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埃及能夠和以色列和解,而敘利亞不能?

大東北的小豆包


與敵人和解是需要極大政治勇氣和魄力的。目前以色列只有兩個阿拉伯國家的建交國,一個是約旦,一個是埃及。此外,還有敘利亞和黎巴嫩這兩個鄰居沒有和以色列建交。

敘利亞作為以色列的四個鄰居之一,參加了1948年以色列獨立以來的歷次與以色列的中東戰爭。但每次都失敗,並且丟失了戈蘭高地。不過敘利亞一直堅持反對以色列的政策,從來不和以色列官方接觸。原因確實耐人尋味。

木叔長期關注中東局勢,對敘利亞問題也有涉及,總結三點,1400字,與各位分享。

第一,巴沙爾家族兩代統治敘利亞50年,合法性來源於與以色列的對峙。一旦和平,他們統治的合法性即將失去。

各位不瞭解敘利亞內政的朋友可能不太清楚巴沙爾父子為什麼兩代人能統治50年。這有點像蔣家王朝在臺灣的統治。

他們父子兩代人也一直統治了50年左右,靠得是什麼,是一部戒嚴法。也就是說,在與敵人對峙的時候,一切憲法所規定的什麼基本的民主人權,都要為國家安全讓路。主要表現是“先軍政治”、禁止遊行抗議、禁止反政府行為、老百姓言論自由受限、總統權力無限等。

巴沙爾父子也是如此。他們的手段是用一部“緊急狀態法”來代替憲法的作用。該法律明確政治的不正常狀態,可以讓總統想幹多久就幹多久。而且對反政府行為進行打擊。

什麼叫緊急狀態?就是敘利亞一直和以色列軍事對峙,這就是緊急狀態,說不定啥時候戰爭又來了,所以敘利亞整個國家要一直備戰。

從這個角度講,巴沙爾父子受益與和以色列的軍事衝突。一旦與以色列和平,“緊急狀態法”就沒意義了。要公開民主選舉的話,反對派上臺是大概率事件,畢竟巴沙爾一派只佔該國總人口的11%。一人一票選舉,完全不佔優勢。這是他們遲遲不敢和以色列和談的主要原因。

(以色列軍人)

第二,埃及與以色列和談後,以色列歸還了西奈半島。但以色列曾明確表示,永遠不會歸還戈蘭高地給敘利亞。那麼敘利亞當然也不願意和以色列和平。

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重視,遠遠超過對西奈半島的重視。

西奈半島對以色列沒有太多的戰略價值,只是增添了大片土地。但這些土地基本是荒漠,就算屬於以色列,利用率也不高,反而還會浪費大量兵力部署。

戈蘭高地不一樣,是充足的水源地,而且居高臨下俯瞰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平原。這裡一旦被敘利亞佔領,以色列北部地區的各種軍事部署將被敘利亞完全處於掌控之內。以色列軍事上會變得極為被動。

(戈蘭高地部署的以軍設施)

所以以色列右翼曾坦言,無論何時,戈蘭高地都不會給敘利亞。既然不能效仿埃及以色列和談的時候,交換西奈半島一事,巴沙爾當然也不會和以色列談和平。相反對巴沙爾來說,這正好是一個不與以色列和談的好藉口。

第三,伊朗是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的支柱之一,而伊朗極端仇視以色列,敘利亞一旦與以色列媾和,伊朗將不可能繼續保護敘利亞。巴沙爾政權肯定會瓦解。

木叔以上提到了巴沙爾一派只佔該國人口大約十分之一,信奉的教派被主流的遜尼派認為是異端,但是與伊朗什葉派更接近。這是巴沙爾政權能得到伊朗支持的宗教原因。

這次敘利亞內戰,如果沒有10萬伊朗人和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力量支持的話,巴沙爾肯定會生存的很困難。因此可以說伊朗是敘利亞政權維繫的支柱之一。

一旦敘利亞和以色列和談,對以色列極端仇視的伊朗人怎麼想?不僅會對巴沙爾極為憤怒,甚至可能策劃針對他和他家族的暴力活動。就算伊朗撤回支持的話,巴沙爾政權也危在旦夕。

所以在木叔看來,以上幾點決定了巴沙爾不會仿效埃及前總統薩達特,與以色列進行和談。


你如何看待此事?

歡迎交流評論!


