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中國」破解創新轉化難題 中開院引入職業創業人

“在深圳,像華為一樣的傳奇每天都在上演,而成功的關鍵密碼,就是不間斷的跨越式創新。”中國科技開發院副院長龍勝這樣說。  

數據顯示,深圳已經形成配套完善、極具活力的創新生態圈:上百家孵化器,全國1/3的風險投資公司,超過380家境內外上市公司,超過500家規模以上科技服務機構,遍佈移動互聯、雲計算、基因科學等創新前沿的45個產學研資聯盟,93家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三發”一體化發展的新型研發機構……

中國科技開發院(下稱“中開院”)就是這個生態圈中的一環。中開院於1991年開始對中小企業進行孵化服務,如今已經形成“創客空間+預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程創業孵化體系。“市場經濟不斷髮展,中開院的孵化服務同樣在不斷創新,以適應市場的需求。”龍勝告訴央廣網記者。

「創新中國」破解創新轉化難題 中開院引入職業創業人

中國科技開發院副院長龍勝接受央廣網採訪(記者王夢妍 攝)

持股孵化,市場經濟引來活水

如果說創新是科技發展的生命,那麼良好的市場機制就是科技發展的保障。這正是滋養深圳創新土壤的源頭活水。

在深圳,企業的精力可以集中用於研究市場、佈局研發。“中開院除了創新的品牌服務之外,還有產業的平臺服務,這是一個優勢。迅速形成產業鏈,然後搶佔市場。市場化構建孵化器、市場化運營孵化器,也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幫助企業進行市場化運作。”龍勝表示。

中開院創新性地引入與實踐“全面持股孵化”模式:依託自有創投基金、與政府或金融機構合作成立的產業基金、社會風險資本等手段,針對全程科技企業創業孵化鏈條中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按照不同的期權比例、不同服務內容、不同優惠條件、不同行權時間,實施“全面持股孵化”。

不乏成功案例。深圳中科鼎創公司在進入中開院孵化器後升級成中科鼎創集團,以其核心知識產權“虛擬分佈儲存技術”派生出4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同時通過積極對孵化企業的參股,與孵化企業共同打造行業標準;並且很多在孵企業和畢業企業已成為行業龍頭。

回顧深圳過去40年的產業之路,從早期以“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為主,到規模化、集群化的OEM代工模式,再到如今弄潮數字革命,幾乎每10年就完成一次重大產業升級。

職業創業人 1+1+1>3

“科研院所裡面的優秀項目和人才,不一定要辭職創業才能實現產業化,交給職業創業人同樣行得通。”龍勝表示。

所謂“職業創業人計劃”,指的是中開院依託孵化系統內培育和聚集的一批持續創業、具有豐富的創業經驗及創業資源的創業者和企業家,組建了“職業創業人”團隊。這些專家型人才利用在創業領域的專業能力和敏銳的市場眼光,發掘科研院所內有前瞻性的科研項目和技術等資源,藉助中開院孵化平臺將選中的技術項目進行孵化和培育,從而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產業孵化效率。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所(核九院)主要從事衝擊波與爆轟物理、核物理、等離子體與激光技術等學科領域的研究與應用。

中開院孵化企業深圳市鼎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鼎邦能源),主要從事同位素電池等研發和銷售。2017年,鼎邦能源依託中開院平臺與核九院展開合作,並通過核九院,發掘與四川新火炬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就新興產業——生物醫藥合作項目,目前,已經計劃將項目引入中開院孵化平臺,由中開院的職業創業人楊曉軍、袁梁高成立鼎邦健康對該項目進行產業化。

龍勝認為,“中開院作為孵化器,具備孵化服務和市場資源;職業創業人作為創業者,瞭解項目相關產業發展情況,熟知創業企業成長各個階段存在的需求;科研院所研發資源實力雄厚,但對市場不夠靈敏。職業創業人計劃將三者聯繫起來,相互補充,通過資源共享以低成本、高效益形式將知識轉化為資本,最終實現推進產業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切實達到1+1+1>3 的效果。”

“讓專業的人做其專業內的事,是我們提供孵化平臺需要起到的作用。”龍勝表示。

據統計,截至2018年1月,深圳市科技型企業超過3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1.12萬家,形成了強大的梯次型創新企業群,並在4G技術、超材料、基因測序、新能源汽車、3D顯示、無人機等領域躋身世界前沿。

“深圳更像美國的‘硅谷’,制度健全,創業氛圍濃,又有信息優勢,天時、地利、人和俱全。”龍勝認為,“市場的活水,為更高質量的創新發展奠定了基石。”

40年前的南國漁村,今日已在世界創新舞臺上嶄露頭角。華為、騰訊、比亞迪、大疆等一大批科技創新型企業在這裡崛起,譜寫了中國改革開放創新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