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爲什麼要興趣廣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失去興趣和好奇心

就失去了很多豐富自己的機會


在建築風水課上,我認識了一位 95 後的大學生。

他經常在群裡發一些案例和感悟,言辭間都呈現出一種特別積極和好學的精神。

他是園林設計專業的學生,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建築風水就喜歡上了,報了課程來學習。

當然,周圍許多同學都對他的行為表示不可理解。

而他則認為風水是集美學、環境學、地理學、易經等等為一體的學科,是流傳了幾千年的文化,可與自己的專業結合起來運用,在風水策劃的基礎上加入合理的園林設計。

因此他遵循自己的興趣,毫不猶豫地報名學習了這門課程。

後來的一天,我在朋友圈發了改變身體亞健康狀態的方法,他看到後便按時練習起來,並跟我分享練習時的身體感受,而在此之前很多人甚至都沒有打開過這個鏈接。

他有好奇心,對事物保持濃厚的興趣,並且以開放的心態去嘗試新鮮事物,在不斷嘗試中,自然會有所判斷,有所積累。

而現實中的很多人卻跟他周圍的同學一般,對自己喜歡什麼全然不知,從來不去積極改變。當看到別人與自己不同的行為時,又感到不可理喻。

他們一邊感到迷茫、困惑,一邊卻拒絕嘗試,因此眼中的世界只有那麼大,世界觀也必定狹窄、平庸。

廣泛的興趣來自於你的好奇心,你的嘗試、探索都在擴大充盈你的世界。

相反,對自己不瞭解的事物直接拒絕而不去嘗試,也就丟失了探索的時機,失去了豐富自己的機會。

你接觸的東西越多

遇到好東西的概率就越大


網上看到過一個話題,哪些興趣愛好改變了你的人生?

一位女生說她五年前喜歡畫畫,就慢慢地嘗試鋼筆畫、水彩畫等,每月畫幾幅,後來又喜歡上了攝影、滑雪、縫紉等,都去嘗試了但沒有堅持下來。

看到這,你可能覺得這是很多人的共性,對待事情只有三分鐘熱度。

但即便是這樣,其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她敢於聽從自己的內心去嘗試,在它們之間找到聯繫,找到自己的出發點。

於是反轉來了,她在一年前做了一個千層蛋糕,得到朋友的讚美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她自己開發出了多種蛋糕,在色彩、配料、種類等種種過程中都融入了特色的東西;

而這些特色和靈感恰恰這來源於她之前對美學的學習,來源於她的畫畫、攝影、設計的經驗。

做蛋糕成為了她此階段的重大興趣,並漸漸地將它做成了一項事業。

每個人的興趣都在自己的天賦範圍之內,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你短時間內可能無法判斷一件事情是否是你的最大興趣,但那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你可以慢慢地去尋找、去挖掘。

這個過程就是一個累積和體驗的過程,每一步路都不會白走。

你之所以成為現在的你,正是之前所有的興趣、熱情、思想、行動的集合,而有質量的思想和行為必定是以濃厚的興趣為基礎的。

所謂厚積而薄發,如果她沒有之前對於美學、畫畫、攝影等的廣泛的嘗試與探索,她的蛋糕開發可能會缺乏特色和靈感。

正是這樣多方面的積累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催生了她的靈感,並一發不可收拾起地成為了她的事業。

又如正在寫文的我,如果沒有嘗試寫作,即使有新媒體這樣的平臺,我的想法還是存在於腦海,很難躍然紙上。

因此,當一個人接觸的東西越多,他遇到好東西的概率就越大,這些好的事物對他的影響也就越大,他才能更快地確定什麼才能成就真正的自己。

保持開放的人,生命有無數種可能,拒絕嘗試的人,眼光絕不會看得長遠。


社會需要的專才越來越多

可真正值錢的恰恰是通才


斜槓青年是近兩年最流行的熱詞之一。它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 “專一職業” 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比如某人可以身兼多職:攝影師 / 插花師 / 教師...

