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3

《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3/3)

接上一篇文《 》繼續說,在規範了支出結構之後,手上可能會多出一筆閒錢與儲蓄,這部分錢是可用於產生利益的資源,大家都知道把錢存銀行是虧的,書中指出[1],可以根據個人需要,設計投資組合,也是按比例劃分為銀行儲蓄+低風險投資+中高風險投資。

3行動

(1)產品分類

市面上存在眾多理財產品,依據產品的風險等級,可以劃分為保守型(貨幣基金、銀行理財、保險理財、券商理財等)、中等風險型(網貸等)和高風險型(股票、股票型基金等)。

各類理財產品存在“不可能三角”關係,這三角分別是收益、風險和流動性,三者相互制約,不可兼得。收益越高往往伴隨的風險也高,虧損的可能性也越高。通常情況下,保守型產品的年收益率在5%以下,中等風險型的年收益率為5%~8%,高風險型的年收益率在8%以上。

作為一個理財小白,只選取書中簡單理解以及容易操作的理財方式作記述,理解其中思維,或許對其他投資也是有好處的。

《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3/3)

(2)任何時候都不能讓錢“閒著”

首要思維是任何時候都不能讓錢“閒著”,選擇產品前充分考慮資金的使用時間及產品的便利程度。

對於日常消費的資金,可以投資類似“於二寶”、“林前通”等貨幣基金,流動性好。先確定自己日常消費的金額,原本這筆資金是躺在銀行卡里的,基本無甚收益,如果把這筆資金存入這些貨幣基金,在你不使用的時候,它能安靜地生息,在使用的時候通過網絡支付可以便利地轉賬或支付,比原本存銀行卡的情況多了一些收益,雖然不多,積累起來也是很可觀的。此外,如上文所述,也可以把將用於還信用卡的資金存於這些貨幣基金,這就要求這些基金能輕鬆地到賬信用卡,到還款日再轉入信用卡,賺取部分收益。

對於幾個月都用不上的資金,可用於購買互聯網定期理財,這些產品通常規定期限一個月到幾個月不等,流動性差了,所以收益率會比貨幣基金高。

為了提升流動性,可以採用拆分法,把錢分成多份,每個月購買一份,這樣購買後還會剩下一部分資金可用,最初購買的那一份資金在期限到期後就能產生收入,重新回到手裡,可繼續購買,或作它用。

《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3/3)

如果突然有一大筆錢在自己的賬戶中轉,幾天後才用上,可以選用銀行的通知存款,存期一般有1天、3天,7天,到期後通知取款

,利率雖然不高,但是能讓中轉的錢“忙起來”。通知存款還有一個好處是節假日可存,很多產品是節假日沒有收益或不能購買的,所以對這些產品的購入時間別選在週末。

(3)風雨不驚地長期持有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說來簡單,選擇好的公司股票,長期持有,但是做起來很難。很多人在下跌的時候往往坐不住,紛紛賣出,造成虧損,其實有些時候可能只是小幅震盪,只要堅持下去,就會迎來上漲的機會。

選擇好的產品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但是長期持有卻是有耐心的人都能做到。對於理財小白,也不是沒有值得長期持有的產品,那就是指數,包括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準普爾指數,這些是表徵股票市場發展狀況的指數,其中玄機我不懂。

只講我懂的,與這些指數有一些掛鉤的基金,所謂基金就是把錢委託給專業人士,請他們幫助我們投資,據書中記錄,2005-2015年間,這些公募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達到16%,可謂相當可觀。

《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3/3)

對於幾年內用不到的資金,可投資指數基金,買入放著不管,時間足夠長,基本上都是賺錢的,但是在這多年之間這些基金肯定有漲有跌,你必須沉得住氣,下跌時堅持持有。購入時機也是有講究的,要了解當時的市場行情,行情都是週期變化的,就像由一條條前後相接的微笑曲線組成,買入的最好情況就是低位,這個需要對比歷史數據判斷,如果不幸在高位買入了,耐心等待吧,熬過微笑曲線,天空就放晴了。

這種長期投資必然會影響資金的流動性,也可以採用定投的方法,每個月花費部分資金購買,增加資金流動的同時還能挪平購入的平均成本,因為你有可能以比上一個月以更低的價格購入,微笑曲線的日子就沒那麼難熬了。

那什麼時候賣出呢?需要依據個人情況了,要麼是收益達到預期,要麼是大環境變差,要麼是有更好的選擇,要麼是當前價位在歷史數據中過高。

《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3/3)

(4)極簡投資組合

也許有的人會覺得上述投資思維很複雜,書中也總結了一種為懶人定製的極簡投資組合。把用於投資的錢平均分為5份,分別用20%的份額購買債券類基金、國內大型公司指數基金、國內小型公司指數基金、國外大型公司指數基金與國外小型公司指數基金。

這5類基金體現了不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的思想,具有分散投資不相關性,一類跌了另一類可能在漲,起到“東邊不亮西邊亮”的作用,所以持有過程中要保持動態平衡,例如持滿一年,通過買賣重新把份額調整為20%,賣掉漲的一類,賺取了金錢,再用這筆金錢買入跌的一類,賺取了份額。

當然,持有過程中也會有其他情況,例如漲的一類收益太高,你需要見好就收,達到預期目標就賣出,又例如期間需要資金週轉,你按需取回基金後,也要通過買賣將份額調整回20%。據書中統計,這種方法在2005-2015年間實現了3倍的收益。

依我之見,《好好賺錢》乾貨不少,受益良多,其方法的優劣,我也在踐行檢驗中,有需要的看官也可以購置一本,乾貨不怕推銷哈,最後還是那句 “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however,這本書至少為我指出了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


[1]《好好賺錢》是2018年1月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簡七。

上一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