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罵庸醫,一副對聯讓人拍案叫絕,至今還有現實意義!

自古以來,醫生做的事就是一件積德行善的好事業,醫術高超,品行端正的大夫以治病救人為根本,至於錢財是第二位的,這種醫生靠著精湛的技藝,高尚的品格,讓許多得病之人重獲健康,一家人也是其樂融融,歡聲笑語,可是什麼行都有學藝不精的人,還有品行不端的人,現代有之,古代也有之。

紀曉嵐罵庸醫,一副對聯讓人拍案叫絕,至今還有現實意義!

清朝才子紀曉嵐就曾經寫對子諷刺過那些庸醫,罵他們不以提高自己醫術、醫道、醫德為目的,反而卻想方設法的去騙錢,去害人。故事最初是這樣的,紀曉嵐當年家中,曾多次受到庸醫的誤診,他本人也是對這個深有體會,畢竟誤診輕則身體不舒服,重了就一命嗚呼了。

紀曉嵐罵庸醫,一副對聯讓人拍案叫絕,至今還有現實意義!

曾經就有個醫德不高,醫術又不精湛的大夫來他家看病,本來是個小病,結果那大夫給開了一大堆的藥,最後還沒把病人治好,紀曉嵐也是一代知名文官,心胸也還寬廣,就沒跟他過多計較,畢竟病人身體沒有什麼大礙,但關鍵的是,因為紀曉嵐名氣大,這位大夫對自己的醫術不精,不僅渾然不知,反而恬不知恥的去問人家要一副匾額來裝點門面,這就有點過頭了。

紀曉嵐罵庸醫,一副對聯讓人拍案叫絕,至今還有現實意義!

紀曉嵐得知此事後,並未生氣,要不說是一代才子文人,他寫了三個字:明遠堂。大夫看見這三個字,大喜過望,立刻讓人寫在了匾額上,裝點起了門面。

後來有人曾問紀曉嵐,這三個字一看就是說他醫術高深,你怎麼還誇他呢?紀曉嵐哈哈大笑,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論語中曾講: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我說他“明遠”,是說他“不行“。醫術不精,能走的遠嗎?來人對之嘖嘖稱讚,可不料之後,那個庸醫覺得門口還缺一副對聯,竟然又厚著臉皮來找老紀,這回紀曉嵐真是不客氣了,寫了副對子:不明才主棄,多故病人疏。

紀曉嵐罵庸醫,一副對聯讓人拍案叫絕,至今還有現實意義!

此句出處是孟浩然的詩作《歸終南山》,原句是“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紀曉嵐只改動了兩個字,意思就完全變了,對聯的意思是你這個庸醫醫道不精,看病不明,久而久之,病人便不會再找你,頻頻出現誤診行為,屢發醫療事故,人們便和你疏遠了。這副對聯一出,當時就讓人拍案叫絕,時隔幾百年之後,這幅對聯也是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紀曉嵐罵庸醫, 一副對聯讓人拍案叫絕, 至今還有現實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