萬維鋼在書中寫到:

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需要的專才越來越多,可是真正值錢的恰恰是通才,特別是領導崗位。有項調查選取了 4500 名 CEO 的履歷表,發現他們從事的崗位超過 3.5 萬個。通過其職位的多樣化成度來考察這個人是專才還是通才,結果表明通才更受歡迎,並且通才的平均工資高於專才的平均工資 19%。

喬布斯曾稱自己如果改行,他將去當詩人。他認為蘋果之所以能與人們產生共鳴,是因為他們的創新中深藏著一種人文精神。

這種結合了人文與科學的多元化思維,產生了巨大的創造力。

作為哲學家的周國平也說過:

人文領域的很多東西是相通的,在廣博的基礎上才有高質量的專。例如很多文學家都具有豐富的哲學、史學積累。一個詩人倘若沒有點哲學氣質,那麼他的詩就顯得乾癟、空洞,一個哲學家如果沒有點詩人氣質,那他的著作大多晦澀、生硬。

我有個同學本、碩、博學的都是不同專業,畢業後也就業了不同方向,他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加強自己觸類旁通的能力。

當其他人都表示不解的時候,有一家公司高薪聘請他做技術經理,因為他們恰好缺乏這樣幾個領域都懂的通才。

看到這,你可能會羨慕他們的多重身份,多項技能。但是請注意這只是表面的東西。

表面上看這些人可以隨意切換多重身份,其實他們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持續不斷的學習更新能力,能夠時刻根據自己的興趣敏銳地捕捉到不同領域之間的聯繫,從而擴大視野,練就出一種強大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興趣

就是培養熱愛生活的能力


很多人希望成為斜槓青年僅僅是為了追求標籤、薪水。但是真正的斜槓是什麼呢?

如成甲所言,斜槓是結果,並不是原因。

即斜槓青年的初衷是擴大視野、認識世界、開發潛力、享受生命,並非為了多幾個賺錢渠道才去學習各項技能。

他們並不確認什麼時候哪項技能有用,什麼時候能用上,而是懷著對世界的熱情,從興趣出發,鍛鍊思維,提升心智,將所學各領域看成一個系統,來升級認知。

用現在的話說,梁啟超就是一個超級斜槓青年,思想家 / 教育家 / 史學家 / 文學家...... 他非常看重趣味。

有人問他:“你的人生觀拿什麼做根底?”

他回答道:

以趣味為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敗,嚴格一點可以說沒有一件不失敗,然而,我總是一邊失敗一邊做,因為我不但在成功裡感覺趣味,在失敗裡頭也感覺趣味。

他看淡了世俗的功名和成就,而專注於生活的樂趣。在這裡,興趣成為了他的必需品,是其生活的價值所在。

興趣讓人保持年輕的心態,忽略年齡的限制。

對事物保持濃厚的興趣,絕不僅僅體現在你擁有了多少技能或特長,其更大的價值在於它賦予了你強大的生命感受力,不再日復一日麻木地消耗時間,而是對每天的生活逐漸上癮,將日子過得新鮮有趣。


興趣是你擁有多元化思維

和開闊眼界的起點


梁啟超不但自己注重生活的趣味,還極其尊重孩子們的興趣和個性,引導他們實現自我。

他的子女們在不同的領域都做得非常出色,九個孩子中出了三個院士。

大兒子梁思成是具備國際眼光、當過普林斯頓大學客座教授的建築學家。

梁思成曾多次請求政府挽救北海的團城和北京城牆,他知道那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他是知識分子,始終保持對學術的忠誠,他去過世界上好多地方,擁有豐富的見識,見證了許多國家曾經走錯過的路,也借鑑了發達國家的某些經驗。

因此,他更看得清北京這所城市未來的走向,知道對於中國來說什麼是最與眾不同的文化,什麼才是最好的東西。

林徽因也懇求保住永定門,她聲嘶力竭地痛斥:“你們現在拆了真古董,等有一天你們後悔了,只能蓋個假古董了。”然而她的懇求無效,真古董最終還是被無情地拆除了。

有文物學家說,如果這一片古城可以留存至今,那將是世界上唯一得以完整保留,規模最宏偉、氣勢最磅礴的歷史文化名城,就連今日之巴黎、羅馬也難以企及。

後來,永定門城樓果不其然地實施了重建,也正如林徽因所說,這隻能是個假古董了。

這就是開放與封閉的區別,也是多元與單一的較量。而興趣就是一個人擁有多元化思維和開闊眼界的起點。

一個人擁有了多元化思維和開闊的眼界,就更容易具有戰略性思維,辨別孰好孰壞,才更安於做自己。

這個自己並不是退而求其次的自己,而是越來越妥帖、越來越安然、也越來越自信的自己。

也許你此時正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為自己對什麼都不感興趣而不知所措,甚至煩悶不已。

你要明白,也許你並不是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只是沒有去接觸而已。

那麼就去嘗試、去探索吧,在你積累了許多知識經驗,見識了更多事物,有了更廣闊的眼界之後,你才容易找到喜歡、適合的事情,你才能安於做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