木春山


和以色列和解的不僅僅是埃及,還有為人低調的約旦,之所以沒有與敘利亞的事!小編總結起來就三方面原因。並順便反駁一些人的觀點。

其一,敘利亞錯過了和解的時機。

埃及最先扛不住中東戰爭的失敗,在1979年3月26日,埃及總統薩達特和以色列總理貝京簽署了《埃以和約》;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總理拉賓同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簽署《巴以和約》;1994年7月25日,拉賓又和約旦國王侯賽因簽署類似的合約。

短短10幾年阿拉伯國家就爭先恐後的結束對以色列的仇視,原因就是當時的國際環境已經不允許再進行戰爭了,各國經濟狀況糟糕民怨沸騰政府實在無力支持戰爭,經濟建設成了全球主流;美國也需要為全球化和整垮蘇聯創造一個穩定的中東,極力要求建立穩定的中東秩序。

因此,美國強迫以色列歸還了西奈半島和約旦河西西岸的部分地區,與約旦、埃及實現和平。但是,當蘇伊士運河周邊國家實現了和平後,美國就不再關心東地中海的問題,因為全球化經濟只需要蘇伊士運河的和平,敘利亞與以色列保持軍事對抗才更加符合美國的利益。

當時巴沙爾父親執政的敘利亞政府也在謀求和平,以收回戰略重鎮戈蘭高地,但是以色列人無論如何也不再願意作出讓步,在以沙漠環境為主的國度以色列,戈蘭高地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在拉賓被刺身亡後這種和談的時代徹底終結。以後的以色列歷屆政府只有保持對阿拉伯的強硬政策才能立足以色列政壇。

其二,與沙特有關的宗教派系問題。

細心的軍迷肯定發現了,與以色列的和談的潮流是在90年代前後,這時期伊朗辦法了宗教革命,美國的中東戰略發生了質的轉變。從支持巴以戰爭的民族政策轉變為,終止戰爭聯手整個阿拉伯世界對抗伊朗🇮🇷。沙特也是在這個時候被美國選中成為西方代理人的。

但是,沙特這個新兄弟死活不願意接納敘利亞,原因大家都知道,敘利亞是17%的什葉派統治遜尼派的國家,國王政體的遜尼派沙特非常仇視什葉派敘利亞軍政府!時至今日,沙特都想置巴沙爾於死地。換言之,即便是以色列願意讓出戈蘭高地換取同敘利亞的和平,沙特也不會同意。

其三,還是最基本的民族問題。

最反對以色列的不是那個領導人,而是失去了世居土地的巴勒斯坦人民。很多人不免要問,以色列奪去了巴勒斯坦的土地,那麼原先的居民去哪了呢?

其實巴勒斯坦人大量逃亡到周邊國家,成為難民。埃及和約旦與以色列和談的最基本前提就是取消對巴勒斯坦人的庇護,尤其是約旦這個總人口的60%都是巴勒斯坦人的國家。失去庇護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大量逃亡到敘利亞和黎巴嫩,黎巴嫩的巴勒斯坦人組成了今天的真主黨,而巴沙爾家族也在眾多巴勒斯坦人的支持下維持統治。

因此說,黎巴嫩和敘利亞都不可能與以色列和談,今天的敘利亞很亂,土耳其、美國、伊朗都有自己的勢力圈,但是你聽說過有以色列的勢力圈嗎?一言以蔽之,阻礙敘利亞與以色列和談的最大問題就是那些分佈在敘利亞的巴勒斯坦人。

最後反駁一下一些答主的觀點。

我們都小看了巴沙爾的政治覺悟,這絕對不是一個貪戀權利的怪物。相反,巴沙爾統治下的敘利亞是整個阿拉伯-伊斯蘭世界最西化的國家,巴沙爾一再強調:“我無意終身執政,只要人民不再需要我,我就可以下臺”,正是他太為境內的巴勒斯坦人著想才不被西方接受。

雖然巴沙爾父子統治敘利亞50年,與寶島上的父子一樣也是50年的執政期。但是,巴沙爾更像是蔣經國,他對父親的《國家緊急狀態法》有了很大的突破,就像蔣經國解除《戒嚴法》全力發展經濟一樣,是一位眼光卓越的現代化開明政客。蔣經國在一黨執政和經濟繁榮之間選擇了後者,巴沙爾再不濟也比蔣經國強。因此說:雖然敘利亞和寶島確實相似,但絕對不是一些人理解的那樣不堪。


兵器世界


美國著名外交家基辛格曾經對阿以關係有一句經典的論斷,“沒有埃及就不會有戰爭,沒有敘利亞就不會有和平。”現在會看起來這句話卻是印證了中東和平的走勢。埃及和敘利亞是唯一兩個根以色列接壤的阿拉伯大國,五次中東戰爭過程中,埃及參加了四次,而敘利亞參加了五次,並且與以色列至今仍時有衝突。那麼為什麼埃及能夠跟以色列握手言和,並換來了持續至今將近40年的和平,而敘利亞卻不能?

