的一些信號。而這對聯創優內來說,或許也將面臨一個全新的局面。

不過,王貝霓向記者表示,保持獨立運營,目前仍是公司的堅持。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孫 欣)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刷爆朋友圈的爱心筹来自这家估值过十亿的青企!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刷爆朋友圈的爱心筹来自这家估值过十亿的青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