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啓東和上海一江之隔,未來會不會成爲上海的「雄安新區」?

長江之水12


沒可能的。首先上海和北京的城市職能有很大的區別,北京承擔了太多的中央政府職能,這讓轄區面積已經不小的北京難以承受之重,因為這種職能不是靠北京本身就能緩解的,只能轉移,所以才有了通州的北京副中心,才有了雄安新區。這都是因為首先北京有需要。

但從上海的角度來說,首先城市職能相對簡單,就是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發展經濟就好了,類似行政職能導致的大城市病及交通等壓力並不像北京那麼大。其次呢,上海自己轄區內的土地儲備比北京也要豐富,比如嘉定、寶山、浦東、青浦、奉賢、金山還有崇明等轄區,其實上海尚待開發的土地資源並不少,尤其是崇明,甚至都能被上海列為限制開發區域,這也說明上海短期內並沒有很大的向外擴張的需求。再次,上海周邊的江浙滬(長三角)區域的相互配合力度和舉措並不差,改變行政區劃的迫切性並沒有那麼大。

最後還有一點,儘管隨著房地產商的推動,現在啟東海門一帶對上海的認同感很高,但是真要到了上海要從周邊擴張,需要跨越長江的南勇,比跟上海陸地接壤的蘇州、嘉興一帶沒有任何優勢,畢竟諸如太倉崑山還有嘉興,與上海的交通優勢很明顯。

而且跨過上海目前限制開發的崇明、去吞併啟東海門,這種捨近求遠的發展思路,一點也不符合邏輯。

短期內並不現實。


搬不動的小強


海門啟東已經被納入“上海大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在內的“1+6”城市群範圍,總面積為2.99萬平方公里。但其功能上明顯與“雄安新區”不同。


“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全國性新區,屬於千年大計,級別上高於海門啟東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設想。但在操作層面上,啟東海門“入滬”融入魔都上海的可行性很大。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將把在交通通勤、產業分工、文化認同等方面,與上海關係密切的江浙六個城市,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範圍,形成九十分鐘交通出行圈。海門啟東作為與上海一江相隔,在文化習俗以及言語方面都有相同之處的縣級市,有望率先在行政上劃歸上海。海門、啟東和上海崇明、寶山在言語上非常相似,屬於一個方言體系。


追溯歷史,我國著名實業家、清末狀元張謇就生於江蘇省海門市長樂鎮。他是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上海海洋大學、復旦大學(復旦公學)創始人。張謇創辦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上海東華大學前身。

張謇對於大上海的貢獻,領先於晚晴及民國時期的任何實業家。他是首位建立我國棉紡織原料供應基地,進行棉花改良和推廣種植工作的人士;他以家鄉南通為棉花生產基地,為上海民族紡織業的發展貢獻傑出。榮毅仁家族在上海的紡織企業,劉國鈞在江蘇的紡織企業,無不依賴南通南三縣提供的優質棉花原料。

在新時代,啟東和海門具備上海所需要的各種優質資源,何時劃入上海,還需各方面時機成熟。
歡迎批評指正,敬請點贊關注,順祝本週工作快樂!


陸燕青


海門房子賣不出去了吧,哈哈......一個縣級市房價逼近兩萬,讓多少老百姓傾盡所有財力乃至揹負未來30年的錢財買一套房子。海門開發商勾結中介從中操控房價,一天一個價,神經病,當老百姓都是傻逼。以前炒作崇海大橋,還厚顏無恥的不知道從哪ps來一張什麼崇海大橋指揮所,接著麼炒作城北鐵路了,也不想想住火車站附近天天被吵的能好好休息,現在居然拿這個話題來做噱頭,房子賣不出去也不能這樣不要臉吧。當然了海門是我故鄉,我也愛它,這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住著得都是些質樸的人,因為房子這個城市已經變了,變得那麼陌生。


風平浪靜24427591


海門,啟東人你們不要急,想併入上海沒有什麼意思。以後你們那二處可能變江蘇省會\\,也可能變成首都,這下滿足了吧!你們也可叫自已蘇南人,不是南通人。這不更牛逼嗎?


楊大帥哥5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2017年3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在雄安新區成立一週年之際,很多人都在猜測和上海僅一江之隔的海門、啟東,未來會不會成為上海的雄安新區。

名不見經傳的雄安新區為什麼能成為千年大計?

