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仨颱風「布雨」 天降水資源都收好了嗎?

一月仨颱風“布雨” 天降水資源都收好了嗎?

2018年8月12日晚11點35分左右,年內的第14號颱風“摩羯”在浙江溫嶺沿海登陸了。這幾天,山東半島南部到福建北部沿海都將受到一定影響。據悉,上海到浙江台州沿海的風暴潮預警已經達到了橙色級別。

從7月下旬至今,“安比”、“雲雀”和“摩羯”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相繼光臨華東地區,三大臺風輪番布雲灑雨,給城市和地理位置相對較差的民居地區造成了不小的洩洪壓力。而今年第15號颱風“麗琵”正向西北方向移動,第16號颱風“貝碧嘉”也已經生成並初步鎖定了廣州。

時值夏季強降雨週期再來臨,又急又猛烈的雨勢又要考驗城市水系的堅韌度了。關於海綿城市以及雨水收集再利用的話題則基本上在大雨、暴雨的特定環境中就從未缺席過,畢竟比起“落地成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瞭解這種水資源循環利用的好處。

中國環保在線也多次就“海綿城市”這個話題進行分析解讀,那麼,所謂的“海綿化”,或者說雨水的再利用究竟會以什麼樣的形態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呢?

多元形式集雨水

雨水花園就是一個較為完整和系統性的雨水收集體系,利用植物的水淨化和水涵養能力,構造出相較路面更為低窪的自然蓄水池。也就是,利用周邊地形導流,通過草溝、礫石溝、滲濾井、下凹式綠地、滯留帶等板塊確保雨水調控和儲蓄到位。

收集利用雨水,並不是盲目建設,這是一次有設計有規劃的“海綿化”改造。除了合理的雨水花園、生態溼地以及城市綠植景觀佈局之外,一些其他兼顧美化和雨水收集,以及實用性的基礎建設改造更是亮點。

就海綿城市概念中所提倡的滲透性路面改造,就是利用能夠輔助雨水滲透入地下,具備滯留和分流能力的透水磚替換普通路面磚來實現。還有現有停車場的地面改造,由植草磚生成格子狀滲水和蓄水區域,幫助周邊路面分流,並且集水過濾和淨化。

目前,一些人工湖的水景景觀也會設置淨化池、清水池,用於降雨蓄水,並且進行中水循環利用。一般而言,這種由雨水轉化而來的水資源可以就近用於綠化灌溉,也能夠連通市政雨水管另作他用。

鑑於現在建築屋頂、露臺、花園的設計不在少數,因此規劃“會呼吸的綠地毯”屋頂也在雨水收集和再利用列表內。一方面可以吸收降雨,減小地面徑流;另一方面,增加綠化面積,淨化和美化環境,一舉兩得。

引流入林、引流上山,也正在成為雨水收集再利用的有效解決方案。都說遠水救不了近渴,城市中“多餘”的降水蓄積起來也能成為灌溉山林的珍貴水資源,還能進行自然淨化,需要添置的就是蓄水池、儲水窖,以及抽水機,為城市防洪的同時還能為森林防旱。

循環利用開源拓渠

更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在10天時間內,利用兩輪強降雨收集了相當於5個昆明湖水量的雨水,足以證明其作為城市水資源的補充究竟有多大“分量”。無論是對於積水排澇而言,還是對非飲用水資源的擴容而言,都是個好消息。

在水資源的一“增”和地表徑流的一“減”間,汙水產生量和汙染影響將大幅被削減,環境利弊立判高下。而且,在雨水收集利用的推廣浪潮下,作為市場的主體——各大企業也開始謀求雨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可口可樂新工廠——雲南昆明新城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就迎來了採光和集雨雙效用的廠房屋頂。據悉,雲南新廠有60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系統,自建廢水處理系統,能夠完成淨化和回收利用,用於廠區綠化以及道路沖洗、衛生間用水等等。

京東上海亞洲一號智慧物流中心屋頂也採用了相似的理念,屋頂有完整的雨水收集系統,地下建有巨大的蓄水池。總的來說,中水回用能夠節省園區不少原水資源,對雨水的收集和處理也能夠獲得經濟和生態雙效益。

抱怨下雨天,雨傘總是溼噠噠,淋了一地板水的也不要著急。帶回家的雨水也可以不浪費,大花盆裡立個杆,掛上傘就是自動澆花器,既乾淨又環保。現在出門還有能收集雨水進行過濾的帳篷,尤其是在水資源並不富裕的地方探險,這些雨水還能用來應急。

總之,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從環保角度來看,從水資源的經濟效益上來看都是可取的方式。而海綿城市的構建將這個理念放到了更宏大的框架上,由此,城市水生態系統的重塑將變得更有“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