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百多畝魚塘,現在想用一個8畝的魚塘試養小龍蝦,具體該怎麼飼養?

yiqie蔡


我有一百多畝魚塘,現在想用一個8畝的魚塘試養小龍蝦,具體該怎麼飼養?下面我就介紹一下該如何操作。



一、池塘改造


①如果是老塘口的話必須清淤,大家知道老塘口淤泥是比較厚的,只留15cm厚的淤泥就行,多餘的必須清理,不要堆壓在池塘周邊,儘量運遠點,塘底平坦,塘埂有一定的坡度,坡比1:2.5,有適當的深水區和淺水區。

②曬塘,清淤後讓池塘曝曬一段時間,曬到池塘龜裂為止。

③池塘加固,裝進排水管、防逃牆。對塘堤加固、加高、加寬,進排水管設計成可活動的L型,做到能灌得進排得出。防逃牆高50cm以上,入土的一端埋入土中30cm以上,埋嚴實?

④殺菌、清塘,曬塘完成後,塘中引入少量的水,水深5~10cm,每畝潑灑生石灰粉75~125公斤,對池塘中的魚卵、細菌進行徹底滅殺。

二、培草、肥水


①在消毒完7~10天后,我們就可以進行水草的移栽了,最好是栽3種以上水草,有適當的上游水草,也有適當的下游水草,佔池塘面積的30~40%左右。

②肥水,待水草成活後,我們再進行肥水,畝施腐熟的家禽糞500~600公斤,培育水生動物、浮游生物為蝦種或蝦苗的投放做最後準備。

三、蝦種或蝦苗投放

前面的基礎工作做好後,我們就可以進行蝦種或蝦苗的投放了。①蝦種的投放最好選擇在6~9月左右,畝投蝦種40斤左右。②蝦苗的投放,時間在3~4月份或9~10月份,畝投蝦苗80~100斤左右。

對蝦苗、蝦種的要求,顏色正常、活力充足,附肢其全、無病無傷、體質強碩。對於那些半死不活,無啥活力的蝦苗要禁止使用。

四、飼養管理

定點、定質、定量、定時投餵餌料,平時做好觀察記錄,找到最佳的投食量。以投餵後,小龍蝦能吃飽略有剩餘為佳。

五、疾病預防

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方針。定期換水,定期給水體消毒、餌料場消毒、捕撈工具消毒。定期在餌料中添加多維素、魚骨粉、保肝膽、防腸炎的藥物,進行預防。重防不重治,因為目前小龍蝦一旦患病,並沒有什麼特別有效的藥物能及時治療。

六、捕撈。

堅持以捕大留小、輪捕輪放的方針,進行捕撈,讓小蝦有更大的生長空間,在捕撈中發現的丁殼蝦、鐵蝦要及時清理。

以上就是我對魚塘改造和飼養管理的一些大概介紹,還有許多地方還有不全,大家可以關注我,在我前面的問答中有關於小龍蝦各方面的詳細解說。大家如果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也可以留言、評論,一起交流。


壞男人2576


近幾年隨著龍蝦行業的持續火爆,養魚效益的一個下滑,有很多養殖戶把魚塘改成龍蝦塘,以追求更好的養殖效益。也有些地方,隨著土地政策的一個收緊,基礎農田的一個保護,加大了新開龍蝦塘動土的難度,魚塘改造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然蝦塘和魚塘在構造和養殖模式上,有一些區別,改造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下面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

【雪源龍蝦養殖基地供圖】

新開的魚塘可能沒有這方面的擔憂,但是老的魚塘,因為經過多年的養殖,加上塘養魚密度較大,餵養較多,魚本身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在塘底積累了大量的有機汙染物,包括淤泥一般也很深。在這樣的池塘放蝦,很容易發生偷死現象,也就是很多新的養殖戶,開春放進蝦苗,起蝦的時候起的蝦很少,甚至起不到蝦的原因之一。包括這樣的塘底,在高溫季節很容易出問題,可能會發生毒素、耗氧、泛酸、發熱等情況,影響龍蝦的正常退殼,造成相關疾病的滋生。即使這樣的池塘能夠起到龍蝦,底板也會很髒,色澤也不漂亮。所以我們改建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徹底的清理淤泥,一般保留個10cm左右的深度即可,方便後期種草。淤泥最好能夠運走,不要堆在池塘邊,以防後期雨季再把淤泥衝回池塘。

