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2

《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2/3)

接上一篇文《 》繼續說,財富自由這個詞起源於《富爸爸窮爸爸》,說白了就是哪天不用工作了,收入還能源源不斷地來,該詞目前風靡網絡,衍生出了各種XX自由。這裡強烈建議閱讀這本財商啟蒙經典,並且反覆閱讀,書雖不厚,但參透其中蘊含的道理,受用終身。

2摸底

誰都希望獲得財富自由,曾幾何時,我們會以為也許到了多少歲的時候,我們想要的就能實現了。這種幻想往往被現實打臉,拿現在的工資來算,直到自己退休,自己總共能賺多少錢大致就心裡有數了,除去“暴富攀壕”等特殊情況,按現在的收入,這輩子估計也就這樣子。

工資是勞動力與金錢交換的產物,光靠工資是不可能實現財富自由的,一旦失去工作,人就彈盡糧絕了,而唯一的解決辦法是調動起自己的資源,上文曾說,在富人思維裡一切都是資源,這裡只講金錢這種資源,調動金錢換句話說就是理財。

對理財,每個人都有誤區,我原以為只是記賬,開源節流,簡單地買買理財產品,看了《好好賺錢》[1],我才明白理財也是一門學問,書中提到“記賬除了收穫一堆賬單和強迫症,財務狀況並沒有改善”,我曾記賬了有好長一段時間,確實如其所言,最終因為煩,放棄了。

有人會認為,理財是要等到有一定的錢之後才能進行,其實這也是個誤區,書中提到,“不是有多少錢才開始理財,重點在於選對切入口。”

如何選切入口呢?孫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我們要“知己”,對自己進行摸底。

《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2/3)

(1)設定目標

誰都想有錢,但是誰都說不出想有多少錢,模糊的目標等於沒有目標,不妨先設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一個億,你沒看錯,是一個億!很多人都覺得一個億離自己很遠,也許好幾代子孫都賺不夠一個億,事實上,一個億雖然很遠,但是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遠。

書中舉了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假設做一項投資,每年固定投入7萬,連續投入70年,年收益率7%,可以用Excel的複利公式計算,就是“=FV(7%,70,70000,0,0)”。

我試著敲了公式,一敲回車,計算結果驚人,有1.13億!!!也就是說,並不需要等多少代子孫,只需70年,你的兒子就能享受一個億了。

內心是不是有點小激動?這種質的飛躍源於複利的力量,複利被愛因斯坦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它的神奇力量被大多數人所忽略,起初收效甚微,長期積累收效卻非一般巨大。對人也是一樣,投資自己,每天進步1%,一年之後的你將是3678倍的自己,光是想想這個數字,我都渾身顫抖!

所以,只要肯堅持,放心設個具體的目標吧,而後付諸於行動。

《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2/3)

(2)支出結構

上述複利公式表明,影響財富的因素有年收益率,時間積累以及投入資金。

先來看看投入資金,有人會說:“開玩笑,我是‘月光族‘,怎麼可能有資金投入?”

那倒未必!讓我們先從規範化自己的支出結構做起,一般支出分為日常必要支出、偶爾必要支出(送禮、紅包)、非必要支出(“裝逼性”消費)和儲蓄。

“月光族”的各項支出佔到了100%,儲蓄為0,當然沒有資金可投入,你需要的是強迫自己,避免不必要的消費,控制每月工資的支出結構,書中給出的建議是“50%日常必要支出+20%偶爾必要支出+10%非必要支出+20%儲蓄”,比例不是硬性要求,因人而異,但是儲蓄必須要有!!!

儘可能壓縮支出部分,以保留儘可能多的儲蓄資金,買東西之前要多問自己是否有需要,是否喜歡,是否合適。怎麼判斷呢?可以運用“搬家法”,如果你搬家的時候這件東西會被丟掉,那就沒必要買了。

學會為真正的自己消費,而不是為別人眼中的自己,“裝逼性”的消費就是為了別人眼中的自己。區分得清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購買對自己有益的,能生出更多資源的東西叫資產,為了虛榮而買、華而不實的只是負債。

雖然今天的節制就是為了明天的滿足,但是如此節制可能會降低生活質量,這個需要自己權衡,可以留一部分比例作為品質生活保證金,書中建議是留10%,用以購買升級服務或提高生活質量的東西。

儲蓄部分是“錢生錢”的來源,它的優先級應該僅次於日常必要支出,所以每個月預留必要支出後,強行儲蓄,再進行其他支出。在這個次序限制下,即使你想花錢,也會沒錢可花。

要注意的是,光儲蓄不流動也是沒有意義的,連通貨膨脹都跑不過,圖安全,統統存起來是老一輩人的想法,其實並不安全,我們要讓資金流動起來,唯有流動起來才能成為源源不斷的活水。

《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2/3)

(3)財務健康

消費在升級,市面上充斥越來越多的提前消費產品,“扛貸扛債”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屬性,良好的財務健康狀況才能保證穩健的財富增長,我們有必要對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行體檢。

指標一——應急能力:如果失去工作,手上可用資金應該能維持日常支出3~6個月;

指標二——償債能力:每月還債金額不超過每月收入的1/3,超過了有可能造成生活壓力,不利於翻身,所以書中建議買房只付最低首付,還貸期限越長越好,不能因為有了房就失去了自由。

指標三——保障能力:家庭支柱人物需要有保障,以防支柱倒塌,家庭陷入危機。

指標四——生息能力:可賺取收益的資產最好超過總資產的30%,總體收益率超過5%。事實上,超過3%就能跑贏通貨膨脹,達到6%可以為你點贊,達到8%已經是優等人才了。普通公司的年收益率通常為10%,網上聲稱10%以上收益率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假的。

當然,暫時增加負債壓力以求未來的生息能力也是允許的,負債率越高,自身財務健康風險也越大,負債前要考慮清楚自己能恢復正常負債水平需要多長時間,輕度影響生活質量可以承受,但是如果生活質量長期遭受影響就沒必要冒險了。

書中提到一種比較常見易用的負債生息方法,就是善用信用卡的超長免息期,一般是50天,設定好借款的額度,比如三萬,日常消費都利用信用卡,用手上原有的三萬自由現金投資低風險的活期產品,比如“於二寶”,到期取出還上信用卡,自己賺了50天利息的同時還獲得了信用卡積分,一舉多得。

(未完待續……)


[1]《好好賺錢》是2018年1月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簡七。

上一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