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種寶寶常用中成藥與對症

小孩脾胃虛弱,中成藥副作用小,如果能夠對症治療,還是非常有好處的,推薦常用的供各位家長參考。請大家多多關注我們交流

一、止咳藥

咳嗽是感冒、哮喘的伴隨症狀。當寶寶咳嗽時。睡不好覺,有時還容易因咳嗽而嘔吐,嚴重時還會出現喘憋。

1、 兒童清肺口服液

主要成分:蘇葉、麻黃、貝母、青礞石 劑型規格:每支10ml 服用方法:一次2支,6歲以下一次1支,一日3次。

適用於:素有肺胃內熱的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有白痰、流鼻涕、嗓子腫痛、口乾聲啞的寶寶。特別注意凡體弱感冒久咳,大便洩瀉的寶寶應慎用。

十五種寶寶常用中成藥與對症

2、 健兒清解液

主要成分:金銀花、連翹、杏仁、山楂、陳皮 劑型規格:每支10ml 服用方法:1歲一次4ml,5歲以內8mI,6歲以上酌加,一日3次。

適用於:受涼引起的感冒咳嗽,特別注意3個月以內的寶寶應禁用。

就醫指徵:當寶寶咳嗽,並出現喘憋時,要及時就醫。尤其是有哮喘病的寶寶。

3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主要成分:山楂、枳實、瓜蔞、檳榔 劑型規格:每支10m 服用方法:1歲以內一次5ml,1歲至2歲一次10ml,3歲至4歲一次15ml,5歲以上一次20ml。一日3次,5天為一療程。

適用於:寶寶停食著涼引起的咳嗽。對於寶寶素有胃熱食積引起的咳嗽,夜間咳嗽加重,喉間有痰鳴、流黃鼻涕有效。特別注意3個月以內的嬰兒應禁用。

十五種寶寶常用中成藥與對症

三、 消化不良藥

寶寶的睥胃虛弱,吃得稍不合適,就會消化不良。最直接的反應是寶寶大便呈稀水樣、羊糞球樣。除此之外,寶寶還會表現為吃不下東西、嘔吐等症狀。

1、 啟脾丸

主要成分:人參、大黃、莪術 劑型規格:蜜丸,每丸1.5克 服用方法:3歲以上一次1丸,一日2~3次,3歲以內寶寶遵醫囑。減量服用。

適用於:寶寶脾胃虛寒引起的面黃肌瘦、腹脹、嘔吐、洩瀉,特別適合於寶寶平日食慾差、食量少,大便清稀不成形,手足不溫的寶寶。

2、 小兒胃寶丸

主要成分:山楂、山藥、麥芽、六神曲、 劑型規格:丸粒劑,每粒0.5克 服用方法:口服。1~2歲每次2~3粒,3歲以上每次5~6粒,每日3次。咀嚼後溫水送服。

適用於:寶寶食火內停引起的傷食傷乳、嘔吐腹脹、消化不良。特別適合於寶寶平日食慾好,食量大引起的口臭口渴、便秘、手心熱、煩躁易怒、夜寐不安。

特別注意本藥為咀嚼丸粒,兒童應在家長監護下服用,3歲以內的寶寶為安全起見應慎用。

十五種寶寶常用中成藥與對症

3、小兒化食丸

主要成分:二醜、大黃、焦三仙、莪術 劑型規格:蜜丸,每丸1.5克 服用方法:1歲以內一次1丸,1歲以上一次2丸,一日2次。溫水送服。

適用於:平日食慾好、食量大、口渴便秘、手心熱、煩躁易怒,夜間睡眠不安的寶寶。對寶寶食火內熱引起的停食停乳、嘔吐腹脹、口中有異味、大便乾結、小便黃少有效。

4、 健胃消食口服液

主要成分:太子參、陳皮、山楂、山藥、麥芽 劑型規格:每支10ml 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支;3歲以下寶寶每次半支,每日2~3次。

適用於:寶寶倦怠乏力、腹痛、食慾不振、脘腹脹氣、大便稀、自汗盜汗。可以起到健脾消食增強胃動力的作用。特別適用於體質虛弱、出汗多、厭食、消化不良,生長髮育緩慢的寶寶。

十五種寶寶常用中成藥與對症

5、 導赤丸

主要成分:連翹、黃連、滑石、大黃、天花粉 劑型規格:蜜丸,每丸3克 服用方法: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1歲以內寶寶遵醫囑減量。

適用於:寶寶食火重內熱大引起的口腔、舌頭出現潰瘍,嗓子腫痛、眼睛紅赤、眼垢多,口中有異味,大便乾結,小便黃少。也適用於寶寶患病後,出現口渴便秘、煩躁易哭,睡眠不安等症狀的改善。

