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半年銷售754億元 均價上升、積極擴儲與加快銷售傳言

綠城半年銷售754億元 均價上升、積極擴儲與加快銷售傳言

7月6日,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公佈其截至2018年上半年6個月未經審核營運數據。

公告披露,6月單月,綠城集團(包括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與其附屬公司連同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取得銷售2627套,銷售面積約40萬平米,當月銷售金額約為127億元,銷售均價約為3.19萬元/平米。

截至2018上半年,綠城集團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192萬平米,合同銷售金額約474億元,其中歸屬於該集團(包括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權益金額約為268億元;於2018年6月30日,該集團另有累計已籤認購協議未轉銷售合同的金額約10億元,其中歸屬於集團的權益金額約為5億元。

此外,2018年6月,綠城集團以綠城品牌銷售的代建管理項目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39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約44億元。今年上半年,綠城集團代建項目累計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207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約為280億元。

綜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綠城集團累計取得總合同銷售面積約399萬平方米,總合同銷售金額約754億元。

據此計算,綠城上半年的代建銷售金額達到總銷售金額的34.14%。

而在過去的3份業績會上,綠城中國行政總裁曹舟南就透露,綠城中國可售儲備大數已達到8550億,其中代建達到4200多億水平,幾乎佔據一半。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瞭解,從2月開始,新城的銷售呈現出穩步提升的態勢,均價從年初1.98萬元/平米上升至6月3.19萬元/平米。

但近日來有消息稱,綠城正要求員工加快銷售,堅決執行“早銷,多銷、快銷”的策略,加速資金回籠。同時加大應收款項催收力度,“傾盡一切努力”獲得受限價政策影響項目的預售許可證;對於不受限價政策影響的項目,要爭取把原計劃2019年供貨的房源提前至2018年開盤銷售,嚴格控制付款。有綠城媒體代表回應綠城日均賬面資金不低於500億元,現金充裕、安全。

但由於2018年房企面臨融資收緊和外債受限等困境,房企加速銷售迴流資金並不稀奇。

擴儲方面,新城6月也較為積極,在浙江嘉興、溫州、天津、杭州均有拿地動作,大多位於長三角區域。

據不完全統計,綠城6月的拿地金額或已超140億元。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莫過於6月26日,綠城以69.2億元奪得溫州城市中心區10.12萬平米地塊,樓面價1.96萬元/平米,溢價1%,該地塊總價也打破去年萬科以53.28億拿下的中央綠軸綜合體地塊,成為新晉地王。

同月,綠城也以48.1億元競得杭州主城區一宗涉宅地,樓面價3.3625元/平方米,溢價40%。

在今年上半年,綠城也大多在江浙地方地方拿地,積極補倉三四線,拿下了不少高價地。

據曹舟南此前透露,今年綠城的土地投資計劃預計700億元。而在綠城的補倉路徑裡,將部分資金投放在杭州以及周邊發達區域的三四線城市。

在今年股東會上,綠城管理層也提及,今年會階段性地圍繞著三四線短平快的發展,尤其是在浙江和蘇南,在綠城品牌有一定基礎的地方選擇那些市場供給很少、高端的客戶群相對來說體量偏大的區域,做一些適當的補充。

此外,在今年5月亞運村入圍企業正式公佈,運動員村1號地塊由綠城開發建設,運動員村2號地塊由萬科開發建設,技術官員村由華潤開發建設,媒體村由綠城開發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