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陝西作家羣在文壇的影響力?

柳育龍


不敢評價,只是自己個人想法。

陝西被稱為中國文學重鎮,這個毋庸置疑,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算是最輝煌的時間,路遙《平凡的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人生》引起巨大反響,還有,陳忠實的《白鹿原》同樣獲得茅盾文學獎,這兩部至今都是茅盾文學獎上的明珠,儘管二十多年過去了,但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

那時還湧現出高建群、京夫等一大批作家,賈平凹那時名氣也大,不過摘取茅盾文學獎桂冠是在2007年,用《秦腔》征服了評委,如今名氣是越來越大,對中國文壇也是影響重大。可進入兩千年後,不的不說,陝西作家群在不住解體消散,最重要的是人才匱乏,路遙離去,陳忠實先生也離去,只剩下賈平凹,一個人是難以撐起場面的,孤木不成林嘛,後續的隊伍青黃不接,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影響力也逐漸在減弱,有時真不敢想象,再過十年會是什麼樣的景象,不寒而慄。如今南方的文學影響力在不斷擴大,甚至西北地區的甘肅寧夏,皆是如此。希望陝西儘快湧現扶持一批能在全國叫的響的青年作家,再無其他辦法。


art態度


這個問題試著回答一下,但願我這不是刻畫無鹽唐突西施。

私下以為:陝西作家群得益於那一方沃土的滋養,才走出了相當一群富於創作表現的現代作家,其中尤以賈平凹、陳忠實為代表。其實自延安文藝座談會起始,陝西作家就成功發力,創作出了大量膾炙人口、富於地方特色的作品。

大概九十年代初,當時參加若干筆會,每一回都必然提起一件文壇盛事,那就是陝軍東征。當時號稱四大評論家的何振邦、雷達、曾鎮南等無不交口稱頌,令他們引以為稱頌的對象是因為陝西作家群集體發力,一下子拋出了諸多長篇力作,像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高健群的最後一個匈奴,還有程海的熱愛命運等等,牢牢霸持了當時的文壇,可謂是陝西作家的空前盛世,值得大書特書一筆。

其實在這之前,陝西作家的表現一點也不遜色,賈平凹的商州系列,從散文到小說,都以語言特色而雄視文壇,還有像路遙,僅僅一部人生已然轟動天下,鬧得洛陽紙貴,當然還有他的平凡的世界,是他在用自我的生命在謳歌、吟唱,可以說是轟動天下,成為一個時代勵志的精品力作。儘管他的矛盾文學獎存在爭議,其語言也沒有顯著特色,但還是激起了舉國上下的一致禮讚,成為當時年輕人奮發向上的指路明燈。當然還有其他作家也絲毫不亞於他們的靈動,這裡不一一列舉了。

這麼看來,陝西作家群還真是從陝軍東征中獲益良多,陝西作家群在全國文壇的分量也愈發強大。

從這個意義上說,陝西作家群無疑得益於足夠體量、足夠份量的長篇鉅製。


龍吟148119260



秦一農夫


陝西作家主要還是長篇小說,影響力比較大,賈的廢都,陳的白鹿原,路的平凡的世界,都有極大的影響力。在當時都引起了廣泛的重視。當然作家也有其它作品,但是相較於長篇小說,影響就不那麼大了。但凡作家,往往只注重某個方面。幾位作家在長篇小說方面,都表現突出,而其他方面如散文,詩歌等就不那麼突出了。我個人更喜歡陳忠實的白鹿原,人物描寫真實,自然,貼近當時的生活。自然樸實。而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雖然是獲獎作品,但是調子有點拔高。有鋼牛虻的影子,也有早春二月的感覺,在我覺得以主人公的經歷和生活,未見得會有那麼高的覺悟。那種經歷,多半會想出人頭地,衣錦還鄉的榮耀。當然我不反對人的思想更純粹了,只是有些理想主義,不太真實之感。賈的廢都,人物思維還是比較複雜化的,也符合當時社會環境人際關係較複雜。在當時還是引起了讀者的共鳴的。我認為他們在文壇的影響力主要還是在長篇小說方面,取得的成就。


明月清風高樓望月


我在網上找了一篇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家群>
來源: 中國陝西
發佈時間: 2007-8-16 16:58:40
作者:原網站沒有標註

陝西具有一支堅持

現實主義

創作道路的老中青相結合的作家隊伍。以

柳青

、胡採、王汶石、

李若冰

、魏綱焰為代表的陝西作家群,高舉

延安

革命文藝的大旗,深入生活,勤奮寫作。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佔據了重要位置。新時期以來,一批中青年作家迅速崛起,發表了一批優秀作品,獲歷屆全國性獎勵的各類文學作品有16篇(首、部)。其中,短篇小說7篇:

賈平凹

的《滿月兒》、莫伸的《窗口》、

陳忠實

的《信任》、京夫的《手杖》、王戈的《樹上的鳥兒》、鄒志安的《哦,小公馬》和《支書下臺唱大戲》;中篇小說
3部:

路遙

的《驚心動魄的一幕》和《人生》、賈平凹的《臘月、正月》;兒童文學兩部:李鳳傑的《針眼裡逃出的生命》、張映文的《扶我上戰馬的人》;

詩歌

3首(集):毛琦的《司馬祠漫想》、劉斌的《天上的歌》、梅紹靜的《她就是那個梅》;報告文學一篇:和谷的《市長張鐵民》。

路遙

的《

平凡的世界

》、

陳忠實

的《白鹿原》捧回了茅盾文學獎。冷夢、

劉成章

、葉廣芩、紅柯又相繼獲得

魯迅文學獎

,這一系列成果提升的是陝西作家在全國的影響力,奠定的是

陝西作家

在中國文壇上的群體形象。形成了文學功底紮實、生活積澱深厚、作品樸實無華、文風超然大氣的整體創作風格。


Unit零


陝西的作家群在文壇的影響力主要是靠長篇小說,因為小說相對其它文體具有故事牲,受到不同文化層次的喜愛,閱讀量大,閱讀人之廣是不言而語的。象五六十年代柳青的“創業史”描寫農業社創建的歷史,可以說是當時歷史的真實寫照。近代作家陳忠實的《白廘原》,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賈平凹的《廢都》在讀書人群中影響都是很大的。其它文體如詩歌,散文,小品等普通百性看的就較少,即使寫的很好的作家,也還是沒有長篇小說作家的影響大。


王志敏60


感謝這一放厚土,滋養著秦人。

藝術來源於生活,你需要來到陝西,體會一下陝西文學的厚重。

秦腔、世界、白鹿原 分別代表著關中 陝北 陝南,三秦大地。

茅盾文學獎就是最好的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