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我縣用文化雨露滋養扶貧之果

「脱贫攻坚」我县用文化雨露滋养扶贫之果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我縣針對基層文化資源匱乏、文化生活單一、文化品質不高的實際,堅持以文化精準扶貧為抓手,通過強基礎補短板,送文化進基層,抓文藝提水平,讓群眾生產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起來。

補齊精神短板。我縣按照“好村抓規範、弱村補短板、其他村抓完善”的原則,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抓住貧困地區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契機,嚴格按照“十個一”建設標準併合理使用國家、省兩級配套資金,通過前後兩批項目建設,在每一個鄉鎮選取條件較好的村建設文化示範點,為活躍基層文化打下堅實基礎。爭取政策資金支持,為深度貧困村建設了文化廣場,配備了音響設施、體育健身器材。

播撒惠民種子。圍繞“雙創雙服”,結合重大主題活動,整合資源,找準載體,組織開展“送文化下基層”活動,實現文化供需有效對接。以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系列活動為契機,開展以文藝演出、紅色電影放映、詩歌朗誦等為主的“文化宣傳月”活動,放映經典電影200餘場,組織老年大學、七色光合唱團等民間文藝團體開展經典曲目演唱活動10餘次,為群眾提供系列精品文化套餐,讓文化惠民落地生根。

澆灌文藝之花。我縣把文藝作為文化精準扶貧的重要形式,立足本地特色文化資源,堅持以廣場文化活動為載體,不斷整合文化資源,創新廣場文化活動的組織形式,舉辦了消夏廣場文化活動周、業餘文藝團體展演、激情廣場大家唱、戲曲票友大賽等文化活動品牌,形成了一道靚麗風景線。我縣積極打造“有才你就來”“激情廣場大家唱”“紅歌聯唱”“京劇聯唱”等節目,吸引了不少群眾參與,讓群眾在參與中得到昇華,對群眾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產生了積極影響。

審核:張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