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4個月仍然是個無業游民 迷茫焦慮的感受不過如此

今年夏天,我畢業了。拍畢業照時,和全班同學一起在圖書館前,將學士帽扔上天,喊著“我們畢業了”。有人興奮不已,有人淚眼婆娑。我覺得很平淡,一直以來,我都是情感遲鈍的人。

畢業4個月仍然是個無業遊民 迷茫焦慮的感受不過如此

五月,陽光開始毒辣,我開始泡在招聘網站上,關注各種招聘信息,接聽了無數反饋電話,然後背上包奔走在能煎熟雞蛋的馬路上。

人生第一次面試了兩個小時,答案半真半假,為了讓面試官合心意算是絞盡腦汁。筆試被告知是歷來應聘者中的最低成績,心情低落,但還是告訴自己,資歷尚淺,挫折難免。最後一次面試現場講課,提起十二萬分精神認真講了20分鐘,被點評,“太平淡,無特色,聽著就困”。OK,沒關係,畢竟是第一次。最終,有驚無險,試崗一週。

畢業4個月仍然是個無業遊民 迷茫焦慮的感受不過如此

輔導班老師總是要擔負更多的責任,從一開始我就清楚。穿上白襯衫,在人前介紹自己。每天開會,每天盯著初中的課本,每天盯著電腦敲鍵盤,每天表面看似平淡實則內心焦慮不安。任務下來,卻沒人告訴我該怎樣落實。每天在網站上瀏覽海量的內容,卻沒人告訴我,哪裡是重要的。我像是離開地面浮在天上,輕飄飄的,沒有重心,沒有腳踏實地的感覺。

畢業4個月仍然是個無業遊民 迷茫焦慮的感受不過如此

每個人都很忙,所以沒法請教。一週,難得的早睡早起,卻沒有任何進展。於是,我離開了。

一直奔走在尋找下一份工作的路上,卻總是定不下來到底要不要留在這個只生活過四年的地方,熟悉又陌生。於是一拖再拖,總覺得也許明天會更好吧,但事實總是當頭一棒。

畢業4個月仍然是個無業遊民 迷茫焦慮的感受不過如此

從來沒有認清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討厭辦公室的沉悶,害怕同事的冷漠,也不願意奔走於大街小巷,尋找潛在客戶,總是想要一個人靜靜做自己的事,有文字陪伴就行。明白自己什麼都是欠缺的,難免會後悔當初為什麼不努力一些,當初做出的選擇為什麼不慎重一些。

七月,把自己關在出租房,消極且厭世。

畢業4個月仍然是個無業遊民 迷茫焦慮的感受不過如此

還好有一個朋友陪我度過那段痛苦的時光。一輛電瓶車,我們一起漫無目的地疾馳在街頭。去找出租屋那天的雨,下的有點大;去書店買書那天的傍晚,天空實在太絢麗;那家超好吃超便宜的小飯館,在紅綠燈不明顯容易出事故的危險路口;去電影院要經過的那座古樸雅緻的橋,總是很多大爺大媽在練習唱戲。七月,過得像是人生最後的日子,回憶起來,像是電影畫面,慢悠悠的,像夕陽鋪在湖面上,緩緩盪漾。

畢業4個月仍然是個無業遊民 迷茫焦慮的感受不過如此

八月,回到家,每日汗流浹背。參加了事業單位考試,成績不值得期待。無所事事和無限焦慮在交替進行,然後無限循環。父母也懶得再囉嗦,一日一日,一週一週,早睡早起,分擔家務,偶爾讀書,時常寫字。有事可做,便覺安心。

雨水開始變多,天氣逐漸涼了。此刻,爐子上的水快要燒開了,噗噗的冒著熱氣。碰巧,有隻鳥從門外走過。

畢業4個月仍然是個無業遊民 迷茫焦慮的感受不過如此

九月,我會在哪,未來,我又在哪。也許未知,才會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