埃、以和解開啟中東和平路線圖

埃及與以色列之所以和解的最大突破口就是西奈半島問題得以成功解決,以色列軍隊撤出,埃及收回西奈半島,因為長期的戰爭使得埃及認識到通過武力手段無不但無法徹底消滅以色列,反而只會喪失更多國土,而準備充分的贖罪日戰爭也只能與以色列勉強打成平手,所以埃及總統薩達特一改一貫的戰爭手段,轉而採取和平手段與以色列進行和談。1976年廢除《埃蘇有好合作條約》其放棄了完全倒向蘇聯的外交政策,在美、蘇之間保持平衡,以尋求美國在埃、以和平問題上的斡旋與牽線;本人1977親赴以色列與以色列總理貝京會晤,從而開啟了埃、以關係正常化的大門,並最終促成戴維營協議、《埃以和平條約》的簽署,埃、以結束30年的戰爭狀態。薩達特的給埃及帶來了和平,也為自身贏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的榮譽,但也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埃及的和平事業,1981年10月6日命喪聖戰主義分子的槍口之下。

幾乎無法妥協的敘、以矛盾

敘利亞之所以無法與以色列達成和平協議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點,戈蘭高地是兩國矛盾的最現實因素,戈蘭高地有中東水塔之稱,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整個以色列北部地區,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自1967年六日戰爭被以色列佔領以來,敘利亞一直想通過武力進行收回,但都未果。

第二點,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所領導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宗旨,就是反對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者,本身在國內的內戰仍然持續,地位剛剛坐穩,如果媾和勢必使巴沙爾失去威信。

第三點,以色列對於敘利亞而言可謂苦大仇深,因為自第一次中東戰爭以來的五次中東戰爭,敘利亞幾乎沒有一場像樣的勝利,都是慘敗,尤其以1982年的第五次中東戰爭中的貝卡谷地空戰,至今敘利亞仍隱隱作痛。

第四點,鑑於敘利亞與伊朗的良好關係以及對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分子的支持,以色列以及美國也不可能同其進行和談,放棄這些關係巴沙爾幾乎無法做到。

總結

埃及的和平和敘利亞的戰爭幾乎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同樣面對國內的動亂的情況之下,外部環境也就影響到國家的內政是否穩固,與以色列保持和平的埃及在2011年國內出現政治危機後很快就恢復恢復了國家秩序。反觀敘利亞動盪的局勢不但惡化成了內戰,而且持續至今,雖說敘利亞內部的問題很突出,但是如果其能夠較早的解決同以色列的紛爭,將精力轉移到處理國內矛盾,外部勢力也不會在其國內矛盾爆發之時介入,導致今天這種國將不國的局面。

本文圖片來自百度百科,1為第四次中東戰爭,2為在美國總統卡特斡旋下埃及總統薩達特與以色列總理貝京,3為被以色列佔領的戈蘭高地,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敘利亞不能與以色列和解,主要基於以下幾點原因。第一,以色列至今仍然佔領著敘利亞領土戈蘭高地,戈蘭高地對於以色列的安全至關重要,通過這裡可以俯瞰以色列的人口和經濟中心區域,而且被稱為中東水塔的戈蘭高地水資源豐富,對於缺水的以色列來說意義重大,以色列不可能放棄對戈蘭高地的佔領;而戈蘭高地問題在敘利亞國內牽動著民眾的民族感情,敘利亞政府不敢在這個問題上讓步。第二,阿薩德家族維繫統治的阿拉伯復興黨的宗旨就是解放巴勒斯坦被佔領土,與以色列媾和會使阿薩德家族的統治喪失合法性。第三,作為少數派的阿拉維派一直統治敘利亞,與以色列的敵對狀態是凝聚國內民眾的主要手段,一旦喪失這個藉口,阿薩德家族難以維繫少數派統治,難以維繫對軍隊的牢固控制。最後,敘利亞雖然有一定的軍事實力,但不能與地區大國埃及相提並論,阿薩德家族的統治很大程度上需要什葉派盟友伊朗的支持,伊朗是敘利亞的長期堅定盟友,這是美國和以色列最難以接受的,也是阿薩德政權難以放棄的。



