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考縣攜手區塊鏈,共建新型模式

提到蘭考,一般人腦海裡的第一個印象會是“焦裕祿”,第二個就是“風沙”,這個地處河南東北部的縣城,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總人口8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2萬人,佔74.7%,人均耕地少,農民收入低,金融業發展薄弱,是典型的農業縣。有人說,蘭考不僅是河南縣域的縮影,也是中國縣域的縮影。

焦裕祿

蘭考縣攜手區塊鏈,共建新型模式

2016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同意,《河南省蘭考縣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被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批覆,蘭考縣成為目前全國唯一的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蘭考縣逐步探索形成了以“一平臺四體系”為特徵的蘭考模式,就是以數字普惠金融為核心,以金融服務、普惠授信、信用建設、風險防控為基本內容。而在這其中,區塊鏈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蘭考縣與同心互聯公司合作,打造了區塊鏈產品“鏈信通”,依託海量政務服務信息,雜糅居民和企業大數據,構架多維度海量大數據信息庫,建立蘭考縣個人數字身份,構建大數據社會信用體系,通過對接金融服務實施一站式數字普惠金融服務。

“在過去普惠金融的發展中,農村和中小微企業始終面臨無數據、無抵押、無擔保、無信用、貸款難、融資貴的問題,現在依靠區塊鏈技術都可以解決。”同心互聯產品副總經理徐寧說道。

蘭考縣攜手區塊鏈,共建新型模式

應用區塊鏈技術後,所有數據均經過信用背書;身份信息只有用戶授權後才可使用,更加註重隱私保護;用戶用信的過程就是一個“票據通證化”的過程;合約的執行不受人為因素影響。

“建立數字身份,可以使信貸過程簡化,銀行資金成本降低,政府監管透明化,可以為貸款人群自證和他證的作用,是其更快速,低成本地貸到普惠金融的貸款。”

據徐寧介紹,自7月9號上線以來,85萬人基礎數據已全部清洗完畢,數字身份業務辦理量達到了6000多份。另據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測算,蘭考縣普惠金融指數已由2015年的全省第22位,上升到2018年的全省第1位。

“區塊鏈+政務”的想象空間

儘管政府對於數字貨幣的監管日趨嚴厲,但區塊鏈去中心化、不可纂改、可信任、可追溯等特點不容否認,該技術可以運用在醫療、金融、保險、物流、供應鏈等眾多領域,可以解決很多行業的頑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