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中東衝突這麼頻發,背後的深層次邏輯是因爲美國在中東已經勢微?對此有何評價?

朱九V


中東這幾年地緣格局頻繁衝撞、各勢力頻繁崛起從深層次的邏輯來看的確是因為美國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減弱。


其實不只是在中東,在全球範圍內美國的影響力已經開始出現鬆動,但因為中東是美國戰略觸角最密集,與美國霸權體系最緊密的地區之一,所以美國影響力的衰退在中東地區能最先敏銳的感知出來,顯現出來。

1.美國在中東勢力的鼎盛和衰弱

美國對中東地區的滲透其實在一戰之前就已經開始,第二次中東戰爭,既蘇伊士運河戰爭是英法老牌大國在中東淪為配角,美國入主中東的標誌。其後雖然蘇聯積極在中東地區與美國進行地緣博弈,但基本上主導權還是在美國手中。冷戰的瓦解,標誌著美國在中東的完全影響力絕對地位。彼時俄羅斯國內經濟低迷,實施休克療法,被迫取締地中海艦隊,徹底在中東向後退縮,而美國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中積極進取,一家獨大。


但隨之而來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促使美國十年來深陷戰爭泥潭,時至今日伊拉克戰爭已經過去15年,美國卻還不能徹底抽身。上述兩場戰爭,是美國在中東影響力達到巔峰的標誌,也是美國開始式微的標誌。兩場戰爭消耗了5萬億美元,據有些專家研究兩場戰爭實際消耗超過了10萬億美元。其不僅沒有達到徹底把控中東的目的,反而促使中東更加混亂,各方勢力開始紛紛崛起,爭奪權利真空。同時其將自己在中東的信譽透支,陷入了此起彼伏的反美浪潮中。


2.各方勢力的逐鹿中東

美國在中東勢力的崛起還表現在各方勢力在中東的崛起。因為美國在兩場戰爭中受到的打擊,美國開始在中東實施和平演變的策略,阿拉伯之春便是這一策略的實施,但這卻促使中東更加混亂,助長了各方勢力渾水摸魚的力度。

首先起來挑戰美國中東影響力的就是伊朗。雖然從一定程度上來看伊朗在中東地區的戰略佈局和積極外擴更本目的是為了自保,但這一過程本身就是在美國中東式微的前提下產生,並且在此過程中更加的衝擊了美國影響力。從黎巴嫩到敘利亞,從也門到巴勒斯坦,再到塔哈爾,顯然此間上述這些國家或組織背後,伊朗的影響力已經無處不在。其什葉派之弧,是美國式微之後,起來挑戰美國影響力的第一個進攻型戰略。


俄羅斯的崛起是美國在中東式微的另一個體現。自冷戰後俄羅斯一蹶不振,徹底退出中東。但美國發動的中東兩場戰爭成了俄羅斯的戰略窗口期。到了敘利亞危機爆發,俄羅斯已經羽翼豐滿,於是也加入了中東這場戰略的爭奪之中。加入敘利亞戰爭,組建地中海小艦隊,象徵著俄羅斯的強勢歸來。俄羅斯以敘利亞為根基,積極實施俄羅斯新中東戰略,同時和伊朗什葉派之弧積極靠攏,儼然已經在中東地區最能抗拒美國影響力的一極。試問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之前,俄羅斯哪有這種能力,也有這種膽量在中東同美國叫板。


土耳其的離心更能體現美國在中東式微這件事實。無論是在冷戰事情,還是在冷戰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土耳其在中東地區的事務中,都是在美國主導和北約框架裡行動。即便是2016年之前在敘利亞局勢中,土耳其的政策依舊如此。但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事件,成了局勢改變的關鍵。而後土耳其對敘利亞境內發動幼發拉底河之盾行動,是其脫離美國及北約框架的開始。到了2018年2月,土耳其發動橄欖枝軍事行動,佔據阿夫林地區,隨後兵臨曼比季,土耳其和美國的矛盾第一次白熱化。北約成員挑戰美國在一個地區的秩序和影響力,這是第一次。

3.美國目前的戰略焦慮

無論是美國國家戰略的改變,新國防政策的實施,甚至美國國內特朗普上臺這種現象,歸根到底都是來源於美國在全球影響力的衰弱導致出現其戰略焦慮。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本質上就是美國試圖重新讓美國凌駕於全球各國之上。具體在中東地區,其在中東支持以色列,敲打土耳其,絞殺伊朗,遏制俄羅斯,起目的就是重新建立美國主導的中東秩序。但究其中東這種地緣博弈的開始,還是因為美國在中東的式微。



在二戰之前英國在全球還有許多的殖民地,其還是全球大國,但其在那時已經開始衰退卻是事實。美國此間在中東面臨的局面,與當時英國類似。


中評軍事


中東近幾年的衝突加劇,並不是美國在中東的勢微,而是美國正在進行全球戰略調整。

第一,特朗普上臺後更加註重美國的經濟效益,開始讓美國的盟友承擔更多的“義務”。

中東強國、俄羅斯的盟友伊拉克對美國非常強硬,美國通過兩次戰爭將薩達姆政權推翻。在沙特、以色列等國的助力下,美國登上中東霸主的寶座,在中東的“權勢”達到頂峰。

但是隨著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越來越大,美國這個大地主也開始沒有餘糧了。當特朗普當上美國總統,就開始計劃為美國節流開源。

由於美國解決了自己的能源問題,那麼美國必然會從中東地區抽身,從而達到減少支出實現節流的目的。那麼美國對中東的調整必然會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中東各國涉及到利益豈有不亂之理?而且繼承美國利益的國家也需要拿出讓特朗普感興趣的東西,例如鉅額的美元,美國開源的目的也達到了。

只是這次中東利益調整的最大受傷者居然是與美國沒有太大利益糾葛的伊朗,美國的利益佈局也有點大!

第二,美國式的反恐已經結束,美國未來的重點將是大國競爭。

美國當地時間8月13日,總統特朗普簽署了總額高達7163億美元美軍2019年軍費的國防授權法案,這一軍費再創歷史新高。但這項法案最讓人注意的地方為將中俄等國列為美國的戰略競爭者。為了遏制中俄的戰略崛起,美國針對性的推出了很多的舉措。例如禁止美國政府及美國政府的合作方使用中興及華為的技術,禁止美俄開展兩軍合作、延長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等。美國逐漸從反恐戰爭轉向與中俄等大國進行大國博弈方面來,而作為俄羅斯與美國博弈的主戰場,中東豈有不亂之理?

而美國國防部部長馬蒂斯隨後也表示這份授權法案體現了美國軍事戰略思路的調整,美國軍事戰略重點將從反恐轉移到同其他國家間的大國競爭。所以說未來美國與中俄的戰略競爭將更加激烈。

因此,中東的亂局並不是美國式微的結果,而是美國戰略調整的結果。隨著美國與俄羅斯在中東博弈的升級,中東將會變得更加會混亂!


昨思今明未武


如果從輿論角度出發來那麼多這個話就不要當真。如果從國際戰略上出發呢。目前的中東格局是美國所希望要看到的中東格局。八年前,敘利亞是鐵板一塊。現在是,內戰紛紛。美國實際在敘利亞的幼發拉底河東岸,庫爾德人實行自治,進行行政化的管理。懂一點地緣政治,你就知道八年前美國在敘利亞什麼都沒有,現在有什麼大家看一看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