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九大教學模式解讀之二:昌樂二中

□ 領跑高中領著“改”

遠在課改之前,昌樂二中就是聞名遐邇的高考名校了!升學率一直名列前茅,被外界稱為“山東省領跑高中”。

課改就意味著要敢於否定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傳統教學經驗,像昌樂二中這樣已經“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課改?他們難道只有勇氣沒有顧慮?

趙豐平回答說:“沒顧慮是假的。但一味抓升學而‘飲鴆止渴’的應試教育,就好比‘帶血的GTP’, 學生學得太累、教師教得太苦、升學的成本太大。尤其是那些不擇手段就靠挖生源、搶名師堆砌起來的高升學率,對民族、國家、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功德呢?我們寧可不要”,他說教育的良知驅使他在幡然醒悟之後決定課改,因為他堅信,好的教育一定不會因考試而改變,也一定不會在考試中敗下陣來。

重新出發的昌樂二中畢竟有名校的底蘊,一經上路便與眾不同。他們從研究學生、重視自學開始,從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裡找到出路,主動“放低”姿態和杜郎口中學、兗州一中等因課“結拜”,從此山東教育有了“課改三駕馬車”這樣的說法。

靠改出來的“271”高效課堂模式,再一次讓昌樂二中成為同行注目的焦點,課改之後的二中升學率受到影響沒有?在山東省尚未實行規範辦學的2007年,昌樂二中迎來了50年辦學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升學輝煌。事實佐證了趙豐平的觀點,也強力支持了他推行的課改。更有一大批學校從此鐵心跟著二中搞課改,領跑學校成為領著改的學校。課改,讓昌樂二中成為山東省更具教育魅力的學校,如今,送孩子進二中上學,早已成為許多家長的一個夢想,他們這樣評價說,昌樂二中能“讓每一個學生擁有幸福而精彩的人生”!

今天,在二中,幾乎所有人都不屑於談論升學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沙鍋問到底,那他們會說:高考只是教育的副產品。如果你再問高考考什麼,他們會這樣告訴你:高考其實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

當許多名校還在躊躇猶豫著是否需要改的時候,昌樂二中已開始著手研究高效之後怎麼辦、做什麼了。

在昌樂二中假如你看到高一學生每週8節、高二每週6節、甚至連高三學生每週都安排4節閱讀課時,你一定不要驚訝,這是他們的“海量閱讀課程”。每逢週末,滿校園裡全是學生張貼的海報,“我的紅學學術報告會”、“試論王熙鳳的管理藝術”,在二中,很多學生都能獨立舉辦自己的“學術”報告,有那麼多本書“吃”進肚子裡,什麼大學考不上?

把孩子們從題海和時間裡解放出來之後,昌樂二中相繼開發出一系列獨具特色的課程體系。比如65公里遠足拉練,比如西瓜大棚嫁接,比如每人掌握一門樂器,比如……二中因而被學生們譽為“詩意的校園”。

二中的“詩意”無處不在,“連空氣中都飄蕩著美和愜意”。昌樂二中是中國名校共同體裡最有管理特色的學校。走進二中的校園,接近9000人的學校,一切都顯得清清爽爽、井然有序。二中總給人一種氣質甚至是氣度。很多去過二中的人評價說,二中總有精氣神在,讓人感覺到陽光、活潑、向上。昌樂二中被中央教科所命名為全國五所管理示範學校之一。

□“271”模式

山東省昌樂二中針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出發,總結出了以課堂教學為核心,以“目標性”、“針對性”、“高性能”為特點,促進教學方式轉變,變備教材、備教法為備學生、備學法,圍繞給師生減負,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發,優化課堂結構流程,形成預習、互動、測評三大模塊的“271”高效課堂模式。

昌樂二中立足課堂的實然目標,追求教育的應然目標。他們以為僅僅追求高效益仍然是短視行為,還必須注重課堂的生命內涵,交給學生一生“帶的走”的東西,那就是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1.解讀

“271”模式,即課堂45分鐘分別按照2:7:1的比例,劃分為“10+30+5”,要求教師的講課時間不大於20%,學生自主學習佔到70%,剩餘的10%用於每堂課的成果測評。

271還體現在學生的組成劃分上:即20%是優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後進生。

271體現在學習內容上:即20%的知識是不用講學生就能自學會的,70%是通過討論才能學會的,10%是同學之間在課堂上展示、互相回答問題,並老師的強調、點撥,反覆訓練才能回的。“2”就是自己學會的,“7”是討論鞏固學會的,“1”是同學幫助、老師點撥學會的。

271追求“動態”轉化:即課堂上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優生學生資源,又要給優秀學生提供“自助餐”,保證他們學的更好;通過小組互相討論,促進中間學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轉化為優秀生,以此擴大優秀生的比重,而把原本10%的後進生向著70%的群體推進。

2.操作

“271”模式呈現的特點是“課前”準備緊鑼密鼓、“課上”互動熱火朝天、“課後”複習溫故知新。

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導學案,提前一至兩天提供給學生,便於學生預習準備。

對預習的要求:教師可靈活採用課外預習、課堂前半部分預習或者整節課預習等方法要求學生預習;一般課上前10分鐘用來組織預習,預習時以小組為單位,組織組內預習交流,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小組探究,要求集中歸納出疑點或新發現的問題,便於上課時進行組間交流。

10+30+5課上操作要求:前10分鐘為預習;課堂中段30分鐘,教師針對各小組提出的問題迅速進行整理並結合自己已準備好的新授課的教學設計,進行點撥、引導、分析、講解;課堂後段5分鐘,學生迅速整理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及知識要點。

3.學習動車組

每一間教室裡都有三個“小組”,一個是行政組,即做好“組務”自主管理工作;一個是科研組,即學生根據組內“學情”與任課教師一起組成課後的“問題研究”團隊,以此給教師提供基於學情的課改“決策”依據,並提升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是學習小組,即由異質同組組成,採用AA、BB、CC形式建構,同組之間是一個相對穩固的團隊,組員之間既是合作者,又是競爭對手。

“三位一體”的學習動車組,為每一個學習者提供了動力援助,讓昌樂二中的課堂因“活”而“樂”,因“實”而“好”。

4.兩案並舉

兩案即導學案和訓練案。

導學案要實施“分層要求”——分層學習、分層目標、分層達標、分層訓練。課前,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編制導學案,並要在上課前,從小組裡選拔出學力中等的學生“代表”進行培訓,課中對“代表”進行“學情調查”和“達標驗收”。課後教師要依照訓練案對“代表”進行“計時”訓練,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動作”。

昌樂二中“271”模式的成功推行,打破了教育的單向傳授形式和學生學習天性受壓抑的沉悶氛圍,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使得學生在靈動與鮮活的課堂上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分享成果,切實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