曬塘

2、曬堂消毒,這裡要注意,不要用生石灰消毒,因為魚塘PH值本身較高,雖然龍蝦適合在鹼性環境中生存,但過高的PH值,反而會產生應急反應,不利於龍蝦脫殼,這裡建議用漂白粉消毒。消完毒以後,建議暴曬個半個月左右。

3、不要追肥,因為魚塘有機會較多,水質已經較肥了,如果再追肥,反而不利於水草的生長,直接種水草就可以了。

4、如果水體有機物依然很多的情況下,可以用生物菌進行分解,這個漁藥店一般都有賣的。也可以投放鰱魚或者螺絲來降解有機物。

5、一般魚塘的水面都很大,因為魚塘養殖面積是以水面來算的,越大越好,但龍蝦一般都在四周活動,一般不去池塘中間,如果魚塘水面太寬太大的情況下,建議在池塘裡面多加幾條堤壩,以增加龍蝦養殖面積。

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魚塘改蝦塘的方法,後續具體操作步驟,大家可以看我以往的文章


雪源龍蝦


受目前小龍蝦市場的火爆,養魚經濟效益降低、租地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向灣塘谷諮詢如何將現有的魚塘改造成小龍蝦養殖塘口,也想從事小龍蝦養殖。


正好借這個問答和大家交流一下魚塘改造蝦塘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對於題主關注的小龍蝦該怎麼養,您可以查閱之前灣塘谷問答,裡面有詳細的描述,從水草栽種、水質管理、飼料投餵、疾病預防、捕撈等一整套流程。

魚塘改造蝦塘的步驟如下:

一.池塘基礎改造;

1.進排水系統設計、規劃:

改造後的蝦池肯定不能通過水泵或直排的方式直接將魚塘中的水引入蝦池。可以單獨設計進排水渠,引入其他水源;或在蝦池進水口或泵的出口管加100目以上濾網,這樣才能引用其他魚塘水源;必須防止其他魚塘雜魚及魚卵進入蝦池,如果這一步做不好,改造後的蝦池還是會成為魚塘。

2.魚塘清淤:

魚塘經過一段時間養殖,由於飼料投餵、魚類死亡等原因池底會淤積很厚的淤泥,需要對魚塘進行徹底清淤,使淤泥厚度保持在10釐米以下,最多不超過15釐米,若過厚的淤泥不清除,極易導致小龍蝦疾病爆發。清除的淤泥最好運走或深埋,如果不能,放置淤泥的處所在暴雨時,淤泥不會流回入蝦池。

3. 池埂修整,做防逃:

使修整後養殖小龍蝦的池塘池埂寬度至少保持2米以上,高度不低於1米。另外養殖小龍蝦的池塘池埂四周必須要做防逃設施,如果防逃設施沒做好,其他魚塘將會有小龍蝦,對養魚會有一定影響。

二.消毒、曬唐、清塘等;

1.清淤後的池塘先進行消毒。對於老的魚塘,由於養殖時間長,池塘鹼性大,建議用漂白粉消毒。如果用生石灰兼顧消毒、清塘的需要監測水質鹼度,調節水質使保持水體pH值7.5-9.5之間。

2.消毒後的塘口,有條件的可以進行曬塘,以徹底殺滅池底病毒、細菌等有害微生物,如果不能可以上水後適當進行底改。

3. 池塘完成消毒、曬塘或底改在上完水後為了確保安全,在放苗前進行一次徹底清塘,殺滅水體中雜魚、魚卵。

三.其他注意事項;

