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三年欲赴美上市,這家公司助力農業電商全產業鏈「智」變

成立三年欲赴美上市,這家公司助力農業電商全產業鏈“智”變

文| 彥熙

受訪者:南泥灣平臺 COO翁園林

快公司關鍵詞:農業電商、農業專家服務體系

所屬行業:農業

公司亮點:賦能農業全產業

融資:1千萬美元

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早已發生改變,農業生產中各種激素、農藥殘留、轉基因無處不在,食品安全問題正在從材料加工階段向材料源頭蔓延。導致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在於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依然不高。雖然國家一直在關注和支持農業現代化轉型,但根據2017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全國農業現代發展水平評價報告(2016年)》顯示,全國農業現代化平均得分僅為64.02分,處於轉型跨越階段。

“農業現代化水平和科技普及率的低下導致我國大部分的農業生產依然依靠農民的經驗來進行,比如農民在憑藉傳統經驗來使用激素,沒有科學的使用比例,這就有可能導致使用激素過量,使得農產品在生長中就已經‘不健康’了”,武漢南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南泥灣平臺總經理翁園林解釋了農業現代化與食品安全之間的關係。

另一方面影響是導致我國農產品生產成本居高不下,使得農民會優先將優質農產品以生鮮的形式直接銷售,而將品質較低的產品出售給下游進行二次加工。翁園林就中美豬肉價格為我們舉例:“現在國內自產的豬肉成本則高達7-8元/斤,而美國的豬肉成本只有中國市場的一半價格,我國的農業生產效率相比發達國家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要提升我國的食品品質,降低食品安全隱患,就必須從上游開始”,基於這一認識,2017年南泥灣平臺正式成立,以“互聯網+農業”的模式,通過技術、運營、服務等模式,向農業出產端提供綜合智慧農業運營解決方案,改善農業產業鏈,從而向社會消費端提供安全、標準、質量可追溯的優質農林牧副土特產品。

現在南泥灣平臺成立一年多時間,就已經擁有120萬用戶,平均月增長率46.13%,預計2018年底用戶可達500萬。

農業行業老兵的連續創業

南泥灣現任董事長李金舫於1983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隨後在西北農業大學攻讀碩士,擁有20多年的企業管理經驗,最近的一次創業經歷是在2014年創辦了一家專注於行業軟件的科技公司,併成功登陸新三板。在帶領這家企業完成了階段性發展目標後,他就在考慮下一次的創業方向。

由於本身是農業專業出身,李金舫對農業領域的商業運作不僅有天生的情節還有著深刻的行業認識,加之近年國家大力提倡“互聯網+”,新技術新思維的出現也在影響著我國農業市場的發展,於是在2017年南泥灣農業電商平臺以內部孵化的形式成立。

南泥灣的目標是讓中國老百姓吃上高品質的綠色健康農、副產品,平臺產品分為自營商品和對接農戶個人或產地的農產品銷售。僅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南泥灣已經有3000多家商戶入駐,預計年底商戶數量將超過8000家。

成立三年欲赴美上市,這家公司助力農業電商全產業鏈“智”變

可是打出“提供健康農產品”這個口號的電商平臺,南泥灣不是第一個,更不會是最後一個,僅在傳統電商領域就有阿里和京東兩個巨頭,南泥灣的底氣從何而來?

“電商平臺只是我們業務領域的一個表現形式”。針對這個疑惑,翁園林給出了一個更讓人迷惑的回答。他表示,電商所處的是商品的流通環節,它對於改善食品安全的作用非常有限,要真正解決我國的食品安全環境就必須從上游開始,進行全產業鏈的改造。“南泥灣的定位一直是農產品交易與技術服務平臺,不僅是幫助農民賣產品,更要幫助他們進行農業現代化的改造,而隨著農村土地流傳新政的發佈,讓我們的農業技術服務業務迎來空前利好。”

由於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決定了目前的農業生產仍主要是以農戶為單位的小規模生產,分散式的發展不僅制約了經濟效益的提升,也讓農業技術普及非常困難。今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發佈,文件要求,統籌兼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引導推動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小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關係。新政策的推出,讓南泥灣等農業服務企業可以以縣域政府合作、合作社合作等集約化的合作模式,為農戶提供技術服務和支持。

