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期間,北大實力居中卻一直鬧獨立,清華校長的做法真贊

​西南聯大期間,北大實力居中卻一直鬧獨立,清華校長的做法真贊

抗日戰爭爆發之前,梅貽琦已把清華管理得越來越好看,戰爭爆發後,不少北方的名校迫於無奈南遷聯合辦學,由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臨時組合而成的西南聯大就此應運而生,然而聯合辦學又談何容易。

西南聯大期間,北大實力居中卻一直鬧獨立,清華校長的做法真贊

1937年夏天,清華正值暑假,然而校園內仍有200多位師生留校,7月7日,這些留校師生聽到了轟隆隆的炮聲,不久北平淪陷,學生老師開始流亡。早在一二九運動之後,清華大學是對戰局有著清醒認識的學校之一,當時梅貽琦跟教授開會共同討論如何應對,在會議上梅貽琦果斷的決定,停建了幾個大的建設項目,提出了把省下的建設款轉而投入湖南,所以後來戰爭爆發以後,清華才有錢搬遷到長沙。在長沙,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三校聯合組成了長沙臨時大學,在大災難來臨的時候,三個學校的師生齊心協力,艱難的度過了一個學期,然而時局又發生了變化,南京淪陷,武昌告急,這所聯合大學之後前往昆明。

西南聯大期間,北大實力居中卻一直鬧獨立,清華校長的做法真贊

西南聯大是由三所大學聯合在一起的。而管理西南聯大的困難不只在於當時的國難,還在於學校的聯合。作為南開的第一批學生,張伯苓也曾經是梅貽琦的老師,梅貽琦與南開大學有著親密的關係,當時北大的校長蔣夢麟,無論在社會地位還是政治地位上,都在梅貽琦之上,雖然蔣校長對聯大的事務抱著“不管即是管”的超脫的態度,但要想維繫大局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對比三個大學的師資,學生、資金和學科設備,清華位居首位,其次是北大,南開最弱當,因此當時就有一些清華的學生認為,從世俗的眼光來看,這次聯合對清華是不利的,而北大的一些自恃最高學府的學生和教授,也很難接受邊緣化的領導,甚至在建校的一開始就有北大師生髮出獨立的口號。

西南聯大期間,北大實力居中卻一直鬧獨立,清華校長的做法真贊

1940年日軍大舉侵入越南,昆明陷入危機,政府下令西南聯大遷徙到四川,就在去與留的爭執中,分校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實際上,北大要求獨立,並非由於傳統的自尊,而是基於很多實際的利益,比如經費的問題,面對種種矛盾,1941年3月,梅貽琦在清華校務會議後決定“讓售北大3000元美金”,並且在會議上規定了兩個原則,第一,如果北大堅持分校,預算就按照三校分配,清華將對北大負全部的責任,第二,如果清華向西南聯大撥出80萬應急費用,那麼西南聯大多出了80萬,將作為補助給各校人員的費用,清華也應該按照比例得到相同的費用。

西南聯大期間,北大實力居中卻一直鬧獨立,清華校長的做法真贊

很快,教育部經過研究提出了折中的方案,由清華借款50萬補助聯大用作研究的費用,三校按照比例分配支用,梅貽琦代表的清華接受了這個方案。這次西南聯大上空的烏雲終於開始漸漸散開,三校聯合體制步入穩定。

梅貽琦在西南聯大團結了很多專家學者,讓聯大在物質生活很困難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烽火相傳,這一時期也造就了不少傑出的人才,據統計,在1948年的全國中央研究院院士一共有61人,而西南聯大擁有院士頭銜的教師就有27人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