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絕大多數農村安裝了路燈,按理說是好事,爲何農民們說沒用

在實現了農村村村通之後,近年來,國家對於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資力度,相繼在農村地區開展一場“廁所革命”、“廚房革命”等一系列能夠讓農民共享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成果。而且這幾年,各個農村也相繼安裝了路燈,讓咱們農民們也能像居住在城市裡,晚上出門不用擔心天黑行走不穩而絆倒。

2018年絕大多數農村安裝了路燈,按理說是好事,為何農民們說沒用

老農所在的村莊安裝路燈是去年安裝的,當時安裝路燈的時候,老農自己是著實高興了一陣子。咱農民到了夏天,到了晚上吃過飯以後,就喜歡到街上一起聊會天,坐一坐。過去往往是黑燈瞎火人們都不願出來。現在有了路燈,人們出來納涼就方便多了。

但是這種美好的願望並沒有持續太久時間,高興過後往往是氣氛。農村路燈的安裝,讓咱農民們心裡並沒有太多高興,往往一談起路燈,更多的農民們都是持抱怨的態度,認為不辦實事,有些重形式。為什麼這樣說呢?老農總結出這麼幾點原因。

2018年絕大多數農村安裝了路燈,按理說是好事,為何農民們說沒用

第一,農村路燈安裝間距太大,路燈安裝太少。

就拿老農所在的村莊來說,全村有200多戶村民,但是全村僅有十幾個路燈。在路燈的安裝設置上,往往是一條街上只有兩三個路燈。往往路燈設置在十字路口處,但是對於農村的夜晚,農民們除了納涼一般很少出門。這樣路口安裝路燈往往是照不到人們經常去的地方。

第二,路燈質量太差,使用時間不長。

不知道大家有麼有見過這樣的情況,路燈剛剛安裝沒有幾個月,燈沒了,只剩一根路燈杆立在那裡。當然路燈並不是有人破壞帶走,而是因為質量問題路燈掉下來。好在沒有砸到路人。除了路燈頭掉以外,像蓄電池不能蓄電,電路不通等問題也是經常存在。

第三,路燈安裝後,沒有後期維護。

2018年絕大多數農村安裝了路燈,按理說是好事,為何農民們說沒用

很多農村都有這樣的情況,路燈嘛,屬於消耗品。用的時間久了肯定會有損壞,但是農村的路燈安裝以後就沒有了後期維護。很多村幹部之間也是互相推諉,路燈維修事件誰都不負責。

第四,路燈安裝不合理,有的街道人多燈少,燈多人少問題存在。

很多農村都有這樣的情況存在,一般情況下,路燈安裝應該按照農民實際需求來安裝,而不應該按照是不是村幹部來安裝。但是實際情況中,路燈安裝過程中考慮到各種人情因素。往往村幹部門前路燈多而密集,很多地方人多而路燈卻少的可憐。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但是老農認為既然是一項惠民政策,就一定要照顧到絕大多數老百姓。不要只是搞一些形式主義,多幹點實事,讓咱農民們能夠從心底感受到這是為了咱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