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破6算只是時間問題!

對美國準備採取的600億美元關稅措施,中國的反制力度看似不大,且主要針對農產品,包括水果、豬肉、廢鋁和鋼管等合共128種商品,但總額只有30億美元,且不包括大豆及飛機這兩個被認為必然的針對項目。原因很簡單,中國不想兩個大國硬打貿易戰,希望特朗普識趣,見好就收,雙方通過談判解決美國的貿赤問題,否則,中國真的會把美國進口的大豆(佔美國總產量三分之一)列入關稅名單,以及撤銷波音飛機訂單。

美國貿赤問題需自己解決

不 過,要解決美國貿赤問題主要責任在於美國而非中國。第一,美國可以減少對中國的進口,然而,由於不少從中國進口美國的都是在華美企返銷美國的商品,他們利 用中國低廉的生產成本,把在中國製造的產品(或在中國組裝的商品)運返美國銷售,賺取極高毛利,相反,中國的毛利卻極低,但商品價值卻計算在中國的貿易帳 內,除非美國企業轉移生產或代工基地至其他國家,否則,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不可能減少。然而,要美國企業放棄一個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我相信他們寧可選擇不要特朗普的減稅優惠!

第二,美國可以增加對中國的出口。事實上,中國在2015年就與波音簽下總值380億美元的飛機訂單,去年11月特朗普訪華,中國亦與美國企業簽下總值2535億 美元商業合約。然而,中國需要的不是低端產品,而是高科技設備,但美國(包括其同盟國在內)仍然禁止對中國出口高技術產品,故即使中國繼續買飛機大豆亦不 能解決美國持續擴大的貿赤。當時特朗普更指出,兩國貿易對美國不公平,必須立即改正造成逆差及市場準入壁壘的不公平做法。然而,美國對於中國企業收購美企 還不是同樣諸多限制?

特朗普政途在中國手上

上述兩途徑均不可行,特朗普的「屎橋」就是強行向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一開始,特朗普先向全球對美國進口的鋼鋁徵收關稅,中國並非主要向美國出口鋼鋁的國家,其後特朗普又以好友或盟國可以豁免,其他國家亦可以申請豁免,中國自然不符合條件。奇怪的是,此措施在4月份才實行,但特朗普已率先對中國實施600億美元的關稅措施,他以為這樣可以提高偏低的支持率,增加中期選選票,殊不知道其政途其實掌握已在中國手中,中國若將貿易戰升級,損傷最大的肯定是美國!

我始終認為,從政者必須是有政治智慧的專業人士,而非特朗普之流-一個地產商人。特朗普上臺後不斷切換官員,忠言逆耳者都要離開,留下的只是執行「特命」的應聲蟲,或與特朗普同樣仇外的右翼保護主義份子。筆者更加相信,特朗普的氣焰將於今年11月中期選舉後熄滅,共和黨完敗的可能性更高,而特朗普則會成為美國總統選舉史上前無古人的一大笑話!

週二人民銀行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由週一的6.3193大幅下調至6.2816,即美元兌人民幣單日貶值近0.6%;歐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則由由7.8136上調至7.8218,微升0.1%。今年1月2日以來,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由6.5079跌至昨天的6.2816,累積貶值3.48%。不過,今年以來歐元兌人民幣匯率先跌後升,僅由年初的7.8198微升至昨天的7.8218,幾乎沒有變動。美元兌人民幣與歐元兌美元走勢極之相似,由此可以推斷前者主要跟隨後者升跌。

美匯去年1月已週期性見頂

此時人行調高人民幣兌美元中間者至2015年「811」匯改以來最高,多少讓市場認為與美中貿易戰有關。然而,即使美元跌至6算,由週一的6.314計亦不過貶值5%,絕不可能解決美國自身問題導致與中國擴大的貿易逆差,但人行的行動再次表明中國不希望與美國打貿易戰。

技術上,假設美元兌人民幣在2015年8月匯改前的低位6.21為短期重要支持,則目前匯價已接近見底,我不相信在面對特朗普此等霸凌行為下,中國容許人民幣快速升破6算。不過,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後宣佈退出各種國際協議,確實有利中國進一步涉足國際舞臺,對中國而言未嘗不是好事。在美元已週期性轉跌的情況下(美匯指數已於2017年1月在103見頂),美元兌人民幣跌破6算恐怕亦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