首先看雄安新區的部署。雄安新區在設立之初就肩負著非同一般的使命:一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協調發展;二是希冀藉助這個新的增長引擎縮小京津冀地區之間的發展落差。所以它的定位是非常高,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再看雄安新區的規劃。雄安新區的規劃從起步的100平方公里,到中期的200平方公里,進而最終達到2000平方公里的遠期控制面積。這在交通、環境、承載能力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而雄安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等現狀與新區的前景規劃是完全契合的,重新規劃開發的空間更大。

再看雄安新區的地理優勢。雄安新區規劃範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從地圖上看與北京、天津形成了一個三叉戟,交通非常的便捷通暢。這對於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打造綠色交通體系、吸引國內外一流人才等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

上海有了浦東新區,再建“雄安新區”的可能性不大。

有人認為海門啟東與上海僅一江之隔,很有可能成為上海的“雄安新區”。但是我認為,從雄安新區成立之初,新華社通稿釋放的信息中可以窺見些許信息:“這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注意,這裡特別指出了“上海浦東新區”。

上海作為全球人口規模和麵積最大的都會區之一,與周邊的地區城市群完成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合理配比,發展已經很成熟了,在環境資源的承載能力也夠。而且上海給該地區起的輻射作用,而非北京的虹吸作用。

上海既然已經有浦東新區,短期內再設立新區的可能性不會很大。建議那些期望在海門、啟東買房,從而曲線實現在上海安家或者投資的朋友們不防好好思慮一番,而且相信“租售同權”政策的推進,在上海租房更容易實現你的安家夢想。嗨住租房APP--全城房源,一網打盡,讓安居夢想照進更多人的現實。


嗨住租房


啟東人不會依賴上海,一,啟東是中國建築之鄉,二,在世界是九大漁港,三,在中國是電動工貝之鄉,四,三面環水長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優越,其餘不在一一說明,與其說不是我們傍著上海,是上海看著啟東不放,懂嗎。


手機用戶5518442697


一個南通的縣級市,市區道路十分狹窄擁堵,高架沒有,也就是恆大威尼斯居住了很多上海養老的人,估計這些人都是上海老弱病殘的中低收入的人,勞動力資源沒有海門豐富,除了海產品對上海沒有吸引力,假如海平面每年上漲幾公分,上漲一米,就要考慮移民了。


3211323460


成為上海市的新區也有這種可能,只是決策人物的眼光問題和時間的問題。說點圈外話:就目前現狀來說,南通市委市政府應該遷至啟東市,把啟東市做為南通市區的主城區,這樣南通市的主城區就臨江靠海,這就和上海市區的位置一樣(都在長江的入海口),就可以大大地擴大啟東市城區規模,在啟東市區修建高架幹道,一環路,二環路,三環路,四環路,五環路,南北高架幹道,東西高架幹道,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5號線6號線……可預留好多條與上海地鐵線路的對接口和公交對接的隧道橋樑設計口,高起點規劃的南通市區的主城區(即啟東市區)打造成與上海市區隔江相望而又遙相呼應的大城市(至少和蘇州市一樣),為今後江南江北合為一體(多條過江地鐵相通,多條公交隧道和橋樑相通)做好準備!現在的啟東市(地理位置)就好比當年的深圳(蘇州的地理位置也類似當年的深圳,所以蘇州發展快)。南通市之所以發展不起來就是沒有把啟東市做為南通市的主城區來建設,至今都沒有,以後何時有(不知道)。南通市天天在喊做什麼“北上海”“上海北大門”,怎麼做?現在的南通主城區(崇川區港閘區)範圍都不大並且離海和上海市區都比較遠,與上海市區融合在一起可能性幾乎為零,南通重金打造崇川區和港閘區為主城區不如選址靠江臨海又離上海市區近的啟東市做主城區,高瞻遠矚謀大篇布大局,站在世界的高度謀劃南通市的主城區,這樣才不落後,否則南通市主城區永遠落後蘇州市主城區(區位優勢等各方面),甚至想超越無錫市都很難!


手機用戶6937357315


一個海門人的文章,你說的似乎不錯,這恐怕所需百年時間,過去‘大上海’鼎盛期是三十年代,近百年發展到現在,灘子是當初十倍以上,但大量的舊生活小區、工業園區需要改造,上海還有很多空地還不知道賣給誰。地球上最奇妙的是最不值錢和最值錢的都是這土地!


T111555333


為什麼不可能呢?當上海的城市建設到了頸部,而沒有空地可用的時候,向外發展是唯一的選擇。所以未來的海門、啟東就很有可能成為新的“雄安新區”的不二選擇地方。

上海這樣的城市,發展是那麼的快,建設是那麼的大,未來依然是很強勁的需求,在全世界全國都有把上海看為是中國最大的發展地區,所以上海的發展和上海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未來的上海將會建成真正的世界超級大都會,而這樣的速度和這樣的需求,必然會大批量的發展,而對外發展就成為了不二的選擇。

海門和啟東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而這一地區也是上海擴建的最便利的地方,所以未來的海門和啟東,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雄安新區,這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對海門啟東的投資必將會進一步擴大,對海門和啟東的依託也會進一步加深,所以未來海門和啟東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雄安新區”的可能性是很大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