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治理這場攻堅戰 環境傳感器必不可少

隨著環保意識逐漸提高,世界各國對生態環境也愈見重視。而環境傳感器作為科研、教學、實驗室以及農業環境監測等部門首選的高質量儀器,它的發展至關重要。目前國內外知名環境傳感器製造商已超過6000家。

環境傳感器是通過感受規定的被測量件,並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信號對環境目標進行監測、識別環境質量狀況的一種裝置。環境傳感器在獲取信息上具有結果準確、覆蓋面廣等優勢。現如今,環境傳感器在大氣環境、土壤溫度、降雨量等多方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這給環境傳感器帶來了更大的機遇。近期,國家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幹傑在《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 不斷提升環境管理水平》一文中提出,要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衛星遙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動天地一體化環境監測,實現從傳統環境監測向生態環境監測轉變,對生態環境質量進行全面、客觀、科學評價。

隨著我國生態建設工作的全面開展,對環境檢測監測儀器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因此,環境傳感器除了具備基本檢測儀器穩定、快速、準確等特點外,還擁有強大的數據存儲、分析、以及實時上傳共享數據的能力。

環境傳感器在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隨著環境傳感器整體技術越來越成熟,也使得監測數據更加全面、精確。目前來說,常用的環境傳感器包括土壤溫度傳感器、空氣溼度傳感器、大氣環境傳感器、海洋環境傳感器等,這些監測儀器也將為更好的生態環境服務,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為了迎合市場,環境傳感器也在不斷髮展,科技成果頻現。日前,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朱光研究團隊提出了“基於固/液界面摩擦起電和二維陣列電極發電集成的柔性隨機波浪摩擦納米發電機”,能夠高效率地收集轉換波浪能並用於驅動無線傳感電路定時發射無線信號。該研究基本滿足海洋監測的大範圍、近實時、全天候的監測能源需求。

然而,用戶在使用中,想要真正發揮環境傳感器的作用還得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傳感器。環境傳感器能夠最大限度滿足用戶對被測物數據的測試、記錄和存儲。在高溫環境下,通常選用耐高溫的傳感器,同時加有隔熱、水冷或氣冷等裝置進行隔熱。在粉塵、潮溼環境下,易造成傳感器短路,因此通常選用密閉性較高的傳感器。在腐蝕性較高的環境下,應選擇外表面進行過噴塑或不鏽鋼外罩,抗腐蝕性以及密閉性好的傳感器。因此,在不同環境下要正確選擇環境傳感器,才能真正達到環境監測檢測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科學儀器的監管下,要想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就必須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堅持汙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並重。此外,還應充分考慮區域和流域環境汙染與生態環境破壞的相互影響和作用,堅持汙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統一規劃。以及,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才能使生態環境做到真正的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