照理說事


首先,這樣的差異是和埃及、敘利亞兩國國內的情況有關。埃及是在國內團結的情況下,以和解換取西奈半島和發展。現在敘利亞國內四分五裂,即便巴沙爾與以色列和解了,國內又能有多少人承認這個政府的決定。

其次,這和當時的埃及以及現在的敘利亞投奔的大佬有關。埃及當初放棄蘇聯,準備倒向美國,因此可以通過美國和以色列和解。但即便如此,這條和解之路也走得十分艱辛,甚至搭上了薩達特的性命。現在敘利亞境內的俄羅斯和伊朗勢力十分強大,尤其是伊朗是堅決不會和以色列和解的,敘利亞境內的勢力比拼,也有阿拉伯世界藉此打擊以色列的想法在內,所以對於敘利亞來說,這兩股力量也是非常大的阻力,尤其是在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積怨越來越深的情況下。


小溪解局


兩國永遠不可能和解,除非一國滅亡。

原因如下:

1.美索布達米亞地帶(Mesopotamia)埋藏石油,這個區域就是兩河流域,敘利亞,伊拉克所在區域。小編埃及有棉花,木有海量石油儲存。

2.猶太人投資的石油公司有 SOCONY就是後來的美孚Mobil,Standard Oil of New Jersey, Standard Oil of New York, British Petroleum, Iraq Petroleum, Turkish Petroleum。

3.在一戰以前 ,沙遜Sassoon家族就和 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家族有合作了,猶太人間接控股這些公司,把利益分享給了盎格盧撒科遜人,以及後來的德國政府。

4.二戰德國人 Adolf Hitler 是什麼原因要仇視猶太人,後面才攻打盎格盧撒科遜人,應該讓大學教授們好好研究,是不是分贓不均? 宋鴻兵 通過貨幣戰爭只揭示了Rothschild家族,但是還有Sassoon家族幹得壞事沒有揭露。


Skyworld2


雖然問題出錯了,但一看就知道你想問的一定是以色列為什麼能和埃及和解而敘利亞不能,


太深層的原因我們當然是霧裡看花,也許連當事國的人民都不能全面解釋這個事,我們能看到的表面現象也僅僅是領土問題,,,埃及本也不是一個好鬥尚武的國家,但歷史的浪潮一度把他推向了阿拉伯世界反以同盟的領頭羊地位,硬著頭皮和以色列幹了好幾仗,終究毫無成果不說,還拖累了本國的國民經濟,激化了國內極端分子對以色列的仇恨並生生整出來一個穆斯林兄弟會,這個組織在反以的同時當然也威脅到了薩達特政權,這個時候又不得不說到美國,美國為了削弱埃及對抗以色列的精神力量,不失時機的對埃及展開了“無私的援助”,以色列也通過那個著名的《戴維營協定》把西奈半島還給了埃及,並承認埃及對該地區的領土要求和國家完整的訴求,有人說埃及和以色列的和解是軍方的和解,政治上依然是對抗狀態,我不贊同,這個可以繼續爭論吧!



說到敘利亞,我們看到的仍然是領土爭端,從戈蘭高地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來看,應該屬於敘利亞,但當年以色列建國之初,和加沙地帶以及約旦河西岸一樣,聯合國並沒有把這個事情完全搞清楚,以至於造成了後來的紛爭不斷,我們別忘了戈蘭高地有個太巴列湖,這個湖地處約旦河的上游,能提供以色列40%的飲用水,對於缺水的中東來說,,以色列拼了命也得把它搶過來,但高地上的居民大多是德魯茲派的穆斯林,一直都不願加入以色列而願意迴歸敘利亞,從現在的狀況來看,敘利亞是少數什葉派統治著多數遜尼派,而什葉派天生看不慣美國,在戈蘭高地問題上與以色列難以達成和解也能夠理解,


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以色列再次向敘利亞大開殺戒,是不是有一舉拿下戈蘭高地的決心?那就看美國給不給力,普京的耐力能堅持多久,巴沙爾能不能扛得住兩線作戰,,,!