6、 王氏保赤丸

主要成分:大黃、黃連、川貝母、制南星、巴豆霜、硃砂等 劑型規格:每瓶裝120粒(淨重0.3g) 服用方法:6個月以內的寶寶每次5粒;6個月至3歲的寶寶每超過1個月加1粒,3歲以上寶寶每超1歲再加5粒,一日1次,重症者2次,溫開水送服。

適用於:寶寶喘咳痰鳴,進食減少,吐瀉發熱,大便秘結,四時感冒以及脾胃虛弱,發育不良等症。本藥消導力量較強,好轉後馬上停藥,一般用藥不超過3天。

7、 兒康寧糖漿

主要成分:黨參、黃芪、白朮、麥冬 劑型規格:糖漿,每瓶150ml 服用方法:1歲以上一次10ml,一日3次。

適用於:身體虛弱,消化不良的寶寶。對於寶寶倦怠乏力、食慾不振、脘腹脹氣、厭食拒食、夜間啼哭、汗多易感冒、生長髮育緩慢,可以起到健脾胃增強食慾的作用。1歲以下寶寶使用諮詢醫生。

就醫指徵:寶寶大便呈稀水樣,每天5次以上,並出現眼眶深陷時,提示有脫水錶現,要馬上就醫。4天仍結不出大便,或大便中有血時要及時就醫。

十五種寶寶常用中成藥與對症

四、 感冒藥

感冒是寶寶的常見病,寶寶可能出現流鼻涕、鼻塞、打噴嚏、咽痛、食慾不佳、沒力氣等等症狀。在感冒的初起階段,可選擇以下中藥。

1、 小兒感冒顆粒

主要成分:藿香、菊花、連翹、大青葉、薄荷、地骨皮 劑型規格:顆粒劑,每袋12克。

服用方法:用開水沖服。1歲以內一次半袋,1歲至3歲一次半袋~1袋,4歲至,歲一次1~1.5袋,一日2次 適用於:寶寶感冒初起的鼻塞不通氣、流清鼻涕、打噴嚏、咽喉腫痛、大便乾結。風熱、風寒感冒均可用。

2、 太和妙靈丸

主要成分:膽南星、石膏、竺黃 劑型規格:蜜丸,每丸1.5克 服用方法:用薄荷湯或溫開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1歲以內遵醫囑減量。

適用於:寶寶感冒初起的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嗓子腫痛、便乾結,小便黃。特別適用於風寒感冒,又素有肺胃內熱的咳嗽痰多、口渴便秘、煩躁易哭,睡眠不安的寶寶。

3、 保嬰丹

主要成分:防風、天竺黃、鉤藤、全蠍、蟬蛻、川貝、牛黃、珍珠、鬱金、天麻等 劑型規格:每瓶0.34克 服用方法:溫水調服,0~6個月寶寶每次服半瓶,每日1次;6個月至1歲每次服1瓶,每日1次。1歲至2歲,每次服1瓶,每日2次。2歲以上每次1瓶半,每日2次。

適用於:寶寶感冒,因風寒襲表,食滯化熱所致發熱惡寒,噴嚏流涕、咳嗽有痰及不思飲食、夜啼易驚等症。

十五種寶寶常用中成藥與對症

4、 珠珀猴棗散

主要成分:茯神、薄荷、鉤藤、雙花、防風、神秈、麥芽、竺黃、甘草、梅片、珍珠、琥珀、猴棗 劑型規格:每瓶0.3克

服用方法:治療一百日以內嬰兒,每瓶分3次服;百日以上、1歲以下,每瓶分2次服;1歲至4歲,每次服1瓶;5歲以上者,每次服1瓶半至2瓶,每日服2~3次。用溫開水和勻送服,或調和於粥、奶等食物中也可。

適用於:風熱引起的發熱、咳嗽痰鳴、不思飲食、煩躁易驚等症。

十五種寶寶常用中成藥與對症

5、 小兒至寶丸

主要成分:紫蘇葉、羌活、山楂、六神曲、檳榔、川貝母、膽南星、陳皮、白芥子、殭蠶、牛黃、雄黃等25味 劑型規格:每丸1.5克 服用方法:一次1丸,一日2~3次。

適用於:寶寶風寒感冒,停食停乳,發熱鼻塞,咳嗽痰多,嘔吐洩瀉,驚悸抽搐。病情好轉後馬上停藥,用藥一般不要超過3天。 就醫指徵:1歲內的寶寶感冒,並出現發燒,要及時就醫。以排除其他疾病。1歲以上的寶寶,如果寶寶3天后體溫仍超過38.5℃,要及時就醫。感冒並伴有呼吸困難的寶寶需馬上就醫。

以上藥方對症僅供參考,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就醫。

請大家多多關注我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