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與否不重要,只是想看他們被打臉時的表情《光榮之路》

哪個成功的人不像是跟全世界打了一架?

《光榮之路》講述了教練丹用黑人組建籃球隊,奪得全國大學聯賽冠軍的故事。故事主要是在表達種族平權,比起上世紀七十年代,種族對進步的阻礙已經降低了很多。換句話說,不管是人種歧視、或者職業歧視,還是什麼其他類型的歧視,歸根究柢都是困難的表現形式。

勝利與否不重要,只是想看他們被打臉時的表情《光榮之路》

拿教練丹來說,德州西部大學本身不怎麼重視籃球項目,請他來雖然出於技術層面的考慮,但是內心多少對這個指導女籃的教練沒有什麼信心。不過丹很清楚,奮進的道路上如果沒有幾個瞧不上自己的人,凡事都一帆風順,多半也做不出什麼成就。所以當他在篩選球員時,即使被隊員潑一身冷水,也不覺得這又什麼。

勝利與否不重要,只是想看他們被打臉時的表情《光榮之路》

愁眉鎖眼的丹看到冷板凳上的黑人球員,上場後表現出色,完全不亞於白人種子球員。這樣看來,多虧了學校提供的資金和支持比較少,如果條件優厚,丹可能根本不會打黑人球員的主意。交談之後,對黑人長期的冷眼相待,導致他們並不相信丹的意圖。通常人們會覺得努力後的失敗者令人惋惜,這樣看來,更可悲的是有些人真心的認為,自己由於不屬於“某塊料”而放棄。

勝利與否不重要,只是想看他們被打臉時的表情《光榮之路》

面對丹的邀請表現出懷疑還好,有的球員看到白人避而遠之,丹追問幾句嚇得他們扭頭就跑。奇怪的是,通常家長總是出於對未知的恐懼阻止孩子去做某事。球員的母親對兒子的籃球事業充滿了信心,也許是年輕時的畏首畏尾,讓她永遠陷進了失敗的漩渦,所以當機會擺在兒子面前才值得冒險一試。

勝利與否不重要,只是想看他們被打臉時的表情《光榮之路》

黑白之間的摩擦是必然的,雖然有人種間的矛盾,更多的還是一種排外的心態。即使丹請來的是一夥白人,新老球員的較量同樣在所難免。小摩擦對球隊的影響是次要的,阻礙球隊發展,或者阻礙所有事業發展的因素基本都發生在內部。對於球員來說可能是娛樂項目、或者來自異性的吸引,不管這些誘惑是什麼,它們總能佔據努力的時間,拖住我們前進的腳步。

勝利與否不重要,只是想看他們被打臉時的表情《光榮之路》

丹的應對方法很簡單,就是讓訓練充斥他們的生活。如果訓練結束後除了睡覺什麼都不想做,那麼基本上也告別娛樂項目了。不過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對這招免疫,因為如果曾經有丹這麼一個說得動我們的人出現,可能咱們都已經成為高材生了。

為了提高球員得文化課成績,那個開明的母親也前來助陣。方法也是簡單粗暴,直接到教室陪兒子一起上課,這還不算什麼,她坐在兒子後面,不管老師提出什麼問題,她都會幫兒子舉手,並且告訴老師,兒子能夠回答所有的問題。

勝利與否不重要,只是想看他們被打臉時的表情《光榮之路》

黑人加入籃球運動,必然要帶來一些新花樣,用丹的話說就是“打野球”的招式。可能操作起來跟像是街球,花架勢一般正規比賽不推薦,專業球員面前實用性比較差,可在七十年代的美國,只能用出奇制勝來形容。

球隊原本一路凱歌,當一名球員受到種族歧視者的毆打後,球隊變得章法全無。受到心理壓力的不只是黑人球員,隊上的白人球員在外人看來也是異類。當白人球員訴苦時,黑人球員反駁道:你們才被頂上多久啊,我們可是從出生就生活在特殊的目光中。丹的鼓勵簡單明瞭,沒有人可以奪走我們的尊嚴,源自內心的東西,除了放棄,它一直都在。人種也許在體能上有所區別,但能否在賽場上大展拳腳,依靠更多的是努力。

勝利與否不重要,只是想看他們被打臉時的表情《光榮之路》

肯塔基的球隊曾經連續奪冠,它帶來的威脅遠比種族歧視要大。丹決定全部由黑人出場決賽,換作現在可能是明智的表現,如果說NBA現在是黑人主宰,相信沒有觀眾反對。但在當時,這不僅僅是冒險,同時也對白人的挑釁,或者說這是對任何階層的突破。沒有誰生下來就註定在社會中擔任特定的角色,即使有些人確實子承父業、或者重蹈覆轍,但是我們寧願相信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可以走出原有的生活,邁向更好的未來。

勝利與否不重要,只是想看他們被打臉時的表情《光榮之路》

最終西部大學奪得了冠軍,同時這也是大學籃球史上最重要的一場比賽。它不僅是給予偏見者的一記耳光,更是證明的挫折在勝利之路上的作用。稱霸籃壇並非有人種決定,而是當黑人擁有了參與的權利後,他們更加珍惜、更加努力。沒有人喜歡苦難,也沒有人喜歡挫折,影片中的籃球健將讓我們知道,不管挫折對人生是否有積極作用,可以確定的是,它能夠讓我們變得堅強,讓我們在絕望面前再邁出一步。

勝利與否不重要,只是想看他們被打臉時的表情《光榮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