歷史知識有限,有不對的地方請列位糾正,,,


冷兵器TILLLINDEMANN


阿拉伯人跟猶太人完全是一對死敵,這兩個民族的恩怨已經糾纏了幾千年了。猶太人曾被阿拉伯人踩在腳底下當奴隸,所以,以色列突然以一個自由的身份跟阿拉伯人平起平坐的時候阿拉伯人就滿滿的不痛快,並一直想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掉。而隨著五次中東戰爭以後,換成猶太人高高在上,阿拉伯人被按到地上摩擦,這是阿拉伯人難以接受的事!不過這終究是心理作用,阿拉伯人早晚得認清這個客觀事實!比如,沙特就首先走出了這一步。

現在以色列跟敘利亞糾纏不清的其實不是以色列與敘利亞,而是美國與俄羅斯,以色列與伊朗。只要美國跟俄羅斯能夠意見一致,以色列能夠跟伊朗達成休戰,那麼以色列早晚會跟敘利亞和解的!

實際上,經過幾次中東戰爭後,阿拉伯人對以色列的威脅越來越小。能夠跟以色列談判的籌碼也幾乎沒有了,比如,每次挑起戰爭的都是巴勒斯坦,而現在的巴勒斯坦已經四分五裂。而以色列似乎對阿拉伯人的領土也不感興趣,並無繼續擴張的意思。一般來說,只要敘利亞內戰停止,以色列就會跟敘利亞和解。但是歸還失地是不可能的。


優己


我覺得首先是領土問題,其次是宗教信仰問題,還有就是這個世界上最難解釋的意識形態問題,有個名人說過這個世界上最難得兩件事,一.把你的錢裝到我兜裡,二把我的思想裝到你腦袋裡,就算世界上所有國家都認為以色列是這個星球上最好的國家,我敘利亞就不認為你好,你能怎麼著


打狗掍


敘利亞這些年的背運,被折騰,說到底,還是與以色列脫不開關係。要說以色列最恨的國家,一個是伊朗,另一個就是敘利亞。

說到以色列與敘利亞的恩怨,那就說來話長了,一本書也說不盡。下面,我就用2004年的一條新聞,以小見大,看看以色列敘利亞的仇怨到了什麼程度,為什麼以色列、猶太利益集團及其控制的美國必欲除之而後快?


敘利亞承認有化武 放棄條件是以色列銷燬核武庫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6日 11:20 中國日報網站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2004年1月5日晚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採訪時表示,敘利亞有權藉助生化武器保衛國家安全,拒絕美英要求其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要求。

巴沙爾說,只有以色列同意銷燬其核武庫,敘利亞才會考慮放棄生化武器。這是自利比亞上個月宣稱放棄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以來,巴沙爾首次發表關於非常規武器的評論。也是巴沙爾首次承認敘利亞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就為後來埋下了禍根,不僅公開承認自己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且還將以色列拖下了水,等於是在質問西方尤其是美國:以色列也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你們咋不收拾他們呢?難道,我們的武器是進攻性的,他們的才是保衛家園的?)


巴沙爾提到,以色列還佔領著屬於敘利亞的戈蘭高地,最近甚至空襲敘利亞腹地,這就是敘利亞需要保持威懾力的原因。“我們是一個部分地區仍處於被佔領狀態的國家,並隨時有可能遭到以色列的入侵。因此,努力尋找保護自己的方式是很自然的事。”(歷史的恩怨,一目瞭然。)

巴沙爾認為,卡扎菲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發展非常規武器項目進行核查是“正確的步驟”,他還呼籲國際社會支持敘利亞去年提交聯合國的草案,要求在中東地區銷燬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包括以色列的核武庫。(這等於是變相指責以色列擁有核武器了。還不把以色列氣暈?)

巴沙爾還表示,敘利亞將與美軍一起在敘伊邊境巡邏,嚴防武裝分子通過邊境到達伊拉克或向伊運輸武器。他還否認自己仇恨以色列人,重申願意恢復與以色列關於戈蘭高地的談判。

自從薩達姆被捕和卡扎菲宣佈放棄非常規武器後,敘利亞成為美英關注的焦點。美英政府一直在等待巴沙爾對利比亞放棄非常規武器的反應。(嗯,卡扎菲放棄了之後,最終還是難逃一死,你讓敘利亞如何信美國人?)

美國中央情報局最近發佈的關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報告中說:“大馬士革仍在發展化學武器,敘利亞已經擁有神經性毒氣沙林,但很明顯,他們仍在發展毒性更大,持續時間更長的神經性毒劑。另外,敘利亞也極有可能正在發展生物武器。”(無論政府層面怎麼樣,CIA是一以貫之要顛覆敘利亞的,就像他們過去半個多世紀一直努力顛覆那個地球人都知道的他們最想顛覆的國家。)


換言之,如果沒有俄羅斯在後面支持與力撐,巴沙爾政權早就被幹沉了,而且死無葬身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