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如何從「中國華盛頓」變爲「竊國大盜」(上)

清末自1840年始,至1911年辛亥革命乃至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這一百年左右的時間,恐怕是所有中國人民族記憶、民族情感的層面最感恥辱的時代,光輝五千年的歷史榮耀感被無能的統治者、殘暴的入侵者無情擊碎。

這個時間裡整個中國風雨飄搖、飽受欺辱,中國人民也受到封建官僚、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的無情壓迫與殘害,但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壓迫越嚴重反抗越激烈。在這風雲激盪、改天換日的大變局之下也湧現出許多為中國前途付出心血生命、為救亡圖存貢獻智慧力量的才智之士。

當然歷史進程是複雜的,同樣有一些人的歷史評價也極具有爭議性,在筆者看來爭議最大的恐怕就是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了。

說起袁世凱,他身上幾乎具備當時代所有勢力的烙印。此處先列舉下袁世凱所歷職缺:在朝鮮做過清軍的統帥、在小站做過北洋軍的領袖、在天津做過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在滿清朝廷做過內閣總理大臣、做過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做過“洪憲”皇帝……

總結一下袁世凱做過軍頭、地方行政長官、清朝總理、民國總統、中華帝國皇帝等等。總之當時代能攪弄風雲的勢力,袁世凱可都曾是其中的一員,他的複雜性也由此可見一斑。

所以筆者認為給這樣極具複雜性的人物下一個具體的定義,不論或褒或貶都有不尊重歷史之嫌。我們中國人讀史或談史都較為客觀,歷來是功過分開留待後人評說。

筆者認為這句話應該沒有太大的爭議:袁世凱在稱帝前,不論在任何一個勢力中的任何階段裡,都為中國的進步做出過自己的貢獻。

朝鮮平定內亂,於中國邊疆的穩定有功。

小站練兵,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現代軍隊。

天津主政,建立起中國最早的警察制度。

做北洋大臣及內閣總理時,也積極推動變法自強等等。

袁世凱主政滿清朝廷時,大力推行維新及變法,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蛋糕,因此他也得罪了清朝皇族的一批王公大臣,這是他後來被排擠出清朝權力中心、差點被殺的直接原因。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的革命黨對這個滿清朝廷的“改革先鋒”心存敬意。

中山先生還曾特意派人在袁世凱被貶之後,跟他接洽,希望他也能投入到反清革命當中。但袁世凱畢竟是舊官僚,腦海中對這些“新潮”的思想並無什麼具體的概念。

只是拿出自己的存銀,向革命黨表示了一番“心意”之後,便送走了革命黨人。

之後辛亥革命的爆發,讓全中國都面臨著一場重大的抉擇,袁世凱自然也不例外。

革命黨人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也發佈獨立檄文。滿清朝廷眼看遍地烽火,不得已,才啟用了袁世凱,希望他能帶領北洋軍剿滅各地叛亂。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袁世凱自然明白,就在不久前他還差一點被滿清朝廷以大權獨攬,心存不軌的名義殺掉。

不論如何精明的袁世凱清楚地知道,手握軍權的他此時已經能左右整個中國的歷史進程,屬於他的時代終於要來了。

(篇幅所限,請聽下回分解)

袁世凱如何從“中國華盛頓”變為“竊國大盜”(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