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長後期,田間出現病蟲害,還能不能噴施農藥呢?你怎麼看?

吳偉亞


水稻生長後期,田間出現病蟲害,還能不能噴施農藥呢?你怎麼看?

水稻生長後期,應該就是齊穗之後的階段吧,我是這麼理解的,不知道能否和題主的意思能否對上。


在水稻的生育後期,最易遭受的是蟲害,比如鑽心蟲、稻螟蛉等啃食水稻葉片內部和葉片的害蟲;病害主要是稻曲病、紋枯病和穗頸瘟。無論是病害還是蟲害,都會對水稻的產量和品質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鑽心蟲、穗頸瘟、紋枯病這幾類惡性病蟲害,嚴重時可能造成絕產。所以,即便是到了灌漿期,出現病蟲害了,也要及早用藥防治,減輕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在用藥方面,需要選擇低毒、低殘留的安全性高、對環境相對友好的藥劑,畢竟已經是生育後期了,如果使用高殘留、高殘留的農藥對水稻施食用的安全性來說也是個威脅。所以,建議選擇吡蟲啉、阿維菌素、蘇雲金桿菌這一類的殺蟲劑;殺菌劑建議選擇井岡黴素、春雷黴素、咪鮮胺這一類安全性較好的殺菌劑。總之一句話,在水稻生育後期用藥,要以達到防治效果的同時儘量使用低殘留、低毒、對環境友好的安全性較高的藥劑。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問題:水稻生長後期,田間出現病蟲害,還能噴施農藥嗎?

答案:水稻生長後期,籽粒灌漿處於結束時期,臨近收穫時候。這個時候,最怕的病蟲害是水稻褐飛蝨。除此之外,其它病蟲害可以不需使用農藥,任其自然發展。避免噴施農藥,會造成稻穀農藥殘留量增多,影響人的健康。



稻飛蝨是屬半翅目,飛蝨科害蟲,利用剌吸汁液造成減產。它產卵剌傷水稻莖杆,造成寄主幹枯和感染,同時分泌出蜜液,阻礙寄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傳播水稻的病毒病。水稻的飛蝨主要有褐飛蝨、白背飛蝨、灰飛蝨。稻飛蝨危害主要是雌蟲產卵於葉鞘或莖杆組織內,外表見產卵痕,組織受破壞,引起倒伏,增加空殼率,影響收穫。水稻在成熟期遭遇稻飛蝨危害,倒伏在田,收割機無法收穫。即使人工收穫,也非常費時費力,而且產量基本上是減半。所以,水稻在後期,其它病蟲害都不需用藥,稻飛蝨嚴重時一定要用藥防治。可用吡蟲啉、噻嗪酮、馬拉硫磷、殺螟硫磷等高效低毒農藥,每畝可用25%噻嗪酮粉劑25~30克,兌水50千克均勻噴霧。



總之,水稻在生長後期,發生了中度以上的稻飛蝨危害,一定要用藥防治,既減少危害提高產量,又防止倒伏,便於收穫。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水稻生長後期,田間出現病蟲害還能噴施農藥嗎

水稻生長的後期也就是水稻進入到了臘熟期、完熟期階段了。這個時候如果出現病蟲害肯定是要用農藥進行防治的。


水稻在不同的生長階段,不同的地域會有著不同的病蟲害。比如在清水塘家這邊是洞庭湖區,在水稻生長的成熟收穫期,主要的病害有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白葉枯病等病害,主要的蟲害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卷葉螟等蟲害。

就在當前這個階段,種植的一季稻有些已經準備開始收割,而晚稻再過一個多月也可以開始收割。現在稻穀都處於灌漿成熟期,這個時候鎮上的農資站外頭的黑板上還寫著防治水稻三化螟、二化螟的方法和用藥時間呢。這不前幾天水稻田裡還在打農藥。


至於題主提到的說水稻生長後期能不能用藥的問題,應該是擔心農藥殘留問題吧。可以肯定的說是可以用藥的,但是這個用藥也是有時間限制的。

比如用多菌靈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的,應當在收割前30天用藥,甲基硫菌靈用來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的時候在收割前15天停止用藥,三唑酮用於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的在收割前20天停止用藥,葉枯淨防治白葉枯病時在水稻收割前10天停止用藥。而對於蟲害來說,比如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的銳勁特、殺蟲單、殺蟲雙在收割前15天停止用藥。

所以,在水稻生長的後期,如果出現病蟲害的還是應當使用農藥的,並且應當在收割水稻前的農藥安全間隔期之前用藥。否則糧食農藥殘留太大,對人畜不利。

大家說是不是呢?

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結交為朋友。如果你喜歡,請大家關注我。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洞庭清水塘


水稻生長後期,一般是指出穗後,如果出現病蟲害,還要不要打藥了,我覺得應該是視情況決定,儘量減少農藥施用。

施藥綜合考慮因素

後期是否施藥考慮主要包括以下價格方面:一是施藥成本與不施藥損失對比,施藥成本包括農藥成本和人工成本,施藥損失指因不施用農藥可能造成的損失,如果施藥成本明顯大於損失,就可以不施藥,反之,則可以考慮施藥;二是如果病蟲害不太嚴重,建議不施藥;三是如果與水稻收割期很近了,有可能造成農殘超標,不建議施藥。

必須施藥病蟲害:稻飛蝨必須施藥

如果遇到褐飛蝨蟲害,建議還是要施藥,因為稻飛蝨很可能引起水稻大面積“穿頂”,造成產量上損失、收割上不方便,可以選擇速效性藥劑+持效期藥劑,例如敵敵畏+吡蚜酮等;如果是稻縱卷葉螟,水稻剛出穗則需要防治,後期落色後發生則不需要,防治藥劑可以選擇阿維菌素、甲維鹽;二化螟不需要防治,後期莖稈較硬危害較小,穗頸瘟、稻曲病等如果是齊穗後才防治一般療效較差,有條件的可以防治一下;紋枯病前期沒防治好,後期再來防治葉於事無補。

結束語

水稻後期遇到病蟲害,一般來說用藥劑防治效果都不是非常理想,我們提倡還是“預防為主”觀念,建議大家做好破口期用藥,在關鍵的時候用上合適藥劑,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農業助手


水稻生長後期,田間出現病蟲害,還能噴施農藥嗎?

水稻生長後期也就是水稻即將成熟時期,如果田間出現病蟲害還能不能打農藥呢?我相信這個問題也是問出了不少農民朋友的心聲。如不打農藥,怕影響產量,而打農藥,又怕出現其它問題。那麼到底該不該打呢?

農夫個人的看法是,如果可以不打農藥的前提下,儘量不要打,要是情況比較特殊,非打不可的話,那也要選對藥劑,對症下藥。

具體情況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1、水稻種植過程中要噴好幾遍殺蟲劑,到了後期,如果蟲害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建議不要再打殺蟲劑了,比如單位面積內的蟲量不多,偶爾有幾隻,不影響水稻整體,就不要打殺蟲劑。

2、

如果由於一些原因,蟲害發生嚴重,比如稻飛蝨,對水稻產量影響比較大,這時候就要注意了,可以噴施殺蟲劑,但要選對藥劑,比如有機磷類的殺蟲劑不能使用,以免出現農藥殘留。

從上面內容來看,水稻到了後期,快要成熟的一段時間,能不打農藥就不要打了,真是遇到了特殊情況,那可要選對藥劑進行噴施,但一定不要過量。


農夫愛學習


水稻生長後期,尤其是快成熟的時候,出現病蟲害,對產量影響不太大,一般不打農藥,打上農藥後殘留在水稻穗上,影響人們的食用,有害健康!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