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矢志不渝」中繪就中非合作新藍圖

在“矢志不渝”中绘就中非合作新蓝图

9月3日至4日,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舉行。這是迄今為止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主場外交活動。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加強中非關係的新思想新倡議新舉措,指明瞭中非關係的歷史方位和發展方向。

珍惜友誼,矢志不渝傳承中非傳統友好。“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中非友誼源遠流長,是經歷過相似遭遇患難與共的兄弟之情,是肩負共同使命攜手共進的夥伴之情。為了守護好這份友誼,中國始終尊重非洲、熱愛非洲、支持非洲,堅持把中非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凡是答應非洲兄弟的事情,中國都會盡心盡力辦好。面對非洲兄弟的醫療需要,中國醫療隊長期留守非洲大地,即便遭遇埃博拉病毒,也始終同非洲人民在一起。面對非洲兄弟的發展需要,中國竭力推進中非合作,共建“一帶一路”,讓合作成果更多地惠及中非人民。中國用最大的誠意傳承中非傳統友好,用最實的行動“澆灌”中非友誼之樹。

平等相待,矢志不渝深化中非政治互信。政治互信是中非合作的前提,平等相待是實現政治互信的基石。中非合作是基於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是一條同心同向、守望相助的合作共贏之路,不存在以貸款加重非洲債務負擔、不存在以合作方式攫取非洲資源,更不存在以資金蠶食非洲國家主權等問題,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合作成果是最好的例證。在事實基礎上,中國仍將繼續堅持做到不干預非洲國家探索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內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在對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在對非投資融資中謀取政治私利。中國用“五不”承諾有力回擊了西方媒體的抹黑言論,進一步夯實了中非合作的政治互信基礎。

以義為先,矢志不渝推進中非共同發展。中國相信中非合作的必由之路就是發揮各自優勢,把中國發展同助力非洲發展緊密結合,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了這一目標,中國始終堅持真實親誠的理念和正確的義利觀,並主張多予少取、先予後取、只予不取。從100多億美元增至1700億美元的中非貿易額,從肯尼亞的蒙內鐵路到北汽南非工廠,從惠及25個非洲國家的“萬村通”項目到“中企助力非洲製造”,再加上,中國免除了20多個非洲國家2015年底到期的無息貸款債務,向18個非洲國家提供了多批緊急人道主義糧食援助等等,一串串數據既展現初中非合作的豐碩成果,也彰顯了中國以義為先的合作原則,更回應了“讓合作成果更多惠及中非人民”的共同發展目標。

開放包容,矢志不渝加強中非團結協作。實現長治久安、發展振興,是非洲人民的心願,也是國際社會的責任。面對和平與發展的時代命題,面對霸權主義、保護主義、饑荒疫情等多重挑戰,中國始終堅持開放包容、兼收幷蓄的合作原則,主動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使命,自願同國際合作伙伴一道,支持非洲和平與發展,並引領國際社會加強對非合作、提升南南合作。中國也將同非洲人民一起,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共築責任共擔、合作共贏、幸福共享、文化共興、安全共築、和諧共生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典範,讓世界和平發展大潮更加強勁。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標註了中非合作的新起點、繪就了中非合作的新藍圖,也必將抒寫中非合作的新篇章、創造中非合作的新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