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每天朝九晚五,擠地鐵,加班熬夜拼工作,這曾是桃大膽最普通的北漂生活。她曾為了成為一名頂尖設計師毅然北上卻又因病痛無奈回鄉。

但這並不是她生活的歸宿,她意外發現了有關森林的寶藏,開始創業。2年前,她在家鄉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以另一種方式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令無數人羨慕不已!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01

追夢之路戛然而止,無奈之下回家養病

桃大膽原名郭玲,出生在江西一個群山環繞的小縣城,她在學生時代小名“桃子”,又因為年幼時性格十分膽怯,她給自己起了這樣一個名字激勵自己要勇敢。

跟很多人一樣,這個普通平凡的女孩,大學畢業後找了一份父母眼中最合適的文員工作,離家近又穩定,朝九晚五。

但很快她內心不安分的種子開始發芽。可預見的未來,一天一天重複又麻木不仁的生活和心裡成為一名頂尖設計師的夢想不斷進行著鬥爭。最終,夢想贏了。

她放棄了小鎮清閒穩定的文員工作,孤身一人毅然北上進入了一家設計公司,這一拼就是三年。

但是生活的殘酷恰恰就在於夢想和現實之間總有差距。因為長期的伏案工作和無規律的飲食、作息,桃大膽的身體開始出現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2011年她被查出患有嚴重的頸椎病,有時候甚至動彈不得。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都說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當醫生建議她不適合再做設計這行,她才恍然,沒有了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零!

追夢之路戛然而止,只好無奈回家養病。她把自己關在家裡,沉悶寡言。

02

家鄉的樹林,帶給她新的創作靈感

她被媽媽要求到附近的森林散心,山林中搖曳盛開的花朵,拔地生長的草木,長滿枝頭的果實......都那麼美,深深地吸引了桃大膽。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每次下山的時候,她都會隨手撿一些枯枝、殘葉、松果、苔蘚和野花帶回家。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她還在家裡開闢出了專屬區域接待這些來自森林的 “客人”,因為對設計美感的敏銳,她將那些枯枝、松果隨意組合一下,就意外的好看。

她開始嘗試將它們做成不同的造型,讓頹敗的生命重獲新生,桃大膽好像也獲得了新生。安靜地擺弄這些花草,讓她格外放鬆,忘記了病痛和追夢挫敗的感傷。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一張桌子、一把椅子,是桃大膽的工作臺;一把剪刀、一個鉗子、一瓶膠水,是她的工具。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她常常坐在桌前,看著這些大自然的精靈們,認真琢磨怎樣設計組合才能展現出它們最大的美。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就連鋸木頭這件別人看上去最吃力和枯燥的事情,她也覺得好玩至極。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枯樹杆做成燈臺、茶臺、筆架,乾花鑲嵌成壁畫或風鈴,飾品系列的松果耳釘、枯葉項鍊也格外特別。慢慢地, 她的書桌上長出了一片“森林”。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桃大膽的工作臺

她的設計稿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有些是設計的緣由、有些是生活中啟發她的小故事,甚至還會有幾行小詩......

她的作品不是平白來的,而是她對生活的思考。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整個森林這麼大,裝載著的卻都是獨一無二的自然物件,她用樹葉塗鴉,覺得獨一片的葉子畫出來的作品自然也是獨一無二的。

尋常的“森林遺物”經過她的雙手,煥發出了古樸、簡約、靈性的自然之美。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她喜歡大自然最本真的一面,作品也要有季節感。春夏萬物復甦,表現的是一種生命力; 秋冬萬物休眠,落葉歸根,蕭瑟寂靜。

所以在春夏主要採集的是比較有伸展力的, 以葉材、花朵為主, 秋冬主要採集落葉、枯枝、松果為主, 這是桃大膽的創作語言。

樹枝纏繞成圓環,用麻繩系起來,再將野果、樹葉用膠水粘在樹枝上,一個乾果花環就做成了。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一根結實的枯樹枝、幾捆乾花、幾根麻繩……就可以手工打造一個極具文藝氣息的照片牆。

除了枯枝落葉,桃大膽還善於利用生活中的東西。紙箱剪出一塊長方形,粘上一朵乾花,便是一本別具一格的咖啡菜單。

樹脂作品的取材很多來自於生活。乾花、花瓣、葉片、貝殼、木屑、穀類,均可成為手工材料。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將玫瑰戴在耳邊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將羽毛做成戒指

有了這些來自森林的“客人”,家裡也變得古樸溫馨起來~

這樣平靜自得的日子,讓她十分滿足,去森林的次數也更多了。桃大膽從森林去到城市,又從城市迴歸森林,這種迴歸也賦予她發現森林之美的眼睛。

她相信親近自然是人的本能,對自然的感知和欣賞存在於每個人天賦的感官之中。

桃大膽曾經帶小外甥去森林“撿”過一次樹枝,從那以後小外甥總會問,“這個能做什麼?”“這個能用嗎?”

像這樣帶著問題去發現自然,正是桃大膽推崇和擅長的,既然在辦公室做設計已經行不通了,不如做個森林設計師。

03

森林設計師,成立工作室分享自然之美

開始,她會挑上一兩件小玩意兒拍照發到網上,沒想到反響非常不錯,很多遠在外地的朋友都要找她訂貨。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天然原木愛迪生檯燈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木質(手搖式)八音盒

在越來越多的朋友鼓勵下,2016年6月,桃大膽終於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品牌“木兆”,還建立了自己的團隊。

她帶領著團隊一起到山林中尋找收集各種素材,設計創作出了各種手工藝品、家居和首飾,放到網上售賣,正式開始創業之路。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花草植物項鍊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相框裡的一年四季‍片描

接著,桃大膽又有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開一家“森林”小店,擁有一個真正的工作室。這也是很多設計師的夢想,只不過,“錢從哪兒來”,成了一個問題。

有人建議她說,“不如眾籌吧”。桃大膽和團隊經過了幾天幾夜的商討和規劃,終於成功籌集到了第一筆啟動資金,有了一個不算大的工作室。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工作室的裝修設計,她都親自動手,110平米的空間被規劃成手工區、展示區和閱讀區三個區域。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手作區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展示區一角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閱讀區

大片的白牆和繁茂的綠植,牆上和工作臺上堆掛著各種治癒系的手作裝飾物。從此,桃大膽擁有了安靜創作的空間,也有了心靈棲息地。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但這些還不夠,她想通過這件工作室影響更多人。在林間採集素材時,她常常會回憶起小時候。

“那時候我們會做竹槍,去摘樹上的小果做子彈;用木棍搭陷井,等別人來踩;用樹葉吹出各種不同又奇怪的聲音、用竹葉編小粽子、玩竹青蜒......”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隨著不斷的成長與環境的改變,這些度過快樂童年的物件已慢慢遠離她的生活,她知道這也是大多數人的苦惱。

為了把“森林的樂趣”分享給更多的人,桃大膽還開設了各種手工體驗課程。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通過做手工,桃大膽也認識了很多同樣熱愛手作的人,她們來自不同的城市,但卻都非常熱愛生活。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未來,她想繼續豐富“木兆手作空間”的功能。除體驗課外,開辦自然圖書館,供用戶免費閱讀自然與手工相關書籍。此外還會定期舉辦沙龍活動,如讀書會、觀影會等。“等第一家的模式完全建立起來,我會將‘手作空間’模式複製到更多城市。”

04

人生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

換個方向,或許就會不一樣

曾經孤身北漂追求夢想,如今在家鄉小鎮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兜兜轉轉,這個80後姑娘已用另一種方式實現了當初的夢想。

其實,桃大膽剛開始的時候,也受過許多“質疑”,每當她拿著一些破敗的殘枝和落葉站在回家的公交車上時,路人都會邊用奇怪的眼神打量她,邊小聲議論著,“這麼年紀輕輕,為什麼要撿破爛呢?

不僅如此,就連媽媽看著家裡堆積著的各種“破爛”,也會嫌棄地讓她趕緊扔掉。

而且經常在森林採集素材,很多地方都是荒無人煙,或者連路都沒有,她還要去戰勝心理的恐懼。“比如遇個蛇你得淡定啊,遇到獨木橋你得有勇氣踩過去啊,遇到墳你還得想著:沒事,裡面的人一定會保護自己的!”

面對質疑,桃大膽的內心卻異常的平靜、自信與堅定,因為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要做什麼。桃大膽喜歡用那些尋常不過的小物件來比喻自己,她說:“它們安安靜靜很樸實的樣子,像極了平凡的我。”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她覺得能通過雙手讓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 “森林遺物” 融入生活、獲得新生,是一件非常美好且有意義的事。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桃大膽常說,“生活和爬山一樣,會遇到磕磕絆絆,只有堅持爬到山頂,再回頭看那些挫折和困難時,都是渺小和不值一提的。”

放棄北漂,她31歲回家“撿破爛”,用一雙巧手造了一片“森林”

的確,抱怨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人覺得這個世界滿是痛苦和不幸,有人覺得萬物有方,大有可為。

人生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有的時候,換個方向,再多付出一點,或許就會變得不一樣。

如今,桃大膽每天往返於森林和工作室之間。從森林寶庫汲取元素和營養,然後依照它們的天然特色,斟酌設計,反覆打磨。她依舊如北漂時候那樣工作到深夜,但是簡單的自然造物教會了她知足和快樂。

幸福從來不是驚天動地的事情,也無關金錢和地位,是和喜歡的事物為伴,是把愛好變成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