1.如果改造的魚塘面積超過10畝以上,需要多做幾道池塘,以增加小龍蝦打洞、活動面積,確保在水體突變的情況下,小龍蝦能儘快洄游到岸邊;

2.對於改造的魚塘,如果沒有徹底將淤泥清乾淨,不需要特意施底肥;

3.改造完的塘口在放苗前還需定期檢測水質,水體過肥需要底改和進行水質調節。


灣塘谷


要具體講清楚怎麼養殖不容易,我大致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說說,參考就好:

第一,池塘修整。你的塘子是老塘,裡面淤泥富集,要清除汙泥,平整池底,然後再曬塘。如果要改塘,塘埂頂要寬2米左右,埂內坡比1:3,蓄水深度1.5米左右。塘埂四周要用遮蔭網、硬塑料膜、石棉瓦等圍住,進排水口也要用網片包住,防小龍蝦逃逸。

第二,池塘清塘、消毒。清塘消毒工作很重要,每畝用生石灰30kg化水全池潑灑,既能殺滅雜魚、蛙等敵害生物,又能減少致病菌。

第三,水草種植、管理

池塘中種植水草,既能為小龍蝦提供食物,又能為其提供棲息場所,特別的,小龍蝦蛻殼時更少不了水草。水草可選擇輪葉黑藻、金魚藻等,種植面積為水面積的1/5,橫排種植,間隔可稍大。

水草不是種上就好,水草管理不好,會導致水質惡化,或者會妨礙小龍蝦的活動和生長髮育。因此,要及時打撈死水草,修剪過長的水草。

第四,施肥

你的池塘是老塘,可先灌水,看池水自己肥水的情況。如果水沒有肥起來,可用腐熟的雞糞來肥水,每畝用量30kg。

第五,放苗

蝦苗要優質健康,根據面積確定好養殖密度,放養前用2%食鹽水消毒。

第六,投餵

堅持定質、定量、定時原則投餵,水質差、連續雨天少投餵或不投餵。進東前要育肥,可多投餵螺螄、蚌肉、雜魚肉等動物性餌料。

第七,水質管理

冬季水位80釐米左右,其他季節50釐米左右,有利於保持水溫。冬季加水要提前,並且要慢要緩。

第八,疾病預防

定期消毒殺菌、殺蟲,但要注意藥物的選擇、用法等。可在飼料中拌入水產用維生素,增強小龍蝦體質。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積極留言討論,也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大美自然


一百畝的魚塘,八畝養龍蝦?開玩笑吧,還是不要養了,首先龍蝦的畝收益很低,按照產量來說好的話大概畝產400-600斤,還是在輪番養殖的情況下,一斤批發十元,大概一畝池塘的收益在兩千多點。其次要考慮水塘是土質還是沙質土壤,因為龍蝦有打洞的習性,沙質土壤沒有辦法培育幼年。其實養龍蝦的成本更低,不需要購買特殊的私聊,只需要松針,麥麩等家庭農作物飼養即可。


文刀永王


把一百畝都養小龍蝦,我們這到處都是養龍蝦的,你可以來找個師傅!


13469716183


你可以請一些大學給你建立一個數學模型。。來分析怎麼養。。上個星期我們就分析了養魚戶的效益分析。。


男人無心便是王1


最後你會發現,你養了一百多畝小龍蝦,八畝魚🐠


ZC劉志強


我認為不要改,如一百畝全養,見意你每個塘塊埂下埋個二百的管。成直角形站立(彎管),中間要有節頭,隨時調節水位。草栽後慢慢加。

埋入底部。(要求能把塘內水全部排幹,便於曬塘)栽草,培菌,藻肥。準備投苗(選養殖戶苗),每畝投一百斤(一斤一百三十尾左右)保肝膽腸炎。按科學方法去喂保你收穫:滿滿。

養殖必須講成本,你蝦養的產量再高,成本超出等於零。

我養蝦十來年了,在蝦海里有學不完的知識,取不完的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