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瀘州6大河流開工建設122個保護與治理項目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堅持綜合施策,深入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八大戰役”,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根據部署,我市環保部門將牽頭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飲用水水源地問題整治攻堅戰3大戰役,同時配合發改、經信、住建、農業等部門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江保護修復、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散亂汙”企業整治等等5大攻堅戰。

我市對每一項保護與治理工程和每一個發現的問題,均制定了路線圖、任務書、責任單和時間表。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羅波談到:“各級各部門建立了橫向聯動、縱向協作、精準施策、合力攻堅的長效機制,堅決打贏“八大戰役”。此外,我們還啟動了瀘州環保“綠芽”行動,廣泛宣傳取得的經驗和成效,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

今年上半年,我市環保部門在長江、沱江、赤水河、永寧河、瀨溪河、龍溪河等6大河流開工建設122個保護與治理項目,新建投運9個水質自動監測站;81個砂石堆場已全部轉運並平場復綠,依法取締了58座非法碼頭和62處網箱養殖設施;停產關閉191戶“散亂汙”企業;完成7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規範化建設;科學劃定禁養限養區,減輕農村農業面源汙染;累計建成9座城市和95座鄉鎮汙水處理設施;江陽區垃圾直運實現全覆蓋。

羅波說:上半年,我市實現空氣和水環境質量的雙提升。PM10和PM2.5濃度實現雙降,優良天數同比增加17天,長江出川斷面穩定保持在類標準,7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率均為100%。

下一步,我市將全力推進美麗瀘州建設,為瀘州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築牢綠色生態屏障,努力創造與“全省經濟副中心”相適應的環境承載力,奮力推動瀘州轉型發展。

記者 秦添 熊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