現在南泥灣平臺形成了四大業務板塊:電商平臺、惠農聯盟、專家技術支持、AI病蟲害防治系統,從銷售平臺、新技術、產業運營等多方面賦能農業上下游產業鏈。

用專家體系從上游改善農業產業鏈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支持保護政策不斷得到加強。但與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相比,我國農業支持保護水平還很低,支持保護機制還很不完善。目前我國的農業支持主要還是依靠政府與高校、社會企業、科研機構合作,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卻面臨著許多現實問題,如服務人員素質不高、推廣效率低、“科、教、推”結合不緊密等,這使得農業扶持工作很多流於表面。

南泥灣平臺在這方面採取了與縣域農業合作社進行合作的服務模式,由行業專家牽頭提供農業技術服務、市場行情分析、農資推薦等服務。目前南泥灣已經擁有1500名來自農科院、高校教授以及地方農業技術推廣專家,其中的核心專家顧問包括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張雅林、前農業部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陳生鬥、以及曾任職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特聘中國專家石尚柏等。

日前南泥灣正在打造縣級區域品牌產業化平臺,提供精準服務,幫助地方產業升級,達到精準扶貧的目標。據悉南泥灣平臺將通過”南泥灣“大數據、人工智能平臺構建完整的精準用戶體系,通過打造縣域農產自主品牌,提升農產品價值,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利用互聯網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升級,讓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等過程可追溯,保證農產品質量;讓農民、農業、農村走上科技致富之路。

據翁園林介紹,南泥灣平臺目前已與重慶、新疆、陝西、湖北等地的地方政府達成合作關係,預計在今年年底還會再將10個縣市納入到南泥灣的服務體系中。“這10個縣市將會主要集中秦巴地區,因為從地理緯度上來看,這一地區是最優質的農產區,與此同時他們對於生態環境的要求也比較高,但農民對於這一塊意識比較薄弱,因此也是農業亟需現代化生態發展改造的區域”。

現在在專家服務和農資銷售業務上,2017年南泥灣平臺的年營業額可達4000萬左右,預計2018年將超過3億元。

本質是一家技術公司

以電商為落地形式,用專家體系服務全產業鏈,可南泥灣卻是要做一家技術公司。翁園林認為,“互聯網+”可以給農業產業帶來新的運營方式,但技術才是根本的驅動力。

現在南泥灣平臺就正在推進專家體系的全面AI化,用戶通過APP上傳農作物的病蟲害情況或生長狀態,即可由系統進行分析,並給出最佳的解決方案,據介紹,該系統的分析精確度可達98%,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我們的系統不僅僅是輸出數據庫裡的內容,同時還在不斷的進行深度學習,自我完善數據庫。現在我們不僅有農作物的數據庫,還有病蟲害數據庫以及全球最全的蝴蝶數據庫”,翁園林表示。

另外一項正在研究的技術就是“生物保鮮劑”,是通過納米技術延長果蔬的保質期,目前已製造了2款桃子和2款梨子的保鮮劑,後續將開發葡萄、芒果、香蕉等保鮮劑。

雖然南泥灣現在就在佈局農業電商平臺,但他們認為在可預計的幾年之內農業電商依然很難普及。翁園林稱,“現在農產品的線下交易成本比線上交易還要低,農戶完全沒有上線交易的動力,所以要讓老百姓像現在在線買書、買生活用品一樣購買農產品或許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可實現。我們通過研發生物保鮮劑這類產品,也是為了降低農產品在物流存儲過程中的成本,為農產品電商普及做準備,雖然農業實現全面電商化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依然有信心去面對。”

成立三年欲赴美上市,這家公司助力農業電商全產業鏈“智”變

在南泥灣積極推進農業電商銷售的步伐進程中,近期南泥灣就與南漳供銷豐昌農業種植公司、南漳五穀香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簽訂了農產品銷售合作協議,產品銷售額達1.045億元。

改善中國的農業產業鏈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不少的頭部企業都折戟於此。對此,翁園林認為,做農業並不是看投入多少錢,而是在於要真正的瞭解中國農業,有極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執行力。

據悉,南泥灣平臺計劃於上市前籌資8000萬美元,預計於2019年度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市場。

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小編允許不得轉載。若需轉載和合作請在後臺回覆虎投財經或留言與小編取得聯繫。轉載時請寫明出處,署名原作者,否則我們將追究相關責任。望支持原創,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