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就是金錢

十二年前的五月二十二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持續了兩年多的“郭敬明抄襲事件”作出終審判決,認定郭敬明所著《夢裡花落知多少》對莊羽的《圈裡圈外》整體上構成抄襲,判決郭敬明與春風文藝出版社賠償莊羽經濟損失20萬元,春風文藝出版社與北京圖書大廈停止《夢裡花落知多少》的出版、銷售行為。

而郭敬明對此終審判決的態度是:錢,我給,抄襲,我不認。

知識就是金錢

以正常人的想法來看,對作家而言,被認定抄襲就是被釘在恥辱柱上,必定是受人鄙夷、前途無光的。可現實很玄幻,即使出版的每本小說都會陷入“抄襲疑雲”,但郭敬明豪宅在手,榮譽也有,甚至幾度受央視邀請錄製訪談節目講述自己“青年作家”和“新銳導演”的成功之路。隨著郭敬明名氣水漲船高,越來越多他的粉絲無視法院審判,指責當初一紙訴狀將他告上法庭的莊羽,說她“蹭熱度”“想紅瘋了”。

但老祖宗有句話說得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知識就是金錢

極端粉絲的發言引起網友反感,他們開始深扒“那些年郭敬明抄襲過的小說/動漫/電影”,也開始自發抵制由郭敬明導演的“看似精美實則毫無營養”的電影。

16年郭敬明導演的電影《爵跡》上映,《爵跡》的原著小說被指抄襲日本知名動畫《FATE》,電影也“不甘落於人後”,畫面也抄上了《FATE》,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粗糙的製作和辣眼睛的CG加上“抄襲”的影響,即使花重金請了吳亦凡、王源、楊冪等流量,《爵跡》的票房依然慘敗。

知識就是金錢

知識就是金錢

從郭敬明《爵跡》敗北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原創”,也開始在意“抄襲”,在意“知識產權”.

如今,靠“抄襲”起家的騰訊都開始花錢買遊戲版權了,影視圈卻還是群魔亂舞,前有唐德與燦星因《中國好聲音》鬧上法庭,各執一詞,糾纏了一年多,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更被當作代表性案件在2017年兩會期間反覆提及。後有國際IP保護協會FPAPA在嘎納電視節上發佈數據稱愛奇藝的《偶像練習生》對韓國綜藝《produce101》的抄襲程度高達88分,刷爆了抄襲程度的世界紀錄,成為史上抄襲之最。

知識就是金錢

抄襲小說翻拍電視劇數不勝數,被央視點名的《錦繡未央》就是其中之一,綜藝抄襲的也不計其數,其中“芒果臺”湖南衛視抄得最多,影視圈的侵權現象屢禁不止,歸根結底,還是侵權的成本太低,而懲罰的力度太輕的鍋。

不過各位也別沮喪,陽光總在風雨後嘛,這不,昨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來華出席“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高銳和與會代表時就表示:“中國將採取更為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在國家下決心提升科技自主研發能力的如今,知識產權的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你想想,要是你搞了十幾年研發,最後研發成果被別人“抄了去”,告上法庭所得賠償也低,沒獲利就算了還倒貼了研發成本,這樣,你還會選擇把十幾年發青春用在科研上嗎?

所以,李總理這句話就表明了國家對知識產權的態度。更為細緻的,就要把目光挪到昨天下午的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高級別會議論壇,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論壇上發表了報告,在報告中,他說:“一要大力推動專利工作,支撐創新型經濟發展。二要大力推動商標工作,支撐品牌經濟發展。三要大力推動版權工作,支撐文化產業發展。四要大力推動地理標誌工作,支撐特色經濟發展。”

受此消息的影響,昨日知識產權股活躍,下圖為知識產權板塊指數,目前正在築底之中,板塊個股有望受益。

知識就是金錢

其中,知識產權龍頭中國科傳漲停,由於大盤拖累,跟風股衝高回落。

知識就是金錢

“知識就是力量”這個口號我國喊了許多年,但這“力量”一點都不實際,實際的呢,是“知識就是金錢”,是手中實實在在的票子。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的逐漸重視,“有腦子才能有金子”和“被釘在抄襲根恥辱柱上的人永無出頭之日”這樣的時代會隨之而來嗎?

讓我們拭目以待。

END

特別申明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溫馨提示:本號提供的所有觀點言論,僅供學習參考與交流,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