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蓝|同时拥有天空和大海是什么感觉?

上文中大家和燕子一起认识了景德镇颜色釉——霁红与郎红,自古红蓝出CP,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的颜色釉品种,它和白釉、红釉并称为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它就是

祭蓝

提到蓝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天空、是大海、是沉静还是忧郁?也许当你看到祭蓝的那一刻,所有的情绪都挥之而去了,这就是祭蓝,拥有包容一切的神奇力量。

祭蓝|同时拥有天空和大海是什么感觉?

古人擅思考,热衷于给各种釉色起名字,天青、郎红、月白、梅子青、祭蓝等,看起来文采飞扬读起来美妙至极,在这之中祭蓝最为高贵冷艳。透若天空深似大海,当属祭蓝也。

作为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祭蓝有许多别名,比如霁蓝釉、积蓝釉、霁青釉,其中之所以叫霁青是因为古人对绿、青、蓝分不清,清末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所说:“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祭蓝是一种高温石灰碱釉,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生坯上施釉,入窑经过1280——1300°的高温一次烧成,高温石灰碱釉粘度大,釉水不易流动,看起来浓郁柔和,无刺眼感。

祭蓝|同时拥有天空和大海是什么感觉?

祭蓝|同时拥有天空和大海是什么感觉?

自古以来蓝釉就很昂贵,不仅因为它的气质更在于它极低的成品率,在烧制过程中,钴料极不稳定,常常在高温下发生爆釉的现象,要想烧制出均匀水润的釉色难度很大,也很考验烧制师傅的水平。

祭蓝出现于元代景德镇,属高温蓝釉一种,入明以后一直烧制,宣德以后蓝釉分为两类,一类是宝石蓝,一类是雪花蓝。清代以后,蓝釉已没了什么变化,只在色泽上表现出深浅之别,祭蓝到天蓝再到月白,晚清还出现了砖蓝,颜色发灰,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高级蓝。

元代的蓝釉传世品不多,完整的全世界仅有10件左右。明宣德年间的祭蓝最为出名,大部分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还有蓝釉白花的,一般多是折枝花和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与暗款两类,款识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

祭蓝|同时拥有天空和大海是什么感觉?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祭蓝釉瓷器传世不多,尤其是成化年间,至今都没有见一件完整瓷器。

嘉靖霁蓝釉蓝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细小纹片,个别的有棕色斑点,圈足处施一层酱色釉,款识也是六字楷书款。

到了清代,祭蓝多出精品。有单色的,有暗花刻纹的,还有描金彩的,造型上以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为主。官窑霁蓝釉多有官款,做工精细,民窑多是庙堂之上所用的祭器,均无官款,大部分景德镇出品的多有纪年款。

祭蓝|同时拥有天空和大海是什么感觉?

描金是瓷器金彩装饰的方式之一,是用本金或金水在瓷器表面描绘装饰纹样或者配合其他装饰作边线或金地使用。描金装饰需要手工完成,通常是匠人用描金笔蘸取金水描绘、镶边等,需要极高的专业水平与耐心。

本金的使用技法比金水难的多,而且由于含金量高,一般只局部使用于高端产品,大部分产品都采用金水。

祭蓝|同时拥有天空和大海是什么感觉?

古时候科技水平有限,人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想象,比如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大海的最深处有什么?碍于发展水平不能去一探究竟,但是充满智慧的古人将这些心情都放在了祭蓝釉里。通过这一抹蓝,所有的问题都有了答案。

当然,我们在赞叹古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时,也要感谢现代匠人的学习与创造力,得益于他们对这些伟大工艺的传承,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精致美妙的作品。才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感谢您的观看,若您也是爱瓷之人请关注“大御瓷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