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文苑」我與改革同成長


「稷山文苑」我與改革同成長/稷山 任紅梅

任紅梅,稷山縣蔡村鄉東埝村人,供職於稷山地震局,經濟師。愛好文學與書法。閒暇時,讀讀書,寫寫字,聊以自娛。

* 稷山文苑歡迎您 *

我與改革同成長

稷山 任紅梅

遇見彷彿是一種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開始。春遇見冬,便有了歲月,天遇見地,便有了永恆,祖國遇見改革開放,便有了日新月異。作為祖國大海里的一朵浪花,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幼學之年

「稷山文苑」我與改革同成長/稷山 任紅梅

1978年,那年我十歲,在村裡的小學讀二年級。記憶中常常看到母親把玉米麵和小麥面摻和在一起,用水與酵子和成一團,發好後拍在箅子上,等蒸熟後用刀子切成一塊一塊,這就是所謂的玉米麵發糕,我們當地叫高片子,然後就著半盆酸菜就是我們一家人一成不變的午餐。那個年代,能有一件洋布花衣服是很奢侈的事情。我們平時穿的都是棉布襯衫,冬天則是媽媽用手縫製的土布棉衣棉褲,樣式笨拙,倒也暖和。那時候,我家的農家小院實在是小,三間帶磚腿的北房,算是正房,還有三間西廂房,北房與西廂房的夾角搭個廚房,雨天時會有水滴漏下來。爸爸在很遠的縣城工作,一輛舊自行車就是他往返單位與家裡的交通工具。媽媽用平板車把地裡的收成運回家。

桃李之年

「稷山文苑」我與改革同成長/稷山 任紅梅

1988年,我已經二十歲了,是一名即將畢業的中師生。當時的師範生享受國家優惠政策,不交學費,並且每人每月補貼三十斤飯票,二十元菜票。女同學飯量小,菜票用不完就跑去學校小賣部兌換日用品。那時候,西服、喇叭褲已較為普遍。夏天穿裙子的女同學還不多,當時的農村還較為保守,大姑娘、小媳婦不能穿的太暴露,否則就會被人指指點點,說三道四。我有一個閨蜜在安徽上學,給我帶回一件藍白相間的繫帶連衣裙,這是我的第一件連衣裙,極為珍愛,平日裡總捨不得穿。那幾年,翟店的兩面穿風雪衣很是時興,班裡女同學幾乎人手一件。每逢週末,我會蹬著家裡的老式自行車騎行幾十裡回老家,有時也會到化峪(父母在化峪工作)轉上一圈。我家已搬出原來的小院,新院是嶄新明亮的五間大瓦房,三間東廂房連著大門樓。寬敞整潔的院落住著奶奶一個人。

而立之年

「稷山文苑」我與改革同成長/稷山 任紅梅

1998年,我三十歲了。剛調入稷山師範工作。這時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跟公公婆婆一家六口住在師範家屬院。老公在縣城工作,每天騎著當時比較時髦的摩托車上下班,順帶接送上幼兒園的兩個孩子。這時候,縣城裡一種新型的零售企業——超級市場悄然興起。超級市場簡稱超市,主要銷售食品和日用品。品類齊全,應有盡有,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使購物成為一種享受。大街小巷盡是從南方傳過來的圓規狀的健美褲,也叫踩帶褲,一直時興了好多年。當然,穿著顏色各異,質地不同裙子的女士們依然是夏季最美的風景。有些時尚的女士冬天也穿上了裙裝。那時冬天穿的叫防寒服,活裡活面,清洗很是方便。

不惑之年

「稷山文苑」我與改革同成長/稷山 任紅梅

2008年,我四十歲了,已調入縣地震局工作,隨著生活條件的好轉,我們一家四口也由原來三代人居住在一起的小院搬到當時人們都熱衷居住的單元樓上,三室一廳、一百多平米的單元樓,功能齊全,光照充足,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舒心和快樂。兩個孩子已上初中,家裡添置了大眾小轎車,節假日出去旅遊方便了許多。縣城裡新增了幾家超市,冬天也可以吃到新鮮反季蔬菜,街上大小飯店、麵館、早點攤、餅子鋪隨處可見。這幾年冬季,已經開始流行各種版型的羽絨服,尤其是波司登、雅鹿等名牌衣服更是賣得火爆。

天命之年

「稷山文苑」我與改革同成長/稷山 任紅梅

2018年,今年我五十歲,依然在地震局工作。隨著年齡的增長,步梯房的不便日益凸顯,於是在幾年前搬到出入方便的電梯房裡,省去了上下樓梯的辛苦。兩個孩子都已經參加工作,家裡的小轎車也換成了體型較大的越野車,外出旅行更加舒適。最近幾年高檔服裝羊絨大衣、羊剪絨、皮衣、皮草等風靡全城,款式新穎,任你挑選。超市裡,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貨架上擺滿了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芒果、榴蓮、檸檬、百香果、荔枝等熱帶水果,還有叫不上名字的。

幾十年一路走來,我的生活(衣、食、住、行)伴隨著祖國的改革開放都發生了不可想象的變化。祖國是大海,我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滴水折射太陽的光芒,我的生活反映出祖國的變化。我的祖國正如高鐵上的列車一樣,飛速前進。

地震局 任紅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