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一個蘋果,孕婦痛失胎兒!「殺手」就在您家冰箱!

最近溫州一位準媽媽的遭遇刷屏朋友圈,因為感染了“冰箱殺手”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她出現發熱、頭痛症狀,就醫後發現腹中5個月的寶貝已經死亡。

接診醫生分析,在篩選患者食譜後認為她所吃的水果的嫌疑最大。這種單增李斯特菌能在冰箱裡長期生長繁殖。而她冰箱裡的水果沒有和生肉隔開存放,水果很可能沾染上了這種細菌,又被吃進體內引發悲劇,感染上這種細菌的胎兒,死亡率為30%-50%。

警惕:李斯特菌專盯孕婦和寶寶

“太可怕了!”看過這篇新聞,市民陳女士很害怕,“以前沒聽說過這種細菌,更沒有想過要預防”。

女士說,她家經常吃速凍水餃,吃不完的水餃總是敞開袋子放在冰箱裡,沒有特意密封,也沒有與生肉隔開存放,“感覺很容易中招”。

單增李斯特菌到底是什麼東西,這麼可怕?

來自湖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網的科普資料顯示,單增李斯特菌是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的病原菌,容易通過各種途徑發生播散,可造成多種食品的汙染。

它對絕大多數健康的成年人危害不大,即使感染、攜帶病原菌,也不一定發病。但對於孕婦、嬰兒、老人、免疫低下者來說,單增李斯特菌卻可能致命。受感染者初期會出現類似流感症狀,如高熱、無力、頭痛、嘔吐、腹瀉等,隨後可發展為菌血症、敗血症、腦膜炎等疾病,最終可導致死亡。孕婦則可能遭遇流產、早產或死胎。

揭秘:檢驗是否感染並不難

產科醫生告訴小編,一般來說,孕婦遇到細菌感染,為保證母嬰健康,會直接做對症治療。除非遇到特殊案例,才考慮做血培養,弄清楚感染的具體菌種。

武漢兒童醫院檢驗科微生物室技師鄔歡介紹,他在工作中曾遇到過感染單增李斯特菌的病人,但很少,一年也就幾例,大多是孕婦。一般說來,只要儘快查明病因、對症治療,大多都能治癒。

單增李斯特菌的檢驗複雜嗎?鄔歡說,並不複雜。

臨床醫生遇到發熱病人,根據症狀判斷存在細菌感染,又需要確認是哪種病原菌感染,會要求抽血送檢。

檢驗科收到血樣後做血培養,將血液標本接種到營養培養基上,“人工繁殖”細菌並做鑑定,從而判斷到底是哪種病原菌引發了感染。這個過程大約快則三五天,慢則一週。

預防:定期洗冰箱,冷食先加熱

因為單增李斯特菌廣泛存在、卻知曉率不高,近年來,國家食藥監管部門、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都曾多次發出警示:定期清洗冰箱,不要直接食用從冰箱裡取出的食物,網購食品要多留心。

吃完一個蘋果,孕婦痛失胎兒!“殺手”就在您家冰箱!

存放在冰箱裡的剩飯剩菜、熟肉製品最好充分加熱之後再吃。對於不能加熱的食物,比如水果,應當清洗乾淨後再食用。

提醒:準媽媽不用“開小灶”

俗話說“病從口入”,孕媽媽處於特殊時期,平時的飲食尤其需注意。

“婦女懷孕後,一定要特別注意飲食,吃平時吃慣了的食物,不要追求特殊化,否則反而可能留下隱患。”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醫師周潔瓊說。

她曾遇到一位準媽媽,懷雙胞胎37周,孕期順順當當,眼看要生產了。正好中秋節家人聚餐,準媽媽特別愛吃蝦,想著孩子馬上就生出來了,家人也沒多在意,就讓她放心大吃。

結果,因為吃了太多蝦,準媽媽當晚上吐下瀉進了醫院,被確診為急性橫肌紋溶解,肝腎功能受損、腎衰,一個寶寶已無胎心。後來醫生們緊急做剖宮產,才救出另一個寶寶。

因為吃了生冷食物或不潔食物,嘔吐、腹瀉“動了胎氣”的準媽媽,臨床上更常見。因此,周潔瓊提醒準媽媽,孕期飲食多留心:

◆ 孕期最好吃平時吃慣的食物,如雞、鴨、魚、蛋、蔬菜水果等常見食物,不用特別補充。有些家長認為孕期要多吃燕窩、人參等食物來進補,其實意義不大,現代人食物豐富,孕婦不缺乏營養。“陌生”食物一旦引發腸胃炎,腸胃劇烈蠕動,也有流產、早產的風險。

◆ 平時不過敏,不代表孕期不過敏,像蝦、蟹之類的高敏食物,孕期適量吃可以,千萬不要為了補充營養而吃太多,孕期內環境改變,發生過敏幾率增高。

◆ 飲食衛生要多留心,少吃生冷食物,以防細菌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