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人筆記之《戰略節奏》

新農人筆記之《戰略節奏》

「戰略」,一個大家再熟悉不過的詞了。聯想教父柳傳志提過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戰略在管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關於戰略,存在諸多迷思:

  • 小企業、創業公司需要戰略嗎?
  • 戰略真的管用嗎?
  • 戰略定下來後,怎麼實施?
  • 在變化越來越快的當下,戰略該如何規劃?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朱恆源教授,近期出了一本有關戰略的專著《戰略節奏》。拜讀之後,本人試整理讀書筆記如下:

  • 企業的戰略節奏,應與市場發展節奏相契合、協同。如何確定戰略節奏?審時、度勢!審時:看市場處於哪個發展階段;度勢,看得清當下形勢,看得見未來趨勢,洞悉企業內部情勢。由此調配企業的資源、能力,掌握當下、未來的關鍵競爭要素。
  • PRE-M模型,即產品市場(Product Market)、要素市場(Resource Market)、股權市場(Equity Market)的結合。從產品市場看結構性機會在哪?從要素市場看關鍵競爭要素是什麼?從股權市場看,有哪些估值窪地?

1、分析市場發展階段

分析市場處於哪個發展階段,至為重要。因為:不同的發展階段,主流用戶特徵、市場規模、市場成長速度、需求結構也不同

新農人筆記之《戰略節奏》

圖片由新農人內參製作

  • 導入期:用戶以發燒友為主,他們是業餘專家,看重產品性能,數量少且分散;此階段屬於小眾市場,規模小,增速慢,需求較為個性化;商家推出的為「極客產品」,如小米成立最早期發佈的MIUI。
  • 導入期到成長期的過渡期:這個階段至關重要,是開啟大眾市場的重要節點。在此階段,商家應識別、找到時尚派(早期採用者),他們關注前沿,但不像發燒友那樣瞭解前沿技術,看重的是否能引領潮流,並獲得自我滿足感、被眾人尊重的感覺。他們是社群意見領袖(KOL),願意分享信息。商家應推出「時尚產品」。
  • 成長期:用戶以實用派(早期多數)為主,他們看重性價比、成本收益比,購買原則是沒有風險、實用至上。他們看重性價比,但並不在乎為高質量產品付出高價格,只是不會為多餘功能付出額外成本。這個階段屬於大眾市場,規模大,增長速度快(有的行業甚至是指數級增長),需求比較一致,市場毛利率也較高。商家一般只需擴大產能,提供「大眾產品」即可。
  • 成熟期:用戶以挑剔客(晚期多數)為主,他們希望產品能完全滿足需求,並具有高性價比。這個階段屬於分眾市場,市場整體規模仍然很大,但增速已然放緩,市場需求開始分化,廠家如不能洞察到這種變化,仍以「大眾產品」為主,則容易發生產品滯銷,產能過剩。如手機功能機時代,波導、TCL等廠商因產品創新能力不足,推出的產品不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最終慘淡收場。
  • 衰退期:新增用戶以保守派(晚期落伍者)為主,他們後知後覺,對創新持抵制態度,只是在社會變遷的壓力下,才做出改變。這個階段為雜合市場,市場規模總量增加極為有限甚至開始萎縮,增速變得平滑(或者負增長),市場銷量主要依賴於重複購買,和持續的產品更新換代。市場需求更為多樣化、碎片化。雜合市場,廠商的生存空間越來越逼仄,平臺型企業、依附於平臺企業的應用商(服務商)將是市場贏家。

二、企業如何找到合適的戰略節奏?

朱恆源教授提出了三十二字方針:

  • 探測風口,選擇行業:即在某個市場還處於導入期時,就能看到其未來巨大的市場潛力,從而進入、佈局。
  • 識別趨勢,構築節點:分析企業所在市場目前處於哪個階段,當前形勢如何,未來趨勢如何,找出市場發展階段轉換的節點,從而看清結構性機會。如,找出開啟大眾市場的節點,找出大眾市場向分眾市場過渡的節點。
  • 因需而變,提前佈局。不同發展階段,市場的關鍵競爭要素不同,企業需要提前佈局,通過自身運營、投資併購等方式,鞏固、獲得本階段、下階段發展的關鍵競爭優勢。
  • 活在當下,把握未來:即既要能看得清未來,又能熬得過現在,避免先驅變先烈的悲劇。如瀛海威就是個失敗例子。

三、PRE-M模型

朱教授還提出了一個PRE-M模型。

  • 產品市場:找到產品市場的結構性機會。找到階段轉換的節點,即線性發展邏輯轉變為指數邏輯的時刻。
  • 要素市場:找到要素市場的結構洞。即產業鏈中,即將成為、尚未普遍發展的關鍵競爭要素。
  • 股權市場:找到估值窪地。在全球市場進行資源配置,進行投資、併購。如小米聯合收購了美國segway,從而進入電動平衡車市場,並大大降低了民用電動平衡車價格。

《戰略節奏》一書,還提到農耕者、狩獵者、圈地者三種主要發展模式。但本人認為,該部分篇幅分析有待進一步完善,此處不再贅述。

總結:如今是一個VUCA(動盪、不確定、複雜、模糊)時代,企業遑論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要保持暫時競爭優勢已不容易。企業在紊態的商業環境中,如何獲得認知的錨,既不刻舟求劍,又能具有戰略定